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接受平凡、真实的自己
近日,“毛坯人生”和“精装朋友圈”的话题刷屏网络。网友们纷纷晒出“现实一地鸡毛,朋友圈岁月静好”的差异对比,从人挤人的景点到深山老林,从雪山到草原,到处都是苦自己不能苦朋友圈的年轻人。现实杂乱,朋友圈一定要风风光光。当下年轻人为何称自己的人生为“毛坯人生”,又乐于打造“精装朋友圈”?
“朋友圈真的很重要”
近日,我校的杨嘉瑶同学也晒出了她的“精装朋友圈”和“毛坯人生”。一开始只是在某平台上刷到的推广,现场的美照让小杨十分心动,于是趁着一个周末,她邀请宿舍同学一起前往景点打卡拍照。景点是一座二层小别墅,里面满满当当地塞满了拍照的道具。正值周末,别墅里人满为患,拍照还要再等半个小时。闷热的天气,狭窄的地方,这一场景点游玩让杨嘉瑶“欲哭无泪”,但在她最后的朋友圈里——“重要的不是出门而是和你们在一起”配文的是九张ps过的完美图片。对此,杨嘉瑶表示:“我可以吃苦,但是朋友圈不可以!”
像杨嘉瑶同学这样的行为不是个例,有太多的“精装朋友圈”在其周围频繁出现。舍友高文鑫打卡的198元的茶艺课只有一杯茶水,朋友圈里的她“享受每一秒独处的空间”;在高原上爬山的每一步都要吸氧,只为了在朋友圈发上“永远自由”……“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对比便迅速在年轻人之中流行了起来。这些现实和朋友圈的“毫不相关”无不透露出年轻人对朋友圈这个社交媒体的用心经营。
“毛坯”和“精装”原本是形容房屋的术语,如今被用来展现截然不同的状态。前者是房屋未经装修的状态,现在变成了现实生活遇见的“兵荒马乱”,而后者则是光鲜亮丽的“完美”人生。
面对这种大量的线下“毛坯”线上“精装”的实例,背后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我怕别人看不起”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的鲜明对比,成了许多人生活中一道独特风景线。
在平凡而日常的“毛坯人生”中,人们时常穿梭于忙碌与琐碎之间,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仿佛被遗忘在生活的角落。然而,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画卷。当谈及为何每次都会精心准备朋友圈时,鲁东大学的林清钰同学表示:“精装朋友圈是我记录这些美好、珍藏这些记忆的重要方式。通过精心挑选照片、搭配文字与滤镜,这些‘精装’的内容,不仅是我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寄托,更是对他人的一种美好分享与传递。”“精装朋友圈”就像是一束光,穿透“毛坯人生”的平淡与无奇,照亮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角落。这种对精彩瞬间的捕捉与分享,让“毛坯人生”在社交媒体上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人们喜欢展示自己最为光鲜亮丽的一面。通过精心编排的“精装朋友圈”,人们试图在虚拟世界中构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以此作为自己社会地位和成功的象征。这种对外在形象的过度追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之间的反差。
微信使远隔的人以“朋友圈”了解彼此近况。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魏欣雨同学表示:“通过发布朋友圈动态,我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点赞、评论和关注,从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社交地位。”这种认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精装朋友圈”的兴起,但也容易让人陷入盲目追求外在认可的误区。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完全满足自己内心对于尊重和认可的需求。于是,社交媒体成为了一个寻求心理补偿的平台。通过展示“精装朋友圈”,人们试图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他人的羡慕和赞扬,以弥补现实中的不足。
“一地鸡毛是日常”
不可否认,“精装朋友圈”是人们展现自己美好形象的一种独特方式,但如果人们一直深陷在专注构建“精装朋友圈”的漩涡里,就会渐渐失去对真实自我与朴素生活的接纳。那么人们如何才能从这个漩涡中抽身而出?那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或许没有谁的人生是“精装”的。
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时常会遭遇那些琐碎而平凡的日常,它们如同秋日里飘落满地的“鸡毛”,虽不起眼,却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朋友圈的浪漫精致固然美好,但是朋友圈外才是真正的人生。
这些“一地鸡毛”的人生片段,虽无波澜壮阔之姿却以其真实、质朴的力量,触动着每一个在平凡世界中奔波的心灵。
我们或许都曾羡慕过在光鲜亮丽的大公司里工作的白领,打扮精致,月收入数万元,但是却忽略了熬夜加班、应对复杂的人事关系或许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和期望推着走,工作、家庭、社交……每一项都像是需要精心打理的“羽毛”。然而,正是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描绘的才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挣扎与坚持。
我们也应看到,这些日常让我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珍惜。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在压力之下寻找平衡,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因此,当我们再次面对生活的琐碎与不易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去看待。
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在收拾“一地鸡毛”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学会坚强,学会在平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