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修复,82年前烈士手握照片恢复“容颜”

本报讯 (记者 周健 刘书芳) 近日,我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玉虎教授团队受河北省肃宁县委托,利用劣化消失影像恢复与加固技术,成功修复一张埋藏地下82年的革命历史照片。

这张照片来自雪村战斗牺牲的烈士遗骸,照片中是一位年轻女性。虽然烈士与女子的关系已无从确认,但烈士牺牲时将照片紧紧抱在胸前,足见其是烈士牵挂之人。发生于194268日的雪村战斗是抗战期间八路军冀中军区八分区组建以来最为壮烈的一战,千余名八路军指战员牺牲,平均年龄仅十七八岁,这位手握照片的“无名烈士”便是其中之一。

照片被发掘后,肃宁县文旅局局长袁树凯一行来到我校“求助”,“这张照片的修复,对识别烈士身份、研究抗战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被送来的照片粘结在两片玻璃之间,乳剂层严重疏松酥粉,影像模糊不清,相纸严重老化降解,一碰即碎。“如果直接将正面影像层从玻璃上揭下来,可能导致照片更严重的损毁。”李玉虎“诊断”道。鉴于此,团队揭下照片背面的玻璃,将显现加固剂细化成微米级的雾状,相隔一米多的距离缓慢渗进照片。

从上午8点到中午1点,团队历时5小时完成修复,并为其配制了专用收藏镜盒。“经过修复,模糊的照片逐渐清晰,女子面容清秀,嘴角微翘,头戴月牙形发饰,身穿翻领外套,恢复了当时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团队成员贾智慧老师介绍。

该照片的修复原理,用李玉虎的话说,就好比原本清晰如透明玻璃的照片随着留存时间增长,在潮湿、干旱、纸张降解等的影响下,附着在乳剂层的影像发生光散射,变成模糊不清的“毛玻璃”,“我们利用高分子加固材料和非挥发性液态稳定剂配比而成的显现加固剂,既能把毛玻璃变回透明玻璃,又能增强它的强度和耐久性。”这种恢复文物历史原貌的方式,解决了数字化修复影像失真的问题。

1983年大学毕业第一天参与陕甘宁边区政府档案修复开始,李玉虎修复档案文物已整整41年。期间,李玉虎团队先后研发出包括劣化消失影像恢复与加固技术在内的5项“感光影像档案濒危病害治理与修复保护关键技术”,系统解决了照片、底片、电影胶片等感光影像的霉变、断裂、醋酸综合症等国际难题,完成了我国自晚清以降,辛亥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汶川大地震等几乎每个重大历史时期及军事、核设备等39项资料的修复保护工程,在2023年荣获中国感光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眼睁睁看着历史图像消失而束手无策,太让人心痛。这条保护修复文物、赓续中华文化的道路,我们会一直走下去。”李玉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