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杨凌走向世界

 

1985年,54岁的李振声在人民大会堂从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手里接过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证书。

2007年春,同样是在人民大会堂,76岁的李振声再次从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手里接过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

今年9月13日,93岁的李振声荣获“共和国勋章”。

从1956年为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小镇杨凌,到1987年被调往北京,李振声在杨凌工作、生活了31年,他说:“我是从杨凌走向世界的,在杨凌也一样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

创新:首创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

“工作有远见并能不断创新。”这是老同事、老朋友、“小偃6号”国家发明一等奖第2名获得者陈漱阳研究员对李振声的评价。1956年,陈漱阳就跟随李振声工作直至李振声调离,对李振声有着深刻的了解。

在杨凌,李振声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他认为,人类栽培的普通小麦就是原始小麦与野草两次自然杂交又经过9000年进化而形成的,因此开展小麦远缘杂交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能够成功的。这一大胆设想让他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20年寒来暑往,20年默默无闻,20年兢兢业业,20年孜孜以求。李振声人生最宝贵的20年青春在实验室和试验田里度过,他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三道难关。期间,他开始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在小偃麦后代中发现了蓝粒小麦,经过细胞学研究,确定是个“异代换系”,就是说这是一个由一对偃麦草染色体取代一对小麦染色体的新材料。

这一发现,让李振声无比兴奋。他利用蓝粒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分离成深、中、浅、白四种颜色,确定是蓝粒基因剂量效应造成。有了蓝粒单体小麦,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让育种在三年四代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大大缩短了杂交育种时间。

李振声的这一成果,得到了世界各国遗传学家的高度重视。1986年,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西尔斯邀请李振声到他的实验室工作,两个月后实验室所有人员都被李振声折服了,西尔斯的大弟子卡马尔既无奈又钦佩地开玩笑说:“你的工作恐怕要让我失业了!因为你只需看种子颜色就知道染色体数目,我还压什么片子啊。”

1986年,对李振声来说是永远难忘的一年。因为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作为地方组织委员会主席主持了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研讨会”,15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这项科研成果给予极高评价:“如果说西尔斯五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基因定位的可能性,那么李先生在八十年代开创了染色体工程(缺体)育种的可能性。”

执著:开创小麦远缘杂交品种推广3亿亩纪录

李振声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让跟随他的人记忆犹新。

“当年,李老师和我们在杨凌官村育种时,每天背着馍走15里土路。一路上看见长势好的或有病虫害的小麦,就停下来给我们讲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小麦育种专家李璋研究员回忆说。

陈漱阳研究员列举了李振声院士痴迷科学的一个例子:“无论是在试验地,还是在办公室,总是不知道下班,经常要他夫人到办公室叫他,才回去吃饭。”

在选育“小偃6号”品种期间,李振声经历了“社教”和“文革”,受到了批判,被戴上了“白专典型”“假劳模”“保皇派”的帽子。为了不间断远缘杂交工作,他想出了应付批斗的办法:每次批斗前,就事先在兜里给准备好条子,不等造反派下令就主动把条子戴在左胸前。等批斗完,他又像没事人一样去试验田。

1964年,小麦成熟前连续下了40天阴雨。6月14日天气突然暴晴,课题组筛选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部青干了,只有一个仍保持着金黄颜色。“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材料!”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对这个“宝贝”进行研究,又经过两次杂交,育成了一个具有相对持久性的抗病、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

“小偃6号”很快得到推广,它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以上,至今仍然有50多万亩的种植面积,是我国推广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1985年荣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小偃6号”衍生出了50多个小麦品种,其中国审品种1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

1983年,陕西省政府曾酝酿让李振声担任主管农业的副省长。但一心沉醉于科学世界里的李振声明确表态:“我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为合适。”在主持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工作期间,李振声每个星期有3天继续待在杨凌西北植物研究所从事他的科研工作。

李振声选育小偃系列小麦时,正是赵洪璋院士“丰产3号”大面积推广的时候,为了区别也便于农民记忆,李振声给小偃麦的命名从4号开始。在“小偃6号”选育成功后,为鼓励课题组成员继续攀登小麦远缘杂交的科学高峰,李振声将头号名称留给了后来人:“你们谁要是选育出超千斤的品种,就叫‘小偃1号’。”

谦虚:让后来人记住了“荣誉首先归功于集体”

赵洪璋是小麦育种的老前辈,李振声到杨凌后,经常去请教赵老师。两人在一起交流经验,成了忘年交。他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李振岐的私交也很好,经常向其请教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小偃6号”育成后,很多专家院士都来李振声试验田参观,蔡旭、庄巧生、鲍文奎院士等还不止一次地到访,李振声总是抓住机会虚心讨教。

“荣誉首先应该归功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小偃4、5、6号小麦新品种是陕西杨凌西北植物所小麦育种课题组的10位同志共同完成的。”在荣誉面前,李振声始终很谦虚。

李振声的谦虚随和,人们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李老师是一个随和可亲的人,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他在同课题组成员相处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大声呵斥过谁,也从来没有和谁吵过架,即便是别人有时由于意见分歧和他吵,他也不回一句。组里有的同志工作不顺心,难免有情绪,他就会出面做思想工作,解开大家心里的疙瘩。”李璋研究员在讲起李振声的品行时,如数家珍:“在当上植物所遗传室主任后,李老师还和我们4个人共用一个办公室。‘老李’是当时课题组成员对他的亲切称呼。”

李振声是山东淄博人,生活俭朴,他常常开玩笑说,工作和生活要像山东人吃大饼卷葱一样,边吃饼边把葱往下拉,要节约葱。“小偃6号”由于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省上要给他几十万资金,他一分没要。当时他的课题组只有一辆自行车,单位离官村试验基地有15里路,大家来回都是步行,很辛苦。组员们对李振声说:“我们可以用这笔钱买几辆自行车改善我们的办公条件。”可李振声说:“我们的成果是在没这笔钱的时候做出来的,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条件挺好啊!要钱干啥?”

俭以养德,淡泊明志。李振声以言传身教带领团队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

“成果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课题组10个人的。”2005年11月12日,李振声院士回到杨凌为学校师生作报告,再次强调荣誉归功于集体。话音刚落,就响起了师生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他突出贡献与美好品行的由衷喝彩,也是西农人向他学习的深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