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中华文脉
寒假期间,烟台大学省级重点实践团队“承遗风古训,传文化薪火”黄河非遗文化实践队的同学们步履不停,沿着黄河流经的城市,找寻黄河非遗文化,感受黄河文化精神,传承黄河文化基因。
“我们拜访了黄河沿岸非遗传承人,看到了老手艺新物件,听到了老曲调新曲目,感受到了老传统新民俗,在躬身实践中感悟非遗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从黄河文化符号的梳理中探寻黄河文化传承保护的关键要素和精神内涵。”实践队队长杨博智说,未来,我们将持续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千年神韵。
近年来,烟台大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思政教育、学生活动,坚定师生文化自信,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善用“双课堂”传承传统
“沙沙沙,沙沙沙……”在《中国篆刻》的课堂上,烟大学生张翰林正在打磨自己刚刚刻好的印章。不同于其他课堂追求抬头率,低头镌刻、打磨是这门课的基本操作。手随心动、石随刀飞,或朱或白、或工或写,同学们在一方方印章中感受篆刻艺术的气象万千。
这是烟台大学连续第16年开设全校公选课《中国篆刻》,篆刻课堂已成为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品牌之一,学校获批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全省唯一的篆刻艺术基地。
除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共必修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相关课程《非遗概论》《诸子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等58门,学校还积极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将非遗传承人请进学校,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传承传统文化。
“做好花饽饽的诀窍在于要掌握‘三光’技巧,即面盆要光、手要光、面团要光。”在烟台大学“文化育人大课”上,烟台市胶东花饽饽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张华巧妙地交错编织出一条条形态各异的小龙,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引得同学们纷纷上前拜师学艺,她也毫不吝惜地将制作“秘诀”传授给同学们。在她的精心指导下,一个个由同学们亲手捏出的十二生肖花饽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
打造多元育人场景
“我已长大成人,并将承担起家庭、社会责任,复兴中华,光耀汗青。”百余名新生代表身着汉服,手揽青竹,行弱冠之礼,向老师、家长庄严宣告。这是每年烟台大学迎新生晚会的保留节目——举行庄重肃穆的成人礼,已连续举行了十余年,这是烟台大学仪式感满满的中华传统文化演出的缩影。
烟台大学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
嘹亮的渔家号子、富有胶东风情的服装舞美、勇立潮头的“闯海”故事……不久前,由烟台大学打造的原创音乐剧《长岛渔号情》让现场观众在光影变幻和音符起伏中,体悟闯海精神的强大力量。该剧是烟台大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烟台校地融合项目《胶东音乐类非遗“两创”服务烟台文旅名城建设研究》的成果展示。
烟台大学学生刘铉在这次演出中担任主要角色,在向观众谢幕时,她忍不住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我被这种战天斗海、不屈不挠的闯海精神深深感染。未来,我会化这种精神为人生奋斗的力量,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激发创造力培养传播者
“想要学好汉字书法首先要练习执笔,手心虚空,保持笔管与纸面垂直……”烟台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周子琦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她在课堂上讲授书法、汉服等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后开设书法特色活动课堂,吸引了百余名学生来参加。“得益于在本科期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它已成为我血液中的诗情,我愿与它形影相随,并将它发扬光大。”
烟台大学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提升学生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我在烟台大学‘留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月’活动中体验了旗袍等中华传统服饰,学习了中国结编织技法,还感受了八段锦的魅力,这让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愈加强烈。”来自韩国的烟台大学留学生尹智恩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是痴迷。
烟台大学党委书记张殿臣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做好文化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实践中彰显青春担当,着力赓续中华文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