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连天碧 春含二月育桃红——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筰

10 月下旬,在渤海沿岸,1 米左右的异常增水持续时间超过 20 小时,不少居民房屋被淹;11 月 17 日,浙江宁波、舟山多地出现海水倒灌;11 月 18日,广东汕尾陆丰多地发生海水倒灌;11 月 19 日,广西北海市区多条街道出现海水倒灌……近期,多场风暴潮,使我国多地发生海水倒灌现象,次数远超近十年同期水平。

“风暴潮”这一海洋灾害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海洋学界有一位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风暴潮,培养海洋人才,为国家防灾减灾服务的科学家,他就是我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环境海洋学学位点的主要创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冯士筰。

我国的风暴潮研究始于20世纪70 年代初期,冯士筰是率先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科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超浅海风暴潮理论,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关于“风暴潮数值预报研究”的工作,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风暴潮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出版了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风暴潮理论及其预报方法的专著《风暴潮导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

转向海洋

青年时期,和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冯士筰最大的梦想是进入航天领域,研究火箭和导弹。然而,命运却把他送上了另外一条“入海”之路。

1962 年秋,冯士筰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进入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学系任教。谈起走上物理海洋研究的这段往事,冯士筰总是微笑着说:“这就叫缘分,也是歪打正着,要不然我也不能进入风暴潮研究领域,更不要说为物理海洋学科发展作贡献了。”

读大学时期,冯士筰学习就非常勤奋刻苦,常常是教室熄灯后才回到宿舍啃窝窝头,这段经历为其打下了深厚的数理基础。工作后,他依然每晚挑灯夜读,弥补跨学科的海洋知识,使自己尽快进入新领域。深夜,学校教工宿舍楼总有一处灯火依然闪亮,那时,他就立志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科学,献给蔚蓝色的海洋。

对于前人研究,冯士筰秉承着“尊敬甚至崇拜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批判地继承和发展。1964 年,冯士筰在深入研究世界著名物理海洋学家 Walter Munk 提出的风生环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洋风生—热盐环流模型,到 1966 年,他就基本形成了具有自己独到之处的海洋动力学学术思想基础。

20 世纪 60 年代,受社会环境影响,冯士筰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幸运地是,在“文革”中,一同进入“学习班”的还有我国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海洋学家赫崇本教授。在那里,他们结下了忘年之交。冯士筰常常说:“赫老的乐观精神鼓舞了我。有时候,他躺在炕上,挤在我旁边,不管多么身心俱疲,都要悄悄地给我讲述世界和中国的海洋科学发展史,鼓励我充满信心,坚持学习。”受到赫崇本先生的精神感召和指点迷津,他愈加坚定了为中国海洋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

挑战风暴潮

1970 年,为确保沿海居民生产生活安全,周恩来总理提议国家海洋局率先对相关自然灾害展开研究。彼时,风暴潮作为海洋灾害之首,曾给国家造成数十亿元的损失。

西方国家早在20 世纪20 至30年代便启动了风暴潮的研究与预报工作,而在国内,风暴潮研究领域仍是一片空白。在这场探索未知的征程中,冯士筰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先行者。

为了获得风暴潮的第一手资料,冯士筰和合作者进行了两次环渤海实地考察,足迹遍及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和辽宁省的 40 多个县市,行程达4000 多公里,其中 2000 多公里是徒步跋涉。走村串户向渔民、农民和盐民了解风暴潮的一般常识,走访地方政府,查阅当地县志的风暴潮历史记载,到水利部门和验潮站搜集风暴潮的有关数据……这段艰苦的考察历程,让他们获得了中国第一批关于风暴潮的珍贵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暴潮预报的经验方法。

冯士筰深知,要从本质上认识和解决风暴潮问题,必须建立风暴潮的动力学理论。特别是环渤海地区风暴潮与中低纬海区夏秋季台风潮不同,在温带气旋、特别是寒潮大风作用下仍可以发生风暴潮,而且由于其极浅水深造成惯性效应和对流非线性效应较弱,风暴潮规律不同于其他海区。他花了近四年的时间,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动力模型,大胆创立了与众不同的超浅海风暴潮理论。1975 年,他与合作者发表了首篇论文,详细论述了风暴潮理论和超浅海风暴潮动力学模型。1982 年,冯士筰与秦曾灏、孙文心等人关于风暴潮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74 年,冯士筰首次开出“风暴潮”专业课,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个人理论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经过不断充实和完善,在1982 年结集为《风暴潮导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论述风暴潮理论和预报方法的专著,荣获了“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至此,冯士筰已被公认为我国知名的风暴潮研究专家。

矢志科技攻关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科教兴国”“科教兴海”战略的推进,国家启动了众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85年,山东海洋学院参与了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首次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而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制,在我国更是首次。冯士筰在这一项目中担任了“(北方)风暴潮数值预报研究”专题组长,这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

风暴潮研究归根结底要做出数值预报并实现其业务化。在这之前,冯士筰和团队早已建立了风暴潮动力 - 数值预报模型,并做过一些数值模拟和试验,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次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数值预报及其业务化,团队最终获得了“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在“八五”科技攻关期间,学校开始牵头负责风暴潮研究专题,冯士筰带领团队在“风暴潮客观分析、四维同化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与“七五”相比,已扩大到包括风暴潮和天文潮非线性耦合增水预报和淹水范围的漫滩预报,而当时英国和美国数值预报的功能仅具有其中一种。该专题通过了国家验收,并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九五”科技攻关启动时,冯士筰担任“海洋环境数值预报产品研制”课题组组长,和汪景庸教授、孙文心教授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历经 15 年攻坚克难,我国的“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研究水平终于和国际接轨。科技攻关的过程也是育人的时机,在取得系列风暴潮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为国家海洋预报事业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

经历了这段人生中最忙碌、出成果最多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冯士筰不仅亲历并见证了海洋科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精神与担当。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风暴潮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更为世界风暴潮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奉献海洋教育

谈起自己的科教生涯,冯士筰总是说:“我遇到了许多好老师、好前辈,像赫崇本先生、文圣常先生等,正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我才会走到今天。”

冯士筰出生于天津的教育世家,早年,其祖父冯熙敏、伯祖冯熙运弃商任教于北洋大学。家族中从事教育工作者近 70 人,山东省政府曾授予他们家“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的殊荣。

在这样的家学渊源和师恩感召下,冯士筰深知教育的力量,也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于是,他默默地在海洋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辛勤耕耘,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这一坚守便是 60 余载悠悠岁月……

冯士筰率先开设了风暴潮专业课程,并于 1984年建立浅海动力学研究室,开设了该方向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他带领着学生们探索海洋的奥秘,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们一起推导公式、推敲概念,撰写专著,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海洋科学的大门。

冯士筰常常勉励搞科研的师生,只有能够静下心做学问的人才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说,做学问或者说是搞科研,只要能深入进去,就能激发起兴趣将工作做到底。

1990 年,海大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下,增设了全国首个“环境海洋学”博士点,冯士筰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环境海洋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出物理海洋学及环境海洋学的博士、硕士近百名。从这里毕业的许多学生已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担使命、展才华、作贡献。

冯士筰与合作者共同主编了面向 21 世纪的国家级重点教材《海洋科学导论》,该教材荣获 200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他的教学成果“面向二十一世纪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及“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分别于2000 年和 2005 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7 年,在从教五十五周年之际,80 岁高龄的冯士筰为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什么是风暴潮和浅海环流?——方程美学之魅力”的学术报告。先生讲得详细,大家听得认真,已为人师的学生们说:“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

工作之余,冯士筰喜欢写写诗、吟吟词,常与学生以诗词为媒,抒发胸臆。他曾设计了一对木质书签,赠送给自己的学生们,书签正面为郑板桥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和他自撰的“海纳百川连天碧,春含二月育桃红”。优美的诗词,蕴含着他一直以来治学的坚守和育人的情怀。

 

1993 年,冯士筰在厦门召开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工作会议上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