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 共筑国门教育梦——陕西师大助力边境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记者 呼轶丹 刘书芳


边境国门校长在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参观访学


边境学生参观兵马俑


初夏长安,榴花正红。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里,来自边境国门学校“红烛苗圃”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的孩子们和附属小学的孩子们,正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创作,绵延巍峨的昆仑山脉、色彩浓郁的吐鲁番葡萄、古朴典雅的大雁塔……一幅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米长卷在他们的欢声笑语中徐徐呈现。

这是我校“红烛苗圃”边境国门学校育人实践项目的生动一页。该活动自去年暑假启动以来,先后组织师生赴云南、新疆、西藏、广西、内蒙古等五省区的十县(旗)10所边境国门小学开展实践交流;在线上与当地学生结对进行“云阅读”“云学习”“云书信”等活动,将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意识深植于孩子们心田。

今年三月,边境国门学校近300名校长和100余名师生陆续抵达西安,分别参加陕西师范大学边境国门学校校长能力素养提升公益培训和“红烛苗圃”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

“长大后,我也要来师大读书”

“琼月姐姐好!”刚抵达西安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中心小学的学生格桑拉雍一眼就认出了大学生志愿者胡琼月,她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那一刻,276天前那段在朗县的支教经历浮现在脑海。”胡琼月说。

跨越千里,心手相牵,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2023年暑假,胡琼月作为首批“红烛苗圃”边境国门学校育人实践小分队的一员,奔赴西藏朗县和云南金平开展支教。“不到一年时间,我见证了‘红烛苗圃’从一粒破土而出的种子,拔节生长,逐渐繁茂。”胡琼月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在陕西师大附属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云南省河口城区小学学生王光敏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介绍陕西八大怪之一“biangbiang面”。与此同时,在其他班级教室里,“模拟石油开采”“民族纹样剪纸”等趣味课堂也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参与。

“老师,我长大以后也能来陕师大读书吗?”“陕师大的图书馆太漂亮了。”“附小的同学们太热情了!”来自内蒙古、广西、云南、西藏、新疆5省区边境县(旗)的30余所国门学校的各族小营员们深有感慨。

第一次来到古都西安,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第一次与各族小朋友同上一堂课……在这里,孩子们收获了诸多“人生第一次”。“交流活动为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办下去!”广西凭祥市教育局副局长许玉华说。

“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同学们,我们透过古朴的碑帖感受书法之美,希望大家传承中华书法文化,学好中国字,写好中国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泮池,我校文学院党怀兴教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中国汉字文化分享,并赠送了毛笔手写的寄语和银杏叶书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宝塔山眺望革命圣地延安,追溯红色历史,在杨家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聆听革命故事……交流营的师生们沉浸于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以前只能照着课本讲述红色革命历史。对孩子们来说,这次研学既是知识的生动学习,也是精神的锻造洗礼。”云南金平县金水河镇中心小学严青格老师说。

“蔚蓝的天空与尔同飞,共同回望你的故事,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夜幕降临,篝火燃起,在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大家围坐一圈,倾听着云南省河口县河口城区小学学生唐子清和周俊辰对延安精神的感悟;身穿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们手牵手,热情欢快地跳起舞,共同唱响《中华少年》。

“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第五小学学生王大泽在日记本里写下:“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红烛苗圃’各族青少年交流成长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红色教育线、文化传承线、科技创新线、同心筑梦线’为支线,浇筑各族青少年热爱祖国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我校党委副书记罗永辉说。

“量身定制的国门学校校长培训”

“交流营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创造了学习成长的研学机会。与此同时,我也来到陕西师大参加了边境国门学校校长能力素养提升公益培训。我和孩子们一样收获满满,心怀感恩。”云南省金平县金水河国门小学校长熊道禄激动地说。

教育发展,领航赋能。熊道禄所说的边境国门学校校长能力素养提升公益培训,是陕西师大面向广西、云南、西藏、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136个边境县的270多所国门学校的校长所开办的,实现了边境县全覆盖。培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为重点,共有4期,采用“理论学习+探究式学习+名校访学+返岗实践”方式开展。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助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队伍,使校长们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增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担起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我校教师干部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怀平说。

“初任校长、合格校长、骨干校长、优秀校长、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这是校长专业发展的七个阶段……”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处秘书长黄贵珍从不同维度讲解新时代校长的使命和担当。

云南瑞丽市第五民族中学校长李鑫磊刚上任不久,这次培训对他来说是“及时雨”:“培训内容可谓是给国门学校的校长量身定制。作为新任校长,我要以大视野谋划学校独特的发展规划;以大格局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打造学校品牌形象;以大情怀做教育,营造温暖的教育教学环境。”

采摘蔬菜、煎蛋炒菜、垒墙砌房……校长们走进陕西师大陆港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学生们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高新第二学校等地也留下了校长们观摩教学育人实践,交流办学特色经验的身影。

“通过培训,我们更加坚定了做边境教育守望者的决心,将学校的发展扛在肩上,让边境的学生们走得更远。”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日松乡小学校长扎西顿珠是我校首届公费师范毕业生,时隔13年,他回到母校继续“深造”。

跨越千里,满载而归。一批批边境国门学校的校长带着优秀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回到当地,扎根边境基础教育事业,传递教育的光与热。

“助力边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陕西师大不变的承诺。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夯实教师教育西部根基,全力开拓国家边境国门学校布点,全方位对接服务,形成‘在西部画龙、边境边疆点睛’的教师教育特色体系,奋力扛起作为师范大学国家队的教育强国担当。”校长游旭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