宣传获奖不能把学生分为“分子、分母”
近日,某名校一篇题为《24/67656,他们拿下某大最高层次奖学金》的推文引起广泛关注,该标题将24名奖学金得主作为分子,其他6万余名学生作为分母的表述让众多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感到不妥,该校校内论坛更是掀起一股讨论热潮,许多同学都认为自己不被尊重,这一宣传有违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初心。
其实,这样“造星式”的宣传手段在目前的高校官媒中并不少见。每年毕业季,全寝保研”、全员奖学金”的报道屡见不鲜,已经成为官媒宣传页上的“常驻将军”。推免去向越好、越是“六边形战士”、越能为学校增色,高校的宣传力度就越大,反之,中等及以下学生却很少被关注。这样忽视群体情感,缺少人文关怀的宣传内容已经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焦虑和抵触情绪。2022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焦虑传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发现:拥有阅读微信公众号习惯的大学生普遍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压力值),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与负面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等。这一次某校使用不恰当的标题来宣传,引起庞大的网络舆论一事,原因恰恰是大学生们以往积压的对官媒抵触情绪的爆发,是大学生们对类似宣传内容的反抗。
近年来,就业焦虑进一步蔓延到大学校园,上大学就轻松了”变成了一句空话和诈骗。进入大学以后,来自学业、人际关系、人生道路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接踵而至,大学生们难以放松,反而面临更大的精神压力。此时,本应充当学生心灵避风港与成长助推器的校园媒体却很少关注群体的挫折、忧虑和情感,仍然将优绩主义奉为圭臬,难以真正起到关怀学生的作用,因此,这样的舆论事件爆发在所难免。
此标题不仅缺少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也反映出目前部分高校官媒在价值观、学习观与竞争观上的认知漏洞。获奖名额有限,未获奖并不意味着一定不优秀。狭隘地认为获奖即为优秀,未获奖就是炮灰和失败者,是进入了优绩主义的怪圈。当官媒持有这样的态度,那么其教育引导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这一代大学生成长在网络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对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们影响巨大。因此,高校官媒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教育引导的重要职能,是教育引导的重要阵地。据调查,逾70%的学生认为官媒宣传对自身观念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成材的树不用扶”的观念在如今的时代已经不再适用。2018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本应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但该标题过度强调竞争与单一的成功标准,一刀切地扼杀其他学生在剩余方面的成就,这样的价值观导向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群己意识和成败意识,而且容易在学生群体中滋生自卑与焦虑情绪,且不利于大学生与社会的衔接,反映出部分高校媒体在教导作用上的失职,实为不该。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是一个多元发展的平台,多元性意味着包容不同的兴趣爱好、学术追求与成长节奏。将其他同学当成烘托尖子生光环的背景板,意味着忽略了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多元化成长路径,与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背道而驰。教育宣传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破除功利主义与浮躁风气的禁锢,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崇尚教育本真的文化养分充分释放,绝不能鼓吹单一的“分数至上”“荣誉至上”。
综上,无论是从学生个体关怀角度,还是官媒引导职责的角度,抑或是从尊重高等教育本质的视角来看,缺少人文关怀的教育宣传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今后的高校官媒应当以此为反例,吸取经验教训,以温暖且鼓舞人心的话语、多元且包容的视角,精心构筑健康的校园舆论环境。如此,方能让学生在充满爱与理解的教育沃土里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