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西音丨陆金镛:童心、诗情与哲思的和谐交响

【编者按】岁月熔铸品格,历史绽放荣光。从红色沃土走来、跨过岁月长河的西安音乐学院,镌刻了无数饱含家国情怀、坚守艺术理想、辛勤耕耘教坛的佳话,这些人和事熔铸成大学的精神底色,值得倍加珍惜、努力传承。为了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内涵,党委宣传部会同科研处设立“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课题,校内各单位积极参与,通过校史人物专访,引领广大师生品味崇德尚艺的为人、为师、为学风范,感悟西音人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精神坐标和赤子情怀,凝聚起立德树人、逐梦远航的磅礴力量。让我们走进这些鲜活的人物专访,感受校有嘉木、桃李芬芳,共同探寻西音人薪火延绵、弦歌不辍的精神密码。

 

陆金镛:童心、诗情与哲思的和谐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是个英才辈出的摇篮,这里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如石夫、蒋祖馨、饶余燕、赵季平、程大兆、张豪夫、张大龙、韩兰魁……等等,他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也在国际音乐界崭露头角。而在这个群体中,陆金镛教授则是一位永葆童心的诗人作曲家,尽管已经年过八旬,但他的人生历程却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

1938年,他出生于东北抚顺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1956年考入东北音专附中学习声乐,1959年升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秦咏诚教授。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兰州军区空军文工团、西安铁路信号厂以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1978年调入西安音乐学院,长期担任作曲系教学工作。他的人生道路经历多个阶段,由东北到西北,从学生到军人,再成为工人,加入文艺团体,最终成为教师并终生与艺术结缘。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浓厚的文化情怀,使他的创作和教学都充满了时代气息,反映出学校作曲专业教育优势和西部精神内涵。

 

童心不泯 怀揣纯真之心永葆创作原动力

数十年的教学工作和音乐创作,陆金镛教授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获得过不少荣誉。身为教师,他的学生有的成为新一代作曲家,有的继承了他音乐教育事业的衣钵;他个人曾获文化部“园丁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作为作曲家,他的很多作品在全国及省部级举办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屡获殊荣,更被各级电台、电视台广泛播放。

其中,他创作的钢琴音画《绿页》在1992年美国克列斯国际现代音乐节上演,并被列为研讨作品。另一部作品音画奏鸣曲《绿色的冥想》在1990年由歌唱家王秀芬、钢琴家李忠于国内首演,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之后,该作品的定稿版于2021年由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与中国青年钢琴家曹鹏世界首演。

陆金镛教授虽是位东北汉子,却有着细腻、丰富、浪漫的情感,他既深富人文情怀,又饱含对音乐的深刻哲思。而这些,无不反映在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里。

天真与童心,常常激发作曲家们无尽的创作灵感。陆金镛亦不例外,他热爱描绘天鹅的优雅、大雁的迁徙、绿水的静谧以及蓝天的辽阔,也热衷于写游子的乡心、鸟语的欢乐、山野的宁静。他的音乐仿佛用声音构造了一个纯美的童话世界。在他的作品里,银亮的长笛与钢琴的和鸣,圆号和黑管悠远的呜咽,以及男高音透彻身心的歌声,这些音乐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美好的音乐世界。

先哲有言:“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陆金镛相信只有基于发乎性情、由乎自然的心境,才能创作出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的音乐作品,并坚持在创作中以这样的“一念之本心”去观察社会、体悟历史、感受自然,保持着对音乐创作的不竭动力,创作出大量拥有童话境界的优秀作品。

 

诗情画意 要创作有艺术美感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聆听陆金镛教授的作品,不仅能感受到音乐的灵动与深美,还能品味到其中蕴含的文学诗情与雅韵,他的音乐创作充满了整体构思的历史意识,展现了他满带诗情的艺术追求。

在《丝路音画集》中,他巧妙的构思使许多作品有了历史感和当下意义,也有更浓厚的诗意。作者先以《轩辕颂》开篇,致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随后,通过描绘唐代玄奘大师西行求法的艰难险阻,展现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作品还穿插了《致松》《天鹅》《狂风沙》和《印记》等篇章,巧妙引用古老《诗经》里的歌诗《伐檀》《关雎》,终以与“轩辕颂”有密切关联的无词歌《沮水吟》与开篇相呼应,并以交响音画《半坡遐想》《丝路金秋》作结。这个集子不惟有现实价值的诉求,更展现了巨大的历史空间和丰沛的诗性想象。

除了擅长为其他诗人和古代诗歌谱曲外,陆金镛教授也喜欢自己作词写歌。这些诗作意象优美可人,风格古雅善美,思想深远蕴厚,让我们在其中读出了作者本人精彩的人生故事和丰富的情感历练。在音乐表现上,他的作品散发着悠远、虔敬、幻想的特质,这些特质也成为他作品的灵魂所在。乐声中,菩提莲花和绿水净瓶的意象在乐声中交织,展现出一幅幅美丽孤寂与优雅温婉的画卷,传递出生命的庄重与尊严。作品中非偶然的节奏变换以及钢琴丰沛的音色,巧妙地传达了作者灵动的乐思,使得整个作品饱含诗意、诗情与诗美,令人陶醉。

 

哲思闪烁 音乐创作要有哲学智慧与人生洞见

作曲家的创造活动既具形而下的技术性,又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在技术层面,他们需凭借高超的工艺技巧和精湛的技术,将声音元素巧妙地组织起来,编织成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而在精神层面,作曲家则需通过声音探索并创造出独特且富有思想内涵的可听形象,这一过程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束缚,具有深刻的哲学与美学意义。

如是,作曲家的创作过程仿佛一场哲学思辨,其中涉及许多相对的概念,如“自由”与“限制”、“现代”与“传统”、“世界”与“民族”等,这些复杂的辩证关系在音乐创作中展现出深刻的音乐哲学内涵。为了应对这些思辨,陆金镛探索创新了“有限可变模式”“有限始祖模式”“移位交换组序”等一系列作曲技术。

通过这些独特的作曲技术,陆金镛教授在音乐创作中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让音乐作品既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又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陆金镛说,“宇宙中的自然法则是万有引力,音乐中的自然法则是调性引力”,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在他看来,无调性是建立在有调性之上的,对称是建立在变化之上的,而不可听是建立在可听之上的。这种对立的统一,正是他音乐创作的核心思想。因此,他的音乐作品始终保持着可听,能听和好听,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陆金镛的作品融合了各民族音乐元素,展现出多元文化的魅力。在《绿色的冥想》一曲中,他把蒙古族的音调和汉族民歌“小白菜”作对位处理,把苗族“飞歌”与汉族民歌“月牙五更”以及哈萨克族民歌用在同一曲的尾声;《轩辕颂》中有陕西戏曲的苦音,《大雁曲》有南亚及西藏混合调式,《狂风沙》运用了蒙古长调,《生命的礼赞》中哈萨克与维吾尔两族的音调可以互变,却又插入苗族音调在其中,结尾处奇思妙想地把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转变为汉族风格。

 

言传身教 要有音乐创作的精品意识和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教师,陆金镛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美学和音乐,同时也时刻提醒学生,学习作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过程,在创作的道路上必须具备强烈的精品意识,而这将是他们在艺术世界中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他先后担任作曲主科教学、共同课教学、歌曲作法、室内乐写作等课程,也担任过新疆作曲专修班导师,在作曲专业所要求的基础课程上都有陆金镛老师忙碌的身影。

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要求自己和学生将文化的民族性、全球性和多样性融入到作品中。他相信,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中国音乐与国际音乐在科学层面上的音乐原理是相通的,但在内在美学方面,各国音乐都呈现出独特而多彩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音乐魅力所在。因此,他始终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既要掌握高超的技术,还有具有深刻的人文思考和感悟。

在教学理念上,他注重将音乐创作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引导学生们跨越文化的界限,去深入理解和欣赏各种音乐风格。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例,鼓励学生们在音乐创作中既要追求作品的可听性,使其能够深入人心,又要敢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理念。他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对音乐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数十年过去了,陆金镛教授不变的是他的童心,变的是他不断深化的音乐哲思;不变的是他对音乐的诗情,变的是他一直在拓展创新的作曲技术;不变的是他永远年轻的情怀,变的是他已近“鲐背之年”的自然年龄。

陆金镛教授在音乐创作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将古老与年轻、沉稳与激情融为一体,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始终洋溢着如诗如画的柔情,展现出西北豁达、随性与多情的艺术风格。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贯穿于他的教学理念之中,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指导。

 

(本文为西安音乐学院“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校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郭茜;成员:李小琪,冯勇,孙煜。策划:郭茜;编导:郭茜,孙煜;文字:罗艺峰,孙煜,郭茜;采访:郭茜,孙煜;视频制作:黄定超,八音音画。本图文、视频版权归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