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破海 筑梦伶仃
穿云破海 筑梦伶仃
——深中通道建设中的长大力量
开阔苍茫的珠江口水域,有着全球最为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6月30日,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顺利通车,给珠江口这个“A”字形黄金内湾加上了关键的一横,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长安大学多名教师和校友深度参与工程建设,为打造大湾区百年门户工程贡献长大智慧,书写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攻坚克难:创新智慧赋能超级工程建设
深中通道的建设刷新了多项世界之最,每一项世界级难题的攻克,都蕴含着建设者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不分昼夜的执著坚守。
2017年,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展,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成立深中通道项目技术专家组,长安大学多名校友、教授参与其中,针对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难点和重大技术方案提供技术咨询,为工程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长安大学五个科研团队承担了深中通道科技攻关项目。沙爱民教授团队承担“面向大交通量与重载特点的高性能海底沉管隧道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研究”“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项目,提出了海底沉管隧道路面结构、材料设计方法及施工关键控制参数和评价指标等,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无缝伸缩缝材料,有力支撑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沥青路面建设。贺拴海教授团队承担“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临时锚拉系统承载能力试验”项目,通过开展沉管隧道最终接头临时锚拉系统的轴向抗拉承载性能试验、横向偏位试验等,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的最终对接提供试验依据。李加武教授团队承担“深中通道工程伶仃洋大桥抗风性能研究”项目,提出的新型气动控制技术,保证了该超大跨度悬索桥的设计方案具有充足的抗风安全性能储备。郑晅教授团队承担“深中通道隧道洞口遮光机理和遮光设置标准研究”项目,负责隧道照明设计、隧道通风设计以及隧道电气设备控制等研究工作,提出了减光建筑设计参数和优化建议。王元庆教授团队承担“深中通道项目跨海集群工程造价管理及配套技术(施工定额)研究”项目,通过系统研究提出跨海集群工程计价标准、造价管控方法及行业管理政策建议,形成跨海集群工程造价控制一体化集成理论与实践。
深中通道的建设还汇聚了许多长安大学校友的创新智慧。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国平刚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深化研究和初步设计工作,就作为深中通道勘查设计总负责人,主持开展项目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方案制定、建设难点和关键技术攻关等工作。经过研讨、论证、比选,团队最终采用“东隧西桥”的整体设计方案,并确定了桥、岛、隧、水下互通等各环节的建设标准和建设方案。面对超宽、变宽、深埋、回淤量大等技术难题,团队在国内首次提出采用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结构,设计研发了推出式最终接头,并通过设计、施工、科研、装备四位一体产学研联合攻关,攻克了项目乃至行业的关键技术难题。
建设方案的选定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反复的论证和协调。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磨人。徐国平笑言:“这也是我从业这么多年来,老得最快的一个项目。做港珠澳大桥的时候带了100多人做初步设计投标,我的眼睛花了;做深中项目,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原来浓密的头发就没了。当然了,每一项工程的建设,都需要有人付出。既然有幸参与了这样的重大工程,该冲在前面就要冲在前面,义无反顾。”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金文良作为科技创新团队核心骨干,参与策划和组织实施了深中通道建设方案的论证比选和智能建造体系的构建。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结构形式方案提出后,金文良和同事们曾到国外调研学习。“到了现场,不让我们靠近,也不让拍照。我们不远万里、满怀希望去,结果什么都没学到。”那次经历让金文良认识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讨不来的。回来之后,他们立刻组织国内的顶尖高校、科研院所、施工设计单位开展联合科技攻关,成功攻克了项目乃至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和中国标准,填补了国内全产业链空白。
深中大桥(原伶仃洋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未来运营将长期面临高温、潮湿、极端天气、高负荷重载交通等挑战,要求桥面铺装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抗疲劳及抗水损坏性能。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东来把实验室搬到了项目施工现场,带领团队历时三年多时间,完成了近2000次室内实验,最终研制出的环氧树脂黏结层材料,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内桥梁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实现了这一材料的完全国产化。为满足热拌环氧沥青铺装对施工技术和精细化控制的要求,建设团队自主研发了环氧富锌漆智能喷涂系统、环氧树脂智能涂刷系统和环氧树脂自动称量投放系统,施工质量、效率大大提高。
西人工岛是深中通道最先动工建设的节点工程,集桥隧转换、管理维护、科教观光等功能为一体。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交通工程管理部副主管朱丁涛同团队成员一起承担了西人工岛房建工程,面对建筑结构复杂、交叉施工、材料转运不畅、施工场地狭小等诸多不利因素,团队超前谋划,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全力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安全管理:耐心细心确保项目安全高效
深中通道的建设得到广泛关注,不仅在于其超大的体量和超高的建设难度,还因其承载着人们对于安全高效出行的深深期待。通车后,深中通道将面临日均十万辆以上的车流量压力,且货车占比高,加上水下互通有多处分合流,路况复杂,给项目的营运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
针对项目的营运安全需求,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二顺带领团队设计研发了智能软件控制平台,包含平台门户网站、数字孪生系统、设备集控平台、最终应急管控平台,利用信息技术的加持,实现交通的智慧管控、设备的智慧运维、出行的智慧服务和应急的智慧响应。“我们在项目全线安装了摄像枪、毫米波雷达、情报板、测温装置等设备,对车辆行驶状态、行驶轨迹、车流量以及安全风险进行全息感知和精准预测;在隧道里布置了14台装有摄像枪和喇叭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发生火灾或事故时,机器人能迅速到达现场,指导司乘人员逃生和灭火,从而降低发现处置不及时酿成重大事故的风险。”马二顺说。
深中通道项目所在的珠江口水域,通航密度大、船舶种类多、通航环境复杂,建设期间通航安全挑战前所未有。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安全管理部副主管姜凡负责通航安全保障和安全风险管控等工作。项目施工之前,团队对施工期间的安全风险进行了总体和专项评估,制定了详尽的应对方案和措施;针对大桥主塔、沉管隧道等构筑物作业研发了一系列智能设备帮助降低风险,严格做到将风险的动态辨识和应对措施等落地落细。7年间,姜凡参与了管节浮运沉放安装、箱梁运输吊装等专项安全保障工作700余次,仅2022年一年就达286次,以细心和坚守确保了整个建设过程的安全顺利。
忘我奉献:日夜奋战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深中通道顺利通车的背后,凝聚着千万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以奉献与合作,换来超级工程劈波斩浪,跨越伶仃。
由于多年从事重大工程建设,频繁出差甚至长期驻扎项目所在地已成为徐国平的常态。2016年到2019年,是深中通道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徐国平基本上常驻中山,顾不上回家。巧合的是,徐国平的爱人是低他一级的同专业师妹,也在深中通道项目,从事造价、概预算等方面工作。两人有着同频的工作节奏,下午下班后,晚上也会继续工作。哪怕是回到家里,两人的交流内容也多与项目有关,“如今孩子也大了,家里不用太操心,我们两个人又有机会同时参与这个项目,就可以全心全意地为深中做点事。”
深中通道S05合同段副经理郭彪负责深中大桥西塔和西锚碇的建设施工、管理工作。2019年春节,对郭彪他们来说,是最紧张的时候,那是西塔和西锚基础施工的攻坚时段,要把工期赶上来。“我们提前把要用的材料组织到位,在整个春节期间就只从现场取材,人家正常放假,我们要保证作业时刻不断线。”
深中通道建设规模大、施工要求高,对石材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专供石场项目经理刘方带领团队成员在充分预估项目建设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矿山的整体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从计划、备料、生产加工、设备安排、沟通协调等环节入手,确保各道工序紧密衔接。在供应高峰期,每天给机器留2个小时检修,团队人员24小时连轴转,白天钻孔、爆破,晚上开采作业,为深中通道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可靠保障。
深中通道S08标项目副经理韦东进主要负责海底隧道沉管的预制施工、智能浇筑设备的研发制造。基于项目建设需求,韦东进团队自主研发了钢壳沉管智能浇筑台车,可实现自动寻位、自动调整浇筑速度,真正实现了“一键启动,自动完成隔舱浇筑”的智能浇筑。这是智能浇筑技术首次应用于混凝土施工工程。
深中通道S08标项目另一位副经理梁建文主要负责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和沉放安装的施工管理。从沉管预制浇筑工厂到东岛对接区,直线距离21公里,如此“大家伙”要顺利完成海上浮运和海底沉放对接,挑战前所未有。建设者们历经万余次研讨、设计千余份图纸、开展百余次攻关,一整套成熟的智能制造方案、一台台自主研发的“黑科技”设备助力沉管隧道的各项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老家在新疆的姜凡刚来到项目时很不适应,每次去各施工点位都需要坐船,他晕船,吐得昏天黑地,经过7年的磨练,如今再大的浪也没事了。望着如风筝一样铺展在海面上的西人工岛,姜凡还能回忆起它当初还是一个个钢圆筒时的样子。每每想到这里,他就觉得7年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能参与其中,是值得一生骄傲的事。
“7年了,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个安稳年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看到深中通道顺利通车,建设者们心中充满欣慰之情。“深中通道通车后,将会有效缓解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的拥堵,对于珠江两岸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徐国平说。
基因传承:师生校友携手奋战交通一线
建校七十余年来,长安大学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专业优势,为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在许多重大工程的建设中,既有长大教师团队的深度参与,也有来自不同建设单位的长大校友通力协作、接续奋斗,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他们不光是感情深厚的师生、校友,更是并肩战斗的伙伴。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计划合约部副部长刘巍然,主要负责项目建设相关的计划、合约、造价、招标等事宜。在他之前,在这个岗位上奋战了近7年的莫均也是长安大学校友。“深中通道的设计建设历经十几年时间,是千万建设者艰苦奋战的结果,也凝结着许多长大老师校友的创新智慧,我能够作为一份子参与其中,感觉很光荣。”
李加武教授团队承担了深中通道深中大桥的抗风性能研究,宋佳玲作为在读博士生参与了科技攻关。她跟着导师,整天泡在学校的风洞实验室里,白天做实验,晚上查资料看论文,分析之前采集的数据……这样的日子她不记得持续了多久,最终,团队提出的新型气动控制技术方案被采用,这让宋佳玲很有成就感。博士毕业后,她选择来到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坚守在施工一线:“工地环境虽艰苦,但那里承载着工程人梦想成真的美好期望。”
也有许多年轻学子在前辈校友的感召与影响下,选择了奉献祖国交通建设一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就在这样的传承中,源远流长。
2019年9月,杨东来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回到母校,为师生作交流讲座,结合参建工程经历分享了自己进行科技创新的实践和思考。长安大学机械工程专业2016级学生廖彦钦是聆听报告的学生之一。师兄的报告让他备受鼓舞,也让他找到了求职的方向。毕业后他来到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加入了杨东来的团队,通过参与阳茂高速改扩建工程、深中通道建设,渐渐成长起来。
2020年,周忆君毕业后来到广东省交通系统工作。在校期间,对她影响比较大的同样是参建重大工程的优秀校友们:
“2018年11月,学校邀请了苏权科、吕忠达、邵新鹏三位中国跨海大桥的总工程师回到母校,与师生分享奋斗故事。我当年刚上大三,听了非常激动,但总感觉这样的重大工程离我很遥远。如今才两三年的时间,我就能够参与到深中通道的建设当中,特别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相信她也将成为我职业发展最强有力的后盾。”落日熔金,水光潋滟,夕阳下的深中通道犹如一条巨龙,绵延向海的更深处,擘画出粤港澳大湾区更为绚丽的发展画卷。这是属于交通人的幸福时刻,也是每一位长大人的光荣与梦想。踏上新征程,全体长大人将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矢志创新、不懈奋斗,为交通强国梦的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冯秋香 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