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师风范中汲取不竭的奋进力量
今年是学校建校90周年,为全面回顾学校办学历史,系统总结办学成就,树立榜样致敬楷模,传承弘扬西农精神,党委宣传部携手学校档案馆、图书馆、离退休处等单位,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项意义非凡的工程。记者们通过搜集珍贵老照片,查阅浩瀚的档案资料和相关书籍,走访亲历者及其家属、老同志等,深入挖掘并整理了90位在西农发展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名师大家,精心策划、拍摄制作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人物专题片,并在校园网《大师渊范》专栏相继推出,生动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潜心育人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视频一经推出,便赢得师生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作为专题片制作团队的一员,我得以穿越时空的长廊,沉浸于这些名师大家的故事之中,每一次都仿佛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
铭记大师风范,旨在赓续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赤子情怀。上世纪30年代,一批批怀揣报国梦想与救国宏愿的农业知识分子,面对日寇的侵略与国家的贫弱,毅然响应“科教兴农”“兴农兴学”的号召,满腔热忱地投身于“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壮阔征程。虞宏正院士,被誉为“教授的教授”,三次婉拒海外高薪聘请,毅然归国,致力于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培育出侯光炯、熊毅、于天仁等杰出人才。周尧教授,人称“蝶神”,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从意大利归来,投笔从戎,发出“报国之日短,求学之日长。大虫不杀,杀小虫何用!”的壮志豪言。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辛树帜,从繁华的东南都市来到贫瘠的西北小镇,在日记中疾呼“开发西北口号,实乃建设西北基地,以备抗击日寇”,为西北地区与学校发展广纳贤才,被毛泽东主席誉为“辛辛苦苦,独树一帜”。
弘扬大师风范,旨在传递他们勇攀高峰、矢志不渝的科研精神。百折不挠、开拓创新从来都是西农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色,一代又一代农业科学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引领和带动作用,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领航者”。李仪祉,作为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奠基人,不仅亲自策划并主持修建了“关中八惠”这一水利壮举,更以身作则,率领学生深入河北考察五大河流编写教材,坚信“唯有亲历水灾,方能编出治水真经”。朱显谟院士,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挚爱的土壤科学研究,面对黄河水患,立下“黄河不清,我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的“28字方略”,为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作出卓越贡献。赵洪璋院士,新中国知识分子中荣获劳模殊荣的第一人,毕生致力于小麦育种事业,先后培育出“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和“西农881”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良品种,被毛主席称赞“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中国”。
传承大师风范,旨在延续他们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代代西农人居安思危,在攻克科学难关的道路上接力奋进,不断奏响学校砥砺前行的壮丽乐章。原芜洲、韩明玉、赵政阳、马锋旺等果树专家,坚守黄土高原半个多世纪,培育出建国以来推广面积最大、唯一荣获国家奖的“秦冠”,以及有望替代红富士的“瑞阳”“瑞雪”和优质抗逆品种“秦脆”“秦蜜”等,推动苹果优生区实现“西移北扩”。李振岐、康振生两代科学家,在艰苦卓绝的东南窑中接力攻关,破解小麦条锈病这一“小麦癌症”,书写了“一孔窑洞走出两院士”的传奇。如今,接力棒已传至王晓杰教授手中,他带领团队历经近二十年潜心研究,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天地。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大师渊范,镌刻着“诚朴勇毅”的西农印记,诠释着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这是西农人永远值得铭记、弘扬和传承的精神基因。时光荏苒,精神永恒。这些大师的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勇攀新的高峰。
作为一名高校新闻工作者,记录时代,传递精神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我们希望通过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凝结岁月的文字,一句句亲历者的深情讲述,一部部珍贵的影像资料,唤醒尘封的历史,让名师大家的形象重新焕发光彩,让厚重的历史鲜活再现。我们愿以此引导和激励广大师生铭记先贤的精神风貌,回望峥嵘岁月,承继前辈的精神追求,知史爱校,强农兴农。让我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西农力量,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步伐,续写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西农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