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不丰 不能高飞

记山东农大1948级校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

“‘羽毛不丰,不能高飞’,这八个字包含了多么深切的含义啊!”李振声动情地说,“我常常在想,一个人无论‘飞’得多‘高’,永远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羽毛’是从哪里来的。‘羽毛’就是知识和技能,是从母校通过老师的悉心培养获取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

从山东农学院 (现山东农业大学)毕业55年后,“羽毛”丰满的李振声展翅高飞,走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93岁的李振声被授予了“共和国勋章”。

立志献身小麦育种事业

李振声一生从事与农业和粮食相关的事业,是从进入山东农学院求学开始的。

1931年2月25日,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读到高中二年级的李振声因家境贫寒而辍学,独自前往济南寻找工作,不料却在街边的墙壁上瞥见一张红纸———当时山东刚刚解放,山东农学院正在招生,而且招生启事里明确写道:学校免费提供食宿。

“管吃,管住,还能念书,天下哪有这等好事?”李振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报考,没想到竟然轻松过线,上榜了。

山东农学院作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前身,“倡导学用结合、重视实践教学”,是这所学校的鲜明特色。

“学校非常重视基础课与专业课,同时对实习课也有具体要求,主要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联系实际。”李振声回忆在山东农学院求学时,有两次实习课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次是李振声听了小麦育种课后,在农场做小麦杂交实习。当时在地边看到有一种叫“野麦子”的植物 (就是鹅冠草),他联想到老师讲的小麦进化史,于是就产生了用它与小麦杂交的念头。

“我采集了它们的花粉,带到实验室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虽然小麦和草的花粉颜色不同,但花粉粒的大小是一样的,于是就在去过雄的小麦雌蕊上涂抹了野麦子的花粉,做了不少,一个也没有成功。”试验虽然失败了,但对于大学时期的李振声来说,毕竟是第一次探索性的尝试。

还有一次就是在上植物生理课时,老师教同学们做嫁接,接穗是番茄,砧木是土豆。实习课完后,李振声就将嫁接苗带回宿舍,栽在门前的一块小地上。苗子成活了,他就认真管理,期盼着能得到上边接番茄、下边接马铃薯的结果。但因季节晚了,番茄开了花,没有结果;根部也没有结马铃薯。

这两次实习,为李振声后来从事小麦远缘杂交起到了启蒙作用。

李振声在山东农学院求学期间,老师会亲自带领学生深入农村选种。当时山东省农业厅从已被推广的品种里,通过比较选出几个优良品质,诸如“齐大195”“扁穗小麦”“鱼鳞白”等等。农学院的学生可以到学校农场领取种子,带回家去种植。李振声带回去的种子,果然让自家小麦产量提高了。这样一来,邻里乡亲全部来换取优良种子,回去种植。

“农民就认可‘良种确实能增产’这样一个道理。”这件事对李振声触动很大。从那时起,他就立下了献身小麦育种事业的坚定志向。

至真至诚师生情

对于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李振声终生不忘。

1948年的秋天,李振声考入山东农学院时,正值济南解放不久,淮海战役刚拉开序幕,同学们随军南下的呼声很高。

“羽毛不丰,不能高飞,同学们要安心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为建设新中国服务。”李振声入学时,时任山东农学院院长的耿光波讲给同学们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李振声的脑海里。

2012年9月,李振声获得了母校山东农业大学授予的最高荣誉———杰出校友奖。在应邀回母校出席颁奖典礼时,李振声作了题为 《饮水思源》的演讲,深情回忆起60多年前自己刚入学的情景。

“一个人不论你年龄多大,不论你做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永远都不应忘记你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是谁培养教育了你,一定要饮水思源,不忘师恩。”李振声“学长”对2012级“学弟学妹”们的讲话朴实无华,但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李振声在山东农学院求学期间,有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

一位是沈寿铨先生,这位专事小麦育种研究的老教授,从燕京大学来到山东,为学生教授小麦的分类、进化、遗传和育种。另一位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先生,教授遗传和生物统计。

“两位老师讲课很认真,课讲得也都非常精彩。”正是从他们的课上,李振声了解到了小麦与野草的“两世情缘”。

饮水思源,不忘师恩。李振声与老师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

“记得在‘文革’中,余松烈老师被下放到滕县农村,我知道后,带着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从陕西乘火车到滕县,在农村找到了余老师。让我没想到的是,老师正在地里给麦苗上拴小牌子,记载一级、二级、三级分蘖发生的时间和规律。”当时,李振声很感动,余松烈也很感动。

李振声感动的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余老师还在做研究;余松烈感动的是在社会十分混乱的情况下,他的学生还从千里之外来看他。

“当我要走的时候,余老师送了我很远、很远。我们互相依依不舍,直到彼此已经看不到身影。”此时此刻,师生之情,的确是难以言表。

2006年,李振声回母校参加山东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活动时,特意提出要看望自己的老师余松烈院士。在分别之时,李振声提出要与老师合个影。照相时,他执意让老师坐着,自己站着。

“老师的教诲让我受益终生,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摄影师按下快门,记载下两位院士感人至深的师生情。

时刻心系母校发展

“是母校抚育了我,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李振声一直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母校的深厚情怀。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李振声多次返回母校,关心学校人才培养,对学科建设进行指导,就重大的项目、成果进行鉴定,还担任了农学院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建言献策、指导谋划,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0年,山东农业大学张忠义老师到西北农学院进修。期间,他得到了李振声课题组提供的小偃麦杂交材料(F2),用钻60辐射处理后,进行以高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的选育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1982年,他们选育出了基本稳定的PH82-2-2优质小麦品系。经品质小麦检测,达到优质小麦标准。

1992年1月,由山东农业大学张忠义、梁作勤、田纪春选育的我国第一个高蛋白优质面包小麦品种PH82-2-2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我国小麦品质育种水平跨入先进国家行列。该小麦品种于1992年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3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品种选育和奖励申报过程中,李振声先生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给了很多的指导。”田纪春回忆说。

李振声非常关心、支持山东农业大学的发展建设,对学校小麦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据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原院长王洪刚教授回忆,1982年,学校老教授丁巨波介绍他去西北找李振声学习小麦远缘杂交与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

“那时,李振声先生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影响,见到母校来的人,非常亲切,亲自向我们讲授小麦与偃麦草的远缘杂交有关知识,并带我们用显微镜观看了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王洪刚激动地说,“那是我们第一次透过显微镜,真实地看到染色体的样子。”

临走时,李振声不但把最原始的偃麦草材料给了王洪刚,也把自己培育的中间材料也一并给了,让他带回母校用作科学研究。

“几十年过去了,当时李先生给的‘种质材料’一直存放在学校种质资源库里,有的 ‘材料’直到现在仍被使用。他对母校的情怀深深影响着我,他的大度和无私一直激励着一代代山东农大人不忘初心、积极进取。”王洪刚说。

2012年,山东农业大学工科实验大楼 (学实楼)建成启用,学校邀请李振声为 “学实楼”题名,并来校为大楼揭牌,他欣然答应。

“‘学实楼’取自首任校长王景禧先生的 ‘学以实为贵’。‘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是母校始终秉承着的办学理念,她不仅深深影响着我,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李振声非常关心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即使工作那么忙,但仍时常回母校,与师生聊学术、谈成长。

“李振声先生是我的老师,亦是我们的‘学长’,他用实际行动教导着我们要扎实专业,让‘羽毛’变得丰满,也时刻鞭策着我们要心系民生、顶天立地,为祖国的农业事业而奋斗。”李振声招收的最后一名硕博生、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青年教师杨国堂听闻李振声先生荣获‘共和国勋章’,倍感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