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生命之约”

——访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校2022级学生闫建松

本报记者    宿文娜

 
在山东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闫建松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副校长刘旻航代表学校为闫建松颁发慰问金 


4 个多小时的采集顺利结束,志愿者帮助闫建松按压采血位置 


接受荣誉证书和鲜花后,闫建松与母亲合影 



      11月21日,“小雪”节气的前一天,立冬以来的气温越来越低。

      上午八点多,他从容地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床上,听着血细胞分离机“嗡嗡”地平稳运转,看着自己的血液被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象征着“生命的种子”正一点一滴地汇聚……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8885例,山东省第1578例、济南市第181例、历下区第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他,就是我校会计学院2022级学生闫建松。

  

“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相遇’,

这是命运给我的使命”

      “您好!请问是闫建松先生吗?”8月26日,暑假后开学没几天,闫建松突然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入库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患者初筛相合,他惊讶又恍惚,毕竟距离他登记造血干细胞仅过了一年半的时间。

      2023年3月16日,闫建松第二次来到献血中心献成分血,躺到机采血小板床上那一刻,却“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个让医护人员看似临时起意的决定,其实早在二十天前他第一次走进血液中心大门,看到中华骨髓库的海报时就悄悄埋在了心里。

      “……现在有一例患者和您配型成功,请问您是否愿意捐献?”电话那头话音刚落,闫建松的内心已有了答案。他知道,造血干细胞是所有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被称为“生命的种子”。而非血缘关系之间造血干细胞的适配概率只有数万分之一甚至是几十万分之一,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视为“生命奇迹”。

      “平均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相遇’,这是命运给我的使命。”

      挂断电话,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患者是谁?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人……想着想着,他的内心反而平静下来。

      “生命如此宝贵,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与珍视!”一想到自己可能是唯一能救那位患者的人,闫建松的意愿更加笃定:“我同意!”“我同意捐献!”

  

“我想请假,要去救个人”

 

      接下来几天,红十字会连续三次来电,反复确认,都得到他坚定的回答。

      在细致了解捐献流程后,闫建松调整作息,加强锻炼,清淡饮食,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

      然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插曲。进入捐献流程前,需要做高分辨分型确认和体检,本不打算向任何人提起的闫建松只好向学校请假。一向疼爱他的母亲,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担心捐献对身体的影响。

      闫建松理解母亲的担忧,同时也明白,捐献者在进行捐献准备时,患者也同时进行着移植前的准备,如果此刻捐献者突然反悔会对患者造成致命的打击。于是,他请来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队帮忙。他的校友、学姐、服务队副队长、济南市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佳佳和第160例捐献者、临床医生韩京伟,与母亲多次沟通,逐渐打消了母亲的顾虑,同意儿子捐献。

      血液采样,高分配型成功,全面体检合格,采集计划制定。

      11月16日,闫建松住进山东某医院。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驱走了连日来的阴霾。第二天,亲人从老家赶到济南,陪他注射第一次动员剂,捐献正式开始。

      在母亲陪伴下,闫建松连续打了四天动员剂。一开始还没什么感觉,后来有点低烧、酸胀。闫建松忍下身体的不适,对身边的家人和志愿者说,“感觉还好。”

      第五天,清晨六点多,医生来查房,确认他的状态。又一次注射动员剂后,闫建松开始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

      “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一次更长时间的献成分血。”闫建松很平静地说,不同的是,这一次医生在他的两条胳膊上各插了一根输血管,输血管连接在血细胞分离机上,从一根输血管流出的血液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其余的血液成分则从另一根输回体内。

      四个多小时的采集,闫建松的两条胳膊有些酸。正午,输血管被医生轻轻拔出后,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从来没有如此心安,他知道他的使命完成了。慢慢从床上坐起来,站到地上的那一瞬间,他的双脚忍不住用力踩了踩,暗自感叹,“脚踏实地地活着,真好!”

      这一天,闫建松捐献了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些“生命种子”被火速转运,为一名从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花了很长时间,

我找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捐献造血干细胞,闫建松并不是心血来潮。2003年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爷爷和父亲当过兵,母亲曾在医院做物业服务,勤劳、坚韧、朴实、平凡。

      然而,一个人的成长,或许总要跌跌撞撞。闫建松觉得自己是这样经历的,有风雨彩虹,有迷茫孤独,有快乐痛苦,也有过巨大的心理压力。闫建松说,一直以来,他都在寻找,寻找他这个生命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此他花了很长时间。

      那一年,他看了一部电影,“感动中国”人物郭明义的几十张献血证深深触动了少年的心。求学中,他也忍不住一次次叩问哲学的终极三问。

      2022年金秋,闫建松考入我校会计资产评估专业就读。入学不久,他听说体育学院的程亚红老师常年坚持无偿献血,帮扶救助弱势群体,完成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和器官捐献登记,数十年如一日为家庭困难学生和献血者免费理发;又听说他的学长王忠义在大四毕业前夕放弃求职考试,去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很受感动,也萌发了参与公益的念头。那年11月,闫建松在学校的献血车内完成了首次无偿献血,献全血400毫升。

      后来,他还了解到,成分血更能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于是,他决定尽量捐献血小板。2023年,他七次往返于血液中心和圣井校区。由于血管比较细,采集成分血要大约两个小时,加上来回坐公交车,往返一次都得大半天时间。现在,闫建松累计献血8次,折合全血总量3200毫升。

      献血后,闫建松并未停下公益的脚步,而是义无反顾地开启了他的“三献”之路。

      2023年3月14日,他干了一件“大事”——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网上进行了志愿登记。这一天,他自己都不会想到,两天后献血时,他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献造血干细胞。

      也正是这个决定,在一年后,竟牵系了一条挽救生命的“红线”。

      11月22日,“小雪”这一天,闫建松心情很好,经过观察,他可以出院了。回到学校,闫建松投入了熟悉的学习生活,身边少有人知道他这几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直到27日,学校领导来到学院表彰慰问,为他送上5000元慰问金和慰问品。他的“大爱之举”,在冬日的财大校园涌起股股暖意。

      “能在自己仅有一次的平凡生命中,用我的造血干细胞帮助远方的陌生人点燃生的希望,是多么幸运和幸福。”闫建松说,在投身公益的路上,自己学会了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变化,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现在,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未来的公益之路上能现身说法,感染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