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思政课这五年——更有高度、厚度和温度
通讯员沈昊驹 范宁宇 本报记者史梦诗
什么是思政课?是让历史人物登上讲台的“翻转课堂”,是“一站到底”也不舍离去的《深度中国》,还是让革命文物会“讲话”的实践课堂?“思政课堂,无处不在”,对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来说,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名单中一定有思政课。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重要指示。
谆谆教诲耳畔萦绕,殷殷嘱托铭记于心。五年来,华科大思政课程体系蔚然成林,思政育人成果硕果满枝。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建好育人“大格局”,用好教学“主渠道”,凝聚课程“大合力”,锻造思政“大先生”,守正创新推进思政课建设,交上了一份中国特色、华科大风格的思政育人答卷。
建好育人“大格局”铸魂育人更“强”
“学校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育人盲区,每个人都有育人职责”,在辅导员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张广军向广大辅导员阐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强调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要强化政治责任,在思想上认识肩上的使命;要强化政治能力,在行动上提升自身的素养;要强化政治担当,在协同中形成发展的合力。
“青年学子要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团结一心、协同聚力的合作精神,争做科技报国的弄潮儿”,在《百年中国》思政公选课上,校长尤政深情勉励青年学子爱国、创新、求实、合作,争做科技报国的弄潮儿。
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五年来,学校坚持把思政工作与学校发展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形成了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的工作机制,打造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校党委书记、校长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深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研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校领导带头讲授思政课,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推动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以党建统领教研、以教研促进党建的机制。2019 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
用好教学“主渠道”入脑入心更“深”
五年来,一项项思政教改措施落地生根。
《思想道德与法治》以思想引导、道德涵化、法治教育为教学内容,重在打牢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在勾勒党的创新理论发展脉络,把握思想传承发展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重在阐释新思想的内容体系和核心要义,呈现思想伟力。特色选修课《星河灯塔——科学家精神》重在结合资源优势,弘扬科学家精神;《百年中国》重在引导学生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树立大历史观。
学校探索建立示范“讲”、集体“备”、精心“教”、深入“研”、强化“赛”、合力“上”的“六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增强。
学院建立并完善大思政课课程群,加强以《深度中国》为代表的思政课选修课体系。《深度中国》连续 2 年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集体行动计划,2020 年度入选首批本科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和《思政课社会实践》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学院加强思政课社会实践课建设,建立思政课社会实践教研室,利用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四颗明珠”等优势资源,建设点面结合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立体教学模式。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 3项,出版教学改革成果6部。2人分获首届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和一等奖。
凝聚课程“大合力”启智润心更“活”
“必修课程、实践项目、讲座报告、在线学习都让人难忘”,谈起在校上过的思政课,贝时璋菁英班 2101 班彭钰豪印象最深刻的要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简称“概论”)。
“开门办思政”思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党的创新理论做生动注脚——让师生走入社会大天地,去体悟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五年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得更加紧密。在云南临沧助力乡村振兴,去龙头企业感悟中国“芯”,攀武陵高山送设计下乡,跨澜沧激流建设美丽乡村,走边寨田垄保护珍贵资源……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形式,在华科大思政课中越来越普遍。从“我来学”转为“我来干”,学生“动”了起来,思政课“活”了起来。
无处不在的课堂冲破了刻板的理论藩篱,丰富了更多的思想浸润。从2019 年至今,我校“概论”课程已经实现了从选修到必修、从点到面、从单一课程到课程群的突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2022 年教育部教指委组织制作了本课程的 16 个专题统一课件,我校以该统一课件为依据进行授课。建设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队伍,2021年建立“概论”教研中心,2022 年筹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全校遴选优秀教师参与专题教学。建立了良好的集体备课机制,先后邀请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概论”分教指委主任颜晓峰教授、副主任陶文昭教授、委员辛向阳教授等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
锻造思政“大先生”立德树人更“实”
1600 多人争抢 200 个上课名额,上座率 95%以上。在华科大,啥课这么火?“马克思不是90后,但要让马克思主义思想融入 90 后。”这门“网红”课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授该课程的“网红”老师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闫帅。“思政课不能‘曲高和寡’,贵在‘润物细无声’。”要将“天下事”讲成“身边事”,让思政课既“抬头”又“点头”,既“解渴”又“过瘾”,这是以“说理+幽默+以情动人”见长的闫帅一直信奉的教学理念。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引导广大思政教师把立德修身、砥砺品行作为政治必修课。学校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积极遴选引进高端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优秀中青年人才,构建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国、省、校三级人才梯队;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别,将思政课教师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纳入学术成果范畴,严格实行不合格思政课教师退出机制;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在各类评选中对思政课教师加大倾斜支持力度;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注重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统筹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建设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大思政课教师队伍。
师资建设的持续发力收获了丰硕成果。1 名教师获批国家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 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名师,15 名教师入选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14 个课堂入选湖北省优质示范课堂,多名教师获湖北省和学校的教学竞赛奖项。2人获校教学卓越奖,3人入选学校华中学者(教学)岗。多名优秀思政课教师传播的理论成果在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政论、时政节目中播出。
思政课,是在学生的心灵里搞建设,为学生的信仰筑堤坝。五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一堂堂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让青年学子们知道了因何而学,勇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之责;也明白了如何去做,奋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理论自信、行动自觉,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姿态,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子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