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西音丨高士杰:道德优美 学术纯粹

【编者按】岁月熔铸品格,历史绽放荣光。从红色沃土走来、跨过岁月长河的西安音乐学院,镌刻了无数饱含家国情怀、坚守艺术理想、辛勤耕耘教坛的佳话,这些人和事熔铸成大学的精神底色,值得倍加珍惜、努力传承。为了不断丰富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内涵,党委宣传部会同科研处设立“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课题,校内各单位积极参与,通过校史人物专访,引领广大师生品味崇德尚艺的为人、为师、为学风范,感悟西音人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精神坐标和赤子情怀,凝聚起立德树人、逐梦远航的磅礴力量。让我们走进这些鲜活的人物专访,感受校有嘉木、桃李芬芳,共同探寻西音人薪火延绵、弦歌不辍的精神密码。

 

高士杰:道德优美 学术纯粹

 

1956年,苏联专家康津斯基在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西方音乐史教学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如饥似渴地求知求学,高士杰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学员。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关注到西方音乐史,他说:“我是死心塌地地想学音乐,这个好像是我梦寐以求要追求的东西。”

1958年,高士杰服从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安排,带着央音所学,义无反顾地奔赴西安,投身到西部音乐文化事业中来,从此扎根西安60余年,见证了古都的沧桑巨变,也参与、见证了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理论学科的不断发展壮大。

 

国之所需 我之所向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回首当初踏歌西行、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高士杰教授淡然地说:“国家让我们去支援大西北,说明西北需要我们这样的人才,就是从人才多的地方往人才少的地方流动一下,没有什么条件可讲或者是犹豫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当时也不讲‘西迁精神’,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聊到北京的亲人,他笑着说:“那就假期的时候常回去看看吧,也算给铁路事业作贡献了。”

 

初到西安音乐学院,学校音乐学还没有建系,高士杰被分到基本乐科教研室。相较于全国来说,西北地区音乐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相对滞后,高士杰一行人的到来,为音乐理论学科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作为我校音乐研究所(音乐学系前身)的第一任所长,高士杰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和发展,重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发现、培养和扶持。继他之后,音乐研究所所长、青年考古学者方建军,以及当代中国著名音乐学家、音乐美学家罗艺峰,都是在他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为了学校学科梯队建设的稳步发展,65岁退休后的高士杰教授仍继续坚守在教学一线,孜孜不倦、潜心育人,坚持参加各种教学研讨活动,为中青年教师示范讲解如何为不同类型学生上好课。原音乐学系经过老中青几代人的努力,为学校音乐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建立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普及世界优秀音乐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9年,“西迁人”爱国奋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致敬词描述道:“你们是铺路石,金子般闪耀在岁月的最深处;你们是螺丝钉,钻石般旋转在共和国的年轮里。”作为“西迁精神”的优秀践行者,高士杰教授听党指挥跟党走,生动诠释了一心为教育、为社会、为时代、为民族的价值选择、思想境界和学者风范。

 

砥志研思 精进不休

“我想让自己活个明白”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以学术为业》中写道:“所有想从事大学职业教师的人都应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将学术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志业,只有那发自内心对学问的献身,他才会因为献身于志业,给人以高贵与尊严的影响。”

作为我国音乐学界的代表人物,高士杰教授长期致力于西方音乐及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他发表的文章和著述中,始终保持着一个人文精神探索者的浓烈思辨和不懈“追问”,以及对学术研究的赤子之心。

20世纪90年代起,高士杰教授专注于对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音乐文化发展的专题研究,提出“理性面对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基督宗教问题”。他在《基督教与西方音乐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基督教精神与西方艺术音乐传统》《理性面对西方音乐史研究中的基督教问题》等文章中,深入探讨了西方音乐文化与基督教的内在联系,为学术界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示范。

一个具有思辨品质的人,往往心智开放,拥有反思的怀疑精神和态度,敢于对已有现象和研究结论提出疑问。高士杰教授就是这样的学者,在面对权威结论时,他不盲从、不回避、不绕道走,而是直接切入,用事实来说话。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列经典文献的反复研习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其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和辩证法的践行和坚持。对于文革时期“音乐阶级性”等核心问题,他明确提出简单化的阶级分析和固守的思维定式会歪曲事实、误导后学者。改革开放后,全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人文社科的学术氛围也逐渐扭转,高士杰教授不唯书、不唯上、不媚俗也不媚雅,用坚韧执着进行无止境的学术追问与探索,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发表了《论音乐的特殊性》《建国以来的外国音乐研究》《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的思考》《“向西方乞灵”新解》等多篇有影响力的文章。

“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高士杰教授常用这句话来鼓励学生。于他而言,思考不会因年龄增长而打折扣。翻阅高士杰教授90岁华诞之际接受访谈的资料,他在文中说道:“完全退了以后,研究生也不带了,但脑子的确没休息,还一直在思考。一直想着一些问题,没有别的企图,就是想让自己活个明白。为了这个,我一直没有放弃思考,没有停止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圣人说的话,我只是个老百姓,说大白话,我总想让自己活个明白而已。”

高士杰教授研究西方音乐史,但目的总是为中国人的理解服务。他关注西方是为了更好地关注中国、关注当下。他始终关注社会主义文艺、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探索各类音乐社会问题,用理解、追问、反思,践行他作为一名音乐理论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使命和责任,将他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倾注于笔端,孜孜以求、笔耕不辍,令人叹服。

 

言传身教 用爱耕耘

“将所理解、所喜欢、所关心的东西传授给别人是人生一大乐事”

 

从教数十载,高士杰教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的音乐学学科建设和音乐教育事业接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士杰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主讲的音乐理论教学课,既是音乐创作和音乐教学的灵魂,更是音乐院校的重点学科。高士杰教授在谈及音乐理论的重要性时讲道:“音乐理论课是每个音乐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的课程,学好它能鉴赏一部音乐作品的优劣,是创作者创作出顺应时代潮流、客观反映现实、催人向上、人民喜爱的好曲目的基础;是演奏者能演绎好曲目,并能体现作品真正含义所必备的条件之一”。

为了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时,不因自己的表述而让学生曲解原作者的用意,每次备课,高士杰教授都会把整段原文抄录到自己的讲稿上。其讲义稿和课件经常被作为范本,供中青年教师教学参考。中青年教师如果遇到困难,他会倾囊相授、热情帮助。他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因为我是摸索了三十多年才开得窍。我不能让我指导的研究生也再过三十多年才开窍。我把我开窍的这些东西,推荐给我的研究生们,他们多读点这方面的东西,就会早点开窍。”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高士杰教授对学生的培养,不是施加压力的严师风格,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他的学生、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李秀军,在高士杰教授90华诞之际,曾发表《圣洁灵魂的谦逊捍卫者》一文,其中写道:“先生大多时候在生活中,是我们这些容易在现世迷宫中迷途小辈的心灵医生。也许很多学生都像我一样,在茫然不知所措时便会找到先生一问究竟,或是为了寻找解惑之道,或是为了抒发一己之愿。但是先生却总是谦逊详实地予以一一解答,并对其中不确切之处反复强调需要查实,这种踏实认真的学术态度至今令我受益良多。”

作为高士杰教授的学生,崔兵副教授曾在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言:“如果把高老师的治学风格用标点符号作以比喻,那就是一连串的问号和省略号,老师不是一个文化的教育者,而是一个优秀的文化引导者。”

高士杰教授是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理论专业的开拓者、奠基者,是具有强烈文化担当、不断建构精神家园的弘道者,彰显了老一辈西音人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师德风范,他们身上严谨深邃的学术根基,虚怀若谷、包容开放的师者风范,指引后辈学人有了成风化人的志气、教亦多术的朝气和善思慎独的勇气。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问思精神、隽永悠长。如今,95岁高龄的高士杰教授,仍在进行着他的“理解、追问、反思”,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进行着无止境的学术思考与探索,堪称新时代的“大先生”。

(本文为西安音乐学院“西音精神铸魂育人——大学精神培育与大学文化研究”校内专项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杨媛媛;成员:王尚清、袁建军、张丰韬、许瀚心、李曼辰。视频制作:贾黎;视频配音:杨曦。本图文、视频版权归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宣传部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