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关中书院建制格局及其文化意义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西安文理学院的历史,可溯源至1609年明朝教育家冯从吾创办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倡导的“关学”精神,延续了“横渠先生”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历经400余年的薪火相传,关中书院学脉绵延、文化赓续。作为西安文理学院的一个教学校区,关中书院被誉为“活”着的书院,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关学精神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弘扬关学文化,讲好书院故事,本报特开辟“书院观古今”专栏,邀请关学学者阐释“关学精神”,讲述“关学故事”,通过擘析释义、溯源崇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中书院位于西安市书院门街,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09)。关于书院当时的建筑规制与布局,大略可从山长冯从吾的《关中书院记》得知其概况:书院有讲堂六楹,名曰“允执”,借关中“中”字,阐“允执厥中”之秘。左右各为屋四楹,皆南向若翼。东西号房各六楹。此为书院讲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此外,堂后有假山一座,三峰耸翠,宛然一小华山也。堂前有方塘半亩,竖亭于中,砌石为桥。西南有及泉亭,引水注塘。二门四楹,大门二楹。关于书院其它建筑的名称及其匾额,冯从吾《关中书院记》不曾详及。然而,万历四十一年(1613),长安县儒学教谕何载图编撰《关中书院志》一书中,却珍藏有《关中书院图》一幅,详细标注了书院建筑的名称及其地理位置,这为了解明代关中书院建制格局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何载图《关中书院志》(以下简称“何《志》”)由外及里的顺序,书院主体建筑分别为“继往开来”坊牌、关中书院大门、“道义之门”(二门)、天光云影(半亩方塘)、“允执堂”(讲堂)、斯道中天阁(祀孔)等。现就其重要建筑布局及扁额所彰显的文化意义分别加以阐述。
一、“继往开来”牌坊及其透射的“四为”精神
据何《志》卷二《建造》记载:关中书院有“‘继往开来’坊牌一座”。这条史料虽甚简略,却映射出关中书院的使命意识及其秉承的关学精神。从《关中书院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往开来”坊牌位于关中书院大门外西侧小巷口,由咸宁知县、长安知县及其同僚斥资修建。至于修建的原因,崔应麒在《关中书院志·序》中说:我关中乃文献之邦、学问之薮,文、武之道倡兴于此,横渠之学创建于此,由先哲们开创的礼乐文明与关学思想,在后世得到了不断地继承与弘扬。明代中期,关学得到了吕柟的发扬光大,关中文风昌盛,关学再度勃兴。然至晚明,士风偷薄,以学为讳,社会风气趋坏,上下相徇、雷同附和之声不绝于耳,学不切于实用,才不附于实学,儒学遭受了空前的冲击。冯从吾以道自任,力维纲常,倡明正学,黜斥异端,力图以孔孟儒学就正人心,挽救日渐颓废的社会世风。因此,关中书院牌坊所书“继往开来”四字,体现了书院承传张载关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与高度自觉。所谓“继往”即“继往圣”,亦即张载所倡的“为往圣继绝学”;“开来”即“开来学”,亦即“为万世开太平”之学,蕴含着祀先贤、启后学之意的宏大愿景。
二、“道义之门”所彰显的理想和境界
据何《志》卷二《建造》记载:关中书院有“二门三间,扁‘道义之门’”。“道义之门”是关中书院的二门,位处关中书院中轴线正南,其建筑主体是三间四楹,较之二楹一间的“关中书院”大门规模略大。书院大门原本开于正南,因与官署相邻,为肃静门庭,便于学子修业,故将大门移在西巷,“且不失吾颜氏陋巷家法”,彰显了儒家的道德境界与高远情操。“道义之门”出自《周易·系辞》:“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知崇,是指智慧要高瞻;礼为礼法,卑是卑下、平凡。目标要高远,但是开始的时候却要踏实,从最平凡处起步。“成”通“诚”,“成”就是真心、诚心;“存”就是保存、持守。能够保持道德本心,持守仁义之诚,就是道义所由之门户。张载《横渠易说·系辞上》说:“天地设位,故易行乎其中;知礼成性,则道义自此出也。道义之门者,由仁义行也。”将礼仪通过道德自觉而内化于人心,变成人的自觉实践,如《孟子·离娄下》所说“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也”。也就是说,要自觉恪守儒家的仁义之道,方可进入“道义之门”。由此可知,高悬“道义之门”的关中书院,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一批有使命意义、有理想情怀、有道德节操的中坚力量。
三、“允执堂”及其阐发的中庸之道
据何《志》卷二《建造》记载:关中书院拥有“讲堂五间,扁‘允执堂’,藩臬诸公题;又扁‘喻义’,方伯静峰汪公题。”讲堂位于关中书院中心轴线,是书院的核心建筑,是羽翼教化的圣地。取名“允执堂”的初衷,冯从吾在《关中书院记》中有详细介绍:“书院名‘关中’,而扁其堂为‘允执’,盖借关中‘中’字阐‘允执厥中’之秘耳。……盖中之为德,庸德也;中之为言,庸言也,喜怒哀乐中节、子臣弟友尽道是也。于此一一中节,一一尽道,直至中和致而位育臻,然后可以合无声无臭之妙,然后可以语尽性至命之学。”诠释了“允执堂”的得名及其深刻寓意,贯穿着冯从吾对儒家思想的领悟与融贯,将日用伦常的践履工夫与尽性至命的德性本体结合在了一起,将喜怒哀乐“中节”与子臣弟友的道德修养与士阶层的理想追求结合在了一起。如其所言“一念未起,则涵养此心;一念方动,则点检此心。于此‘惟精’,于此‘惟一’,庶乎有不发,发皆中节,有不感,感皆尽道矣。”谆谆告诫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学会防微杜渐、慎独慎微,只有诚恳地持守中正之道,才合乎人间大道。
在冯从吾为关中书院所作《书允执堂屏》中,也对“允执厥中”的涵义作了诠释:“纲常伦理要尽道,天地万物要一体。仕止久远要当可,喜怒哀乐要中节。辞受取与要不苟,视听言动要合礼。存此谓之道心,悖此谓之人心。‘惟精’,精此者也;‘惟一’,一此者也。此之谓‘允执厥中’,此之谓尽性至命之实学。”这段话,贯穿着冯从吾对本体与功夫、道体与礼法、修养与体悟、道德与境界之间体用不二关系的融会贯通,寄托着关中一代大儒对人生、社会以及学问道德的透彻领悟。“允执堂”三字,承载着创建者们寄托的文化使命,也是其成为关中人才之薮、人文化育之地的真正动力。正如《关中书院志》卷六所载陕西提学副使段猷显在其诗序中所说:“冯少墟先生倡道西安,藩臬诸公为立关中书院,一时问业者无远弗届,正学大明,斯文有赖。”这也是对“允执堂”远溯洙泗、近法横渠的教化功能的最高礼赞与肯定。
据何《志》卷三所记,书院讲堂“又扁‘喻义’,方伯静峰汪公题。”然在《关中书院图》中,则未能看到其位置所在,可能此扁悬于堂内。“喻义”当取孔子“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之意,贯彻了儒家“义以为上”的精神追求。
四、“斯道中天阁”标征的儒家尊崇地位
“斯道中天阁”位于允执堂之后,是关中书院中心轴线上最后一座大型建筑。据何《志》卷二《建造》记载:“先师阁三间,扁‘斯道中天阁’,方伯云阳汪公题。时方议建。”可知时任陕西布政使的汪道亨(号云阳,南直隶怀宁人)倡建“中天阁”,并亲题扁额。何《志》卷一《公移》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中天阁创建始末:“陕西布政司为礼仪事,照得关中丰镐盛地,贤哲挺生,近于南门左创修书院一所,诚育才之薮,且得有道为之依归,将见豪杰蔚起,但此中堂庑虽备,而先师之殿独缺。本司已捐俸百金径送冯宅,少资修葺外,所有置完扁额,相应发送,为此仰县官吏即将发去字扁,用彩楼鼓吹,同来役导送书院悬挂,完日具由缴查须至票者,右仰长安县准此。万历三十九年八月初七日。”从这条史料可知,中天阁于万历三十九年八月时仍在建设中,但从汪道亨亲书的扁额已经置好,以及“导送书院悬挂”等语,其应当在此后不久后建成。中天阁的创建,映证着孔子及其儒学是书院的核心文化精神,书院作为儒学重镇,以“中天”譬喻孔子及其儒家文化如日中天,普照大地。
关中书院是晚明时期与东林书院、江右书院、紫阳书院齐名的著名书院,以其优秀的办学宗旨与理念,成为西北地区的理学重镇,为儒学的弘扬与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陕西地区的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社会风气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西安文理学院的重要校区,关中书院为我校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遗存。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是我校师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明知选择。
(作者陈慧系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美凤系西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