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无类”当成时代风尚

——从“80后”青年凭“捏脚”绝活获评高层次人才说开去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最近,“80后”河南小伙赵展展凭借一手“捏脚”绝活拿下“全国技术能手”,不仅获评杭州市C类人才,还拿到125万元购房补贴在杭州市安了家。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人生”竟这般不可思议地发生在这样一位“捏脚服务生”身上,网友们纷纷为其点赞。笔者认为,赵展展的成功,恰恰反映了杭州市对专业人才的推崇和认可、对精细的行业分工和更优质的社会服务的鼓励和褒奖。这种“有才无类”的人才选拔理念应当成为时代的风尚。

所谓“有才无类”,通俗来讲,就是“英雄莫问出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奋斗,都一样可以出类拔萃,成为榜样和楷模。

“有才无类”,首先要引导人们从内心深处消除职业歧视与偏见。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农民、工人,他们都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有才无类”自然得“有才”,也就是要求人们应当有一身真本事。一喷一焊、百十度的高温,数十年的坚持让工人高凤林成了火箭“心脏”的焊接人;航空“手艺人”胡双钱以“工匠精神”参与飞机研制工作,近40年间,经他手加工的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出过一个次品,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凭借过硬的职业技能获评杭州市高层次人才称号,并获得杭州市100万元购房补贴;出身贫寒、满口方言的“小岳岳”岳云鹏凭刻苦训练走到了相声舞台的中央……他们以工人、技师、快递员、卖艺人起家,却都在奋斗中创造了自己的未来。概而言之,一个人不管从业何处,只要咬定目标、深耕不辍,练就“童子功”、锤炼“硬本领”,就能走出自己的“新风采”。

要想实现“有才无类”之“无类”,还需社会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撑,彻底打破“唯学历”“唯名校”等僵化教条的人才评价机制。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双一流”代替传统985、211等“名牌大学”的政策导向就为“有才无类”注入了“强心剂”;而从基层公务员的“双晋升渠道”,到农民工亦可评定技术职称,再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的“天花板”得以不断拆除,各行各业“万类霜天竞自由”,为人才奔涌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内卷”现象严重。尤其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然,危机和挑战是并存的,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也为人们带来了新机遇。例如家政行业年轻化态势、外卖快递业兴起、直播带货全网风靡……飞速发展的社会正在加速甩掉“铁饭碗”“下九流”等社会标签。不少年轻人选择“美缝工月入三四万”“泥瓦工干七年变现房”。可以说,身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我们,也应当在学习和就业中树立“有才无类”的观念。冷门专业也好,热门专业也罢,都要求我们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遵循自身兴趣和能力勇敢选择职业道路,以工匠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纵然可能会遭遇社会舆论与保守势力质疑,亦不必逃避,正如赵展展所说:“凭手艺赚钱,没什么好丢人的。”

每一份劳动都应被尊重,每一份职业都应被尊崇。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主张“有教无类”,人不分贫富贵贱皆可入学受教;今天,“有才无类”也当成时代风尚。唯如此,方能促使各类人才竞相施展才干,方能更好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实现社会的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