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关学”的蓝田“吕氏四贤”(二)

——忠君爱民的吕大防


黄涛 摄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西安文理学院的历史,可溯源至1609年明朝教育家冯从吾创办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倡导的“关学”精神,延续了“横渠先生”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历经 400 余年的薪火相传,关中书院学脉绵延、文化赓续。作为西安文理学院的一个教学校区,关中书院被誉为“活”着的书院,它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关学精神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弘扬关学文化,讲好书院故事,本报特开辟“书院观古今”专栏,邀请关学学者阐释“关学精神”,讲述“关学故事”,通过擘析释义、溯源崇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吕大防(1027—1097),字微仲,排行为二。自幼受家学影响,熟读经书,尤对“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有研究。在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正直而古板的性格和忠孝至上兼忧国爱民的思想。据《宋史》记载,大防生就一副堂堂相貌,眉目清秀。从小老成持重,无嗜好,出门从不左顾右盼,居家如同接待宾客。入仕后,依然严格恪守儒家礼教,做事以忠君保民为先。当时的名臣司马光、吕公著等人都十分敬重他的为人,连皇帝也以不同寻常的眼光看待他。“每朝会,威仪翼如,神宗常目送之。”

大防于皇祐元年(1049)进士及第,任冯翊主簿、永寿(今陕西永寿)县令。永寿地处西北干旱地带,城内居民吃水十分困难,一靠用土窖收存的雨水,二去城外很远的山涧汲水。如遇久旱不雨,百姓苦不堪言。大防到任后,体察民情,以《考工记》为依据,亲自勘察设计渠道,用逐级提水的办法把山间泉水引入城内,百姓受益,盛赞其泉曰:“吕公泉。”不久,迁著作佐郎、青城(今四川灌县)知县。青城地区农民受地租盘剥十分严重。圭田又称佃祭田(是政府拨赐的祭礼用田),仅小斗出大斗进一项,官吏可获三成利,“民虽病不敢诉”。大防上任立即废止这一现象,用等同划一祭田的收租标准、限额、量具等办法,减轻农民负担,受到皇帝赞赏。在青城任内,大防还加强对吐蕃、西夏的防御。韩绛做四川节度使,十分赏识大防,“称其有王佐才”,并推荐他做负责地方财政的盐铁判官。

嘉祐八年(1063),英宗即位,任命大防为太常博士,监察御史。他忠于职守,接连上书,指出社会积弊的原因:一是用人大权不在皇帝手中;二是老朽之臣不退位;三是对外用兵不择将帅;四是直谏之士日益减少;五是功过不分,赏罚不明。又指出危及政权统治的“八事”:主威不立、臣权太盛、邪议干政、私恩害公、辽夏联谋、盗贼盛行、群情失职、刑罚失平。不久,他又针对英宗追谥生父一事,连上十几道奏章,认为此举不合传统礼制。结果惹怒英宗,被贬为休宁(今安徽休宁)知县。

神宗即位后,大防先后被委任为淄州(今山东淄博)知州、泗州(今江苏盱眙)知州、河北转运副使,陕西宣抚判官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华州(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知州、秦州(今甘肃天水)知州等职。元丰初年(1078),改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这一时期,吕大防在政治上始终主张笃信儒教,坚持“法祖”,恪守先王之言,对王安石变法持怀疑态度。面对新法以来的混乱状态,他从国家大局出发,提出发展农业生产,养抚百姓,治理边防,整顿军队,改良政治。但是,这些主张均未被神宗采纳。

元祐元年(1085),哲宗赵煦即位,年仅8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召司马光入阁为相,废除新法,史称“元祐更化”。司马光调大防进京,任翰林学士、开封知府。次年授尚书左丞,进中书侍郎,参与朝政。司马光执政仅8个月就病逝了。大防接任为相,长达8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一贯坚持执行王安石变法前的制度。虽然元祐党人不断分化,争权夺利,惟有大防一身正气,不值私党,不谋私利,进退百官,量才用人,得到众多朝臣的拥戴。《宋史·吕大防传》称:“立朝挺挺,进退百官,不可干以私,不市思嫁怨,以邀声誉。凡八年,始终如一。”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重新起用变法派,大防被罢相,改知永兴军。又因他参与“元祐更化”,遭到变法派的相继弹劾,一再被贬。绍圣四年(1097)被贬为舒州团练副使,行至虔州(今江西赣州)病逝,享年71岁。

大防一生忠直,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政绩卓著。相较于王安石时期,吕大防为相期间,社会政治要优良许多。故史书称“元祐之治,比隆嘉祐”。大防虽长期受崇儒尚古信念的影响,思想保守,但作为北宋一朝的忠正名臣,是当之无愧的。

纵观吕大忠、吕大防一生,他们都是受传统儒学思想熏陶成长起来的封建士大夫,或以良吏治郡县,或以宰相持国柄,或以操行闻士林,都把忠君爱民放在人生的首要地位,成为封建时代的楷模,其中保留了不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者系我校原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