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西音丨马慧玲:在志向与情怀之间

【编者按】岁月熔铸品格,历史绽放荣光。从红色沃土走来、跨过岁月长河的西安音乐学院,镌刻了无数饱含家国情怀、坚守艺术理想、辛勤耕耘教坛的佳话,这些人和事熔铸成大学的精神底色,值得倍加珍惜、努力传承。为了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内涵,党委宣传部会同科研处设立“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课题,校内各单位积极参与,通过校史人物专访,引领广大师生品味崇德尚艺的为人、为师、为学风范,感悟西音人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精神坐标和赤子情怀,凝聚起立德树人、逐梦远航的磅礴力量。让我们走进这些鲜活的人物专访,感受校有嘉木、桃李芬芳,共同探寻西音人薪火延绵、弦歌不辍的精神密码。

 

在志向与情怀之间——马慧玲与西音“师范系”

 

走进西安音乐学院校园,新旧重叠的教学楼,荫翳交错的梧桐树,以及穿梭其中传递着音乐梦想的忙碌身影,都印刻着建校70年来的岁月痕迹。在这条时间长河中,无数感人的故事在不同时空交错成一种思想、行为、精神的绵延,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每一位西音师生的心底。在这些故事里,马慧玲这个名字成为激活从“师范系”到“音乐教育学院”的鲜活记忆。

作为西音“音乐教育专业”的“拓荒者”之一,1950年,17岁的马慧玲考进西北艺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前身),半年预科结束后进入音乐系学习作曲专业,1984年开始在师范系从事音乐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直至退休。她称自己投身于师范教育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在兰州上女子师范学校时,马慧玲曾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参加过教学实习,这段经历让她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正是这种“念念不忘”促成了日后的“回响”。但这一切并不出于某种设计好的伟大蓝图,只是因为兴趣使然而努力坚持了一辈子,就如同她家中的陈设一样朴素而平淡。

 

艰苦岁月里的拓荒

西安音乐学院的师范教育始于1958年,从最初的“师范班”到后来更名为“群干班”,从名称就能看出它的历史使命,是为满足培养群众音乐干部的需要而专门设立。由于人才匮乏,当时并没有专职老师从事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师范班”也没有形成系统的音乐教育理念,三届之后即停招。

 

上世纪80年代,“师范系”重新组建,各项工作逐步展开,但“师范专业”一开始就包含着教育目标与专业现实的矛盾,所以实施起来格外艰辛。一方面,既要选拔教师专门从事音乐教育,还要重新建立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和理念;另一方面受“不能学音乐才学师范”等刻板认识的影响,师范系也常被戏称为“吃饭系”,认为师范系的专业技能比不过表演系。所以,音乐教育似乎从一开始就存在某种先天不足,以至于学生和老师都在音乐学院有点“站不住脚”。

 

但在马慧玲看来,专业技能当然是师范专业的核心,但师范专业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甚至是专业音乐教育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她认为,音乐教育是一个双重专业,既有音乐又有教育,既要有很高的人文基础,还必须在专业上有独特的贡献,它比单纯搞专业更难。这样的认识在今天看来也是清醒而深刻的,更幸运的是,拓荒之路上的师范系师生决意用进取、变革的精神去应对这种“历史的成见”。

 

大家心里有股劲儿

任何变革都面临困惑,但在重重困难和不断摸索的另一面,首先是“师范系”教师心里的那股劲儿。在马慧玲老师的描述里,一批由其他院系调入的老师,抛弃门户之见,同心协力,目的只为改变“师范系”的面貌。那个年代,许芝兰、张咏真、刘国瑞、季耐雪、陈代霖、曲大平、畅秦菊等不同年龄层和专业经历的教育者积极投身其中,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都在全心全意地工作。

追忆那段火热岁月,马慧玲老师依然有一种“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感觉。她回忆道,当时“师范系”老师的工作量非常重,但团结、友好、互助、融洽永远是这个集体的主基调。所有的老师相互配合、任劳任怨,教钢琴的张咏真老师甚至带病依然坚持给学生上课。从小到一堂课怎么教,大到整个“师范系”走什么路,领导、教师畅所欲言交流意见和经验,只要有好想法,大家都激情饱满、干劲十足。在马老师看来,“师范系”能够改革成功的基础条件是有一批吃苦耐劳的老师,全力支持工作的领导,积极配合的学生,最重要还有团结一致、无私奉献的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马慧玲老师一直强调“师范系”的变革不是某一个人决定的,而是全体领导、老师、学生共同成就的。集体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将自己置身于整个团队,各有分工又相互配合,“师范系”的改革才在当时收获了巨大的成果,同时也为今天积累下宝贵的财富。

 

站起来才能让别人看见你高

马慧玲教授认为:“音乐教育就是培养音乐教育家的摇篮。”对音乐教育的定位是她常常思考的问题,其中还包括音乐教育的独特性究竟是什么?

 

马慧玲老师回忆她在奥尔夫音乐学院看到的一场钢琴表演——旋律传递。两位学生在两架钢琴上进行即兴表演,一位弹奏主旋律,另一位与之伴奏,在乐意正浓时,双方忽然进行互换,衔接地敏捷自然、天衣无缝,然后又继续这样的传递。在她看来同样是钢琴独奏,这种能力必须要懂演奏也要懂作曲,而我们的音乐教育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能力。马慧玲老师所指出的问题落实在教学中,就需要在原有专业音乐教育的框架下,建立一个特别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的发展靠的是群策群力的“摸索”。

改革需要全方位进行,马慧玲认为师范生必须要在文化、教育、专业三个方面同时并进。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师范专业改革首先抓人文教育,除重视文学、历史、思想教育等通识课程外,还邀请专家名人到学校开设讲座,如邀请研究俄罗斯文学的专家马家俊教授来讲授文学,戏剧家给学生们讲戏剧史和戏剧表演等等,不断扩大学生的眼界、人文知识和艺术情怀,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思考。

在课程设置上,除已有的舞蹈、表演、朗诵等专业必修课外,确立有师范特点的培养目标也是当时改革的重点。例如钢琴,这门对师范学生很重要的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习钢琴专业内容外,还要加强即兴伴奏。20世纪80年代的“师范系”改革含括了从学制到招生、从课程设置到琴房管理的一系列措施,每个人都想以一种新的面貌迎接时代对音乐教育新的需求与期待。

 

音乐教育的根是中国文化

马慧玲对音乐教育的见解里既有国际视野,也不忘记中国文化的根系。虽然她很早就接触了国外的奥尔夫、达尔克罗兹等音乐教育体系,但她始终在探索“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相对于世界上其他音乐教育体系,中国有深厚的文明根基,中国音乐教育的体系理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她说,我们学习和借鉴了人家的音乐教育体系,不是照搬别人的东西,是要建立以中国为根的体系。例如奥尔夫乐器以木琴为主,我们能不能根据中国乐器的特点,组织有中国特点的乐队?通过这个乐队教育学生懂中国的音乐?退休之后的马老师没有停止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她的理念里,吃透传统文化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才能真正做中国的音乐教育。这一系列的困惑与追问不仅关乎音乐教育,更涉及心灵的归属。

90岁的马慧玲老师笑称自己已经老了,但她却没有真正“遁出”她热爱的事业和学校。她关于“音乐起源与本质”的手稿里点点滴滴都是对音乐的思考与热情。马老师说:我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音乐教育这个专业还需要不断思考、实践和提高。她以认真、勤奋、严谨、进取、创新的态度对待音乐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把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树立起了终身潜心教育和服务教育事业的平凡而伟大的理想。

 

(本文为西安音乐学院“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校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邓捷;成员:李小琪、袁建军、赵垒、魏育鲲、金鑫宇、王青、张婧。策划:李小琪;编导:邓捷;文字:袁建军、魏育鲲;采访:卫隆兴、巩刚;视频制作:巩刚。本图文、视频版权归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