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我校深化“研究院+公司”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河南洛阳的三道庄露天矿场内,无人挖掘机和无人卡车正井然有序地进行作业,它们会“思考”,能自动避障,自主编队完成全流程工作……这一切都得益于远在370公里外由我校优迈智慧矿山研究院研发的“露天矿智能装备及集成管控系统”。
  而就在几年前,该成果却面临很难走出实验室的问题。对此,该系统的研发负责人,从事矿业系统工程、智能采矿等方面研究的顾清华教授深有体会,“我们的职务科技成果作为技术入股方式转化成果,无形资产所占股份比例较小,无法从入股企业获得相应的回报,影响了大家转化的积极性。”
  随着学校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形成的“研究院+公司”模式不断深入,为顾清华团队扫除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道路上的障碍。
  作为我校积极响应陕西省“三项改革”号召、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研究院+公司”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时,通过将成果转化股权收益的90%奖励给研发团队,实现研发团队绝对控股,确立了科研团队在成果转化中的话语权和收益分配的决定权,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依托于“研究院+公司”模式,顾清华团队研发的“智慧矿山一体化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洛阳栾川钼业三道庄钼矿、马钢集团南山铁矿等不同矿山企业,应用落地上线总车辆数5000+,排名行业前三。
  早在2017年,学校便依托优势学科,组建了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院有限公司设立膜技术投资基金,以资本带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逐步形成膜技术‘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资本运营’成果研发和转移转化完整创新链。”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负责人王磊教授介绍,“这种模式把基础研究平台、科学研究基地与成果转化推上了快速通道,创新链带动产业链,产业链反哺创新链,所孵化的企业既是生产基地,也是实践基地,更是深度研发基地,跨越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死亡谷’。”
  在该模式下,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相继孵化成立了14家公司,其中,西安金藏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B+轮融资,累计融资4.25亿元,市场估值超过40亿元。
  基于膜分离技术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学校探索了基于团队控股的“研究院+公司”全链条成果转化创新模式。该模式在校内设立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在成果转化时采取技术入股、研发团队先进入股等方式组建公司,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实现研发团队控股,确立了科研团队在成果转化中的话语权和收益分配的决定权,解决了团队的激励问题。同时,该模式打造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资本运营”的成果转移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并以金融创投资本为辅助,逐步形成了“基础研发平台+专业孵化企业+科创天使基金”为闭环的成果转化生态圈。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先后涌现出膜分离、扬水曝气、高延性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城市级停车物联网、绿色装配式复合结构、智慧矿山等一批创新性技术,孵化了西安金藏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企业,承担横向科研项目5200余项,合同金额累计达20亿元,通过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方式创立企业9家,拟实施转化科创企业8家。在最近公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报告(2023)》中,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跻身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前50强。
  “学校将继续充分利用在建筑、土木、环境、材料、冶金等领域的学科、团队、人才综合优势,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综合试点为牵引,优化学校科研计划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为教师开展横向科研铺平道路、解困松绑,进一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副校长雷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