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挖砂人”于禄鹏:让砂子发光


近日,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禄鹏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3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在《科学》(Science)发文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演化史。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的背后,是高精度光释光测年、植硅体分析等技术手段的支撑。科研人员通过长江下游上山文化区上山和荷花山两个考古遗址中的水稻植硅体证据,结合沉积物光释光和植硅体碳十四测年,重建了10万年以来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演化历史。而远在千里之外的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就承担了这一研究的光释光测年任务。

“提前实现了事业的一个小目标!”作为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的负责人,39岁的于禄鹏教授谈起当时参与这项研究的机缘,他直言不讳地说:“在《科学》这种级别的杂志上发文是每个科研人员的梦想,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成果。”于禄鹏说。

让砂子发光,读取“时光年轮”

在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里,堆满了从青藏高原、西北沙漠等许多地方采回来的砂土样本。于禄鹏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说简单点,就是给砂子测年代。

金子会发光,砂子给他一定的条件也能发光。“释光”就是发光的意思。砂子为什么能发光呢?于禄鹏介绍,砂子中的一些矿物在埋藏的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各种辐射的作用并不断储存能量,埋的时间越久、环境辐射越强,矿物储存的能量就越多;当矿物被加热或光照后,储存的能量就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就叫释光。他们的工作就是将砂子采回到实验室,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提取出石英或长石,通过专业的仪器来读取矿物中的积累的光信号(代表吸收的辐射剂量);再通过放射性元素含量等分析计算出每年可以吸收的辐射剂量,就能测算出样本被埋藏的时间。

水稻演化的年代就是主要用光释光测试的。什么时候存在野生水稻?什么时候人类利用野生水稻?什么时候开始种植野生水稻?什么时候它被驯化?于禄鹏团队,就是凭借这种光释光技术,给上山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演化过程,标注了更加明确的时间轴。“我们解答了 10 万年就有了野生稻,到 2.4 万年前人类开始利用野生稻,1.3万年前人类开始驯化前的种植,1.1 万年前水稻被驯化”,于禄鹏说,这整个过程每一个年代都是由他们实验室测出来的。

水稻种植是中国先民对全人类的贡献。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水稻最早驯化起源的地区,现在毫无争议,而我国水稻驯化的时间,跟中亚小麦驯化的时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世界两大主食基本上是同步发育的。“我们不存在比其他地区落后的情况,应该说这项成果对于提升我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于禄鹏说。

“职业挖砂人”,月亮不上班,我们不下班

许多人笑称于禄鹏的团队为“职业挖砂人”。

“我在海边长大,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玩砂子。”于禄鹏从小喜欢地理,从小学到博士后,与地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8年开始,于禄鹏便开始了他的“职业挖砂”。

在实验室里,于禄鹏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展示了一根根直径约 5 厘米,长约 20 厘米的钢管,这些都是他们“挖砂”的武器。由于采集的样本有避光的要求,他们在采集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管子打进地层里,然后把整个管子给挖出来,两头封起来,密封保存运输,防止沉积物中的释光信号受到阳光的干扰。

从学生时代,于禄鹏经常要挖砂子——野外采样。在他看来,挖砂子很好玩儿,但重复的动作,一挖几个周也非常辛苦。但每次野外采样工作,他都是带着科学假设去的,经过采样和一系列的实验,最后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或者有了新的认识,这个过程是于禄鹏最快乐的。

枯燥的“挖砂”工作,有时也有“意外之喜”。

他们有时还会挖到古人类的遗址,地层里成千上万年前的火塘、碳化的种子、羊粪、骨头,甚至非常精美的石器,人类“挖宝”的天然兴趣也会被激发出来。

遇到这种情况,他们通常还会对一些含碳的物质进行碳-14 测验,进而知道当时农牧业和人类活动的情况。于禄鹏说,碳-14 的测年尺度虽然不如光释光测年长,但通常更加精准,将年代学与人类活动、环境变化结合,让他们的科研变得更有意思。

“月亮不上班,我们不下班,月亮上班了,我们还在加班”。于禄鹏的团队在野外工作时经常开这样一句玩笑。因为在野外很多事情是不可预期的,他们可能需要做大量计划外的工作,而衡量下班的标准就是天黑了才收工。于禄鹏说,他们工作的动力来源于对自然的热爱,在“挖砂”的过程中揭示大自然的秘密,探索新的知识,这是玩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是他最感兴趣的方向。

科研之路,有积累才能发光

于禄鹏是威海人,他的妻子是青海人,两个外地人,为什么来到了临沂大学?他笑着说,就是临沂大学“实”的校风。

于禄鹏2014年博士后出站时,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刚刚获批。这对于一个专业对口又刚毕业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有很多自己的科研想法,需要有自己的实验室,去自由地开展工作”。在最需要的时候,临沂大学在设备投入、人员配备、政策扶持方面给了实验室最大的支持,这一橄榄枝给了于禄鹏一个施展自己科研梦想的平台。

“当时学院的书记、院长、副院长都是做古环境研究的同行,跟他们接触时,深深地被他们身上‘实’的作风感染,对年轻人的热情支持以及志同道合的氛围,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来到临沂大学。”于禄鹏说。

“其实在我们实验室工作是很累的,老师和学生们经常利用晚上、周末、假期的时间加班,大家都克服了很大的困难,只为把事情做好。”于禄鹏坦言,跟这样求真务实的同事、学生们在一起,他感觉到很踏实。

在这个以“实”为训的团队的努力下,临沂大学释光年代学实验室除了在青藏高原、干旱区环境演化的主要方向稳步推进外,还独立开展或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年代学方面的研究,并已在《科学》《第四纪科学评论》等国际期刊发表成果。

作为一所区域性高校实验室,他们与大院大所合作的竞争力在哪里?“打铁必须自身硬。”于禄鹏表示,首先是我们的经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广泛的认可度,然后是态度和行动,不负所托,积极落实,及时反馈,甚至共同前往野外考察,只为又好又快地为合作方解决年代学问题。

“我觉得砂子跟人很像。一粒砂子有它的形态,一个人有他的特征。一堆砂子可以塑造一个新的地貌,一群人可以塑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于禄鹏说。他研究砂子的特质,也给了他很多人生启发。他说,金子会发光,砂子埋在土里几万年几十万年,积累能量,等待发掘,你给它光给它热,它也可以发光。

“这就像我们普通人,需要更好地积累和等待,时机成熟时,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发光。”于禄鹏也这样鼓励他实验室的学生们不断磨砺与积累,终有一天会有发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