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农业学校创始人——方悴农
抗战初期,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来自五湖四海,其中从事农林工作的就有30多人。以方悴农、乐天宇为代表的农业专家在培养边区农业人才及开发南泥湾、改进和改良农作物品种,发展植棉、提倡养蚕、消灭牛瘟、发展生产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为保障边区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
方悴农(1913-2013)出生于富庶的浙江金华武义县,1935毕业于浙江省立农业推广员养成所(今浙江大学),毕业后开展农村改革试验,著有《中国农业推广》《农村建设纪实》,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农学专家。1938年他抱着“为中国农民谋福利,把日寇赶出中国去”的决心投奔延安。1938年毕业于抗大,先负责筹办边区农业展览会,于1939年奉命筹备并创办边区农业学校和农事实验场,成为我党在边区的第一批农技师。
当时陕甘宁边区各县农业状况我们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给中国农业促进会的咨呈》中可见一斑:“边区农业一向落后,既乏科学常识,又未改良技术,且旧的经验亦未能搜集以供给农民普遍采用,是以墨守成法,不加改良,成为普遍倾向。”
1939年3月19日《新中华报》刊文报道“边区政府建设厅为改进农业生产,发展国防经济,特创办农业学校一所,以培养大批的农业技术干部,作为推进和领导农业的骨干。”
经方悴农等多方考察选址,最终边区建设厅决定在延安南三十里铺一个叫红寺的村庄开办边区农业学校。任命方悴农为筹委会主任委员。创办伊始边区政府只拨给农校一驾马车、一名车夫、一名管理员,五孔破败的窑洞,学生由边区各县区抽调。
一切都得白手起家自己动手,方悴农充分利用自己学过木匠、熟悉农活的特长,指导老师和学生们一边伐木、搬运石头、打士坯、烧石灰,装配木构件等建校舍;一边开垦荒地、平整土地,搬运实验设施,并着手各种农作物、蔬菜的田间试验。筹备不到四个月,成效显著:建起一幢长12米、宽8米、中间没有柱子的大教室;学员宿舍10间,图书室、实验室共4间;5孔旧窑加新建2孔新窑,为教室、宿舍和办公室;修复10孔破窑,新建4间平房,做厨房、仓库和职工宿舍。另外,畜舍、围墙、门楼、打井等工程也都一一完成。
1939年8月1日《新中华报》报道“七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时举行开学典礼于南三十里铺本校,该校为边区首创。斯日虽天阴微雨,边府林主席及建设厅长刘景范同志并各机关代表来宾皆乘车前往参加。”会上任命方悴农为教育主任兼农艺股长。
他白天是教师、农艺师、木匠、农夫,忙得不可开交。晚上也不得闲,所有教材都由他一个人编写校对,用钢板刻蜡纸,夹到油印框用滚筒油印出来。在艰苦的岁月里,通过亲身参加学校的建设,师生们既增长了才干,也坚定了对革命事业的信念。
农校试验场里种出的黄瓜、丝瓜、西瓜、西红柿、南瓜、苦瓜、玉米、水稻、洋芋以及各种菜豆、生菜、洋葱成了机关食堂厨师们的“厨艺汇”,成为一道道招待嘉宾的特色佳肴。农场栽植和培育的各种蔬菜、粮食品种,不仅解决了农校师生的吃喝问题,还为附近的南泥湾开垦提供了蔬菜、粮食种子,丰富了边区机关学校的餐食种类,也为边区农民提供了优良的种子。几年间农场开垦荒地1200多亩,共收获粮草二三十万担,还饲养了蒙古马、关中牛、三边白羊等优良品种。
从筹建到合并,方悴农参与农校建设全过程。白天或在田间劳作、或走县穿村做调研,晚上编写各类教材和调研报告。在三年多时间里,他和农校同事一起培养了300多名农业技术干部,这些学员学成后被分配到边区各地成为农业技术骨干。
青年方悴农离开富庶美丽的江浙,为理想来到延安,为边区农业生产、人才培养、南泥湾大开发、边区农贷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