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育人 在实践创新中力求“真全”》
李雪,女,1980年11月生。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大学英 语第二教研室主任,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翻译和英语教育,陕西省一流课程《大学英语听说(一)》负责人。获评西北政法大学“课程思政标兵”“教学名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持省、校级课程建设5项(其中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项),主持和参与省、校级项目8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校院级教学成果和比赛奖15项。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李雪在教学工作中常以陶行知这句话自勉。微以致远,润物无声,不忘初心,务实从教。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求真求善, 彰显教育的真正意义。
全人教育,以人为本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李雪看来,学习重要,但是教学生如何学习也很重要;生活重要,但教他们如何以自己的理想状态生活更重要。“我一直对学生和自己有一个很高 的要求,就是不忘初心。”从第一天站在讲台上,她就深感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并决心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我可能做不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大先生’,但仍以其标准要求自己。”
谈到课程思政,李雪表示自己在很早就开始关注。“在 2010年的一场讲座中,我了解到‘全人教育’,并开始以其为创新点进行教学探索。”在她看来,“全人教育”涵盖两个 方面重点内容:第一,师德方面要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第二,教学方面要认真备课、讲课,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希望学生都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国际的高度,带有使命感地去学习英语,去做一些关于中国的宣传。” 这是李雪的教学理念。她充分发挥英语学科在德育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英语的人文性然后从工具性出发,努力培养学生利用英语传播国家文化的能力。
科研赋能,创新教学先行者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刚开始教学时,李雪并未意识到其中的关系。随着参加各种比赛,她发现没有科研作为基础,教学只是感性层面的产物。但倘若有科研提供理论支撑,教学会更加自信。科研反哺教学,教学是科研成果的最好展示。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她以教学为主阵地和前线,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科研。“每次看到一个新的科研成果,我就想尝试着把它运用到教学中, 我觉得它一定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帮助。”
2019年,正值学校教育改革,机缘巧合之下,李雪认识到慕课这种翻转教学方式,于是她带领团队,开始进行大学英语慕课的建设工作。英语慕课是专为教材配套所制作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都有很好效果, 然而其制作过程并不容易,“时间紧任务重,从写稿到做PPT到录像,然后检查、制作题库,团队老师们经常熬夜。”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慕课制作出来后立即引起学校和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并获得多项荣誉。
以德树人,春风化雨育桃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李雪提出了三个身份:一位免费的顾问,一位生活上的好朋友,一位英语学习的好伙伴。教育如春风化雨、树惠培兰,她以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特性,去身体力行地影响他们。
“Success can be attracted,not pursuit by attractive person。”李雪常用这句话激励学生。“一定要先做一个有魅力的大学生,让自己全副武装起来,不是等待机会而是自己一定会吸引来机会。”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她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要做的是不断地完善自我,坚持去尝试,保持好奇心。“我们很多时候会设立目标,然后在坚持与放弃之间摇摆不定,其实这是正常的情绪波动。”她鼓励大家勇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在挑战中完成自我的蜕变。
教书育人,立德为先。李雪通过自己的言行,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她以人格魅力唤醒学生心灵,以专业素养开启学生未来之门,充分践行和弘扬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