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守初心 教书育人担使命
摄影:遇兴达
摄影:遇兴达
摄影:遇兴达
黄风林,男,汉族,55岁,中共党员,三级教授,基层党支部书记、专业负责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教学名师。建设省级一流课程1门,建设省级《石油天然气化工》、校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主持完成省级教改项目4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助推科技脱贫,协助国家级贫困县企业以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获国家级高新企业认证,年增产值7.5亿元,被陕西省确认为“双百工程”示范基地。
一心育人才,两肩担使命。他在教育领域辛勤耕耘34年,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三尺讲台。他用精彩的课堂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神奇的化工世界,领略其中的奥秘与魅力;他以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在科研之路稳步前行,为行业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黄风林教授。
卅载坚守讲台,倾心传道授业解惑
自1990年留校任教以来,黄风林三十余年如一日地为本科生讲授《化工热力学》《石油化工工艺》等课程。他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的好评。
在课堂教学中,黄风林遵循OBE教育理念,不是简单地教知识、讲内容,而是教方法、讲思维。他经常将最新科研成果与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导向式等多种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们全神贯注紧跟他的思维走,不能开一点小差,否则就会错过知识点。“黄老师的课信息量大,但又非常生动有趣,我们学得很扎实。”这是学生们共同的感受。
在黄风林看来,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唤醒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动力,自主探索新知,在探索过程中实现心灵、心智的充盈和解放。他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将实业强国的思政教育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方法巧妙融入课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讲好科学故事,涵养学子们的强国情怀。
黄风林在化工热力学课堂上,把推导公式的环节转化为以数学推导折射逻辑分析和思维方法讲解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借助气体状态方程由理想、范德华、多参数等发展、演化的学习,嵌入P-V-T关系、克–克方程等知识点,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平衡理论在化工分离技术中的无尽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忱,让学生在科学探索的历程中领悟创新精神、凝练科学方法。
除了专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黄风林还始终保持着深化教学改革的热忱。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引导学生爱上课堂”的教学理念为牵引,提出“国家重大工程与知识点结合”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激发学生创新活力”的教学活动,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和认同,赢得了教育界、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凭借卓越的教学成就,黄风林先后荣获陕西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以及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等众多荣誉。
作为化工系主任,黄风林持续推进专业建设,硕果累累。他建设省级一流课程1门,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项,获得陕西省等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2项。在他与团队不断的努力下,专业成功通过工程教育认证,遴选为国家级、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他主编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工艺》《碳一化工》教材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教材类)一等奖。
为了方便师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黄风林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开发了化工热力学和石油化工工艺教学素材库,在化工、能化等专业课程中使用。教学素材库关注过程、全体,对强化课程的形成性评估,在课堂测试、上机编程、文献综述等环节中使用效果良好。此外,他还建立了切实有效的教学辅导网络答疑系统,通过丰富的文字交流、音频和视频交互,让师生们更方便、更有效进行沟通,满足了教学服务要求。
作为专业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黄风林十分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他利用科研、实习等机会强化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他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引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投入到本科教学、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带出了省级《石油天然气化工》教学团队和校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团队。化工系教工支部荣获陕西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高校党建“双创”样板支部和“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称号。
多年深耕科研,成果绽放祖国大地
对黄风林来说,“做科研是一件幸福的事”。在面对新工科建设的当下,黄风林十分关注石油化工领域的前沿发展,他多次临危受命,接受科研任务和企业的生产难题。由于课题与自己的擅长领域十分契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他总是干劲满满。
科研的成果非一日之功,而是由无数个日夜的积累铸就。在化学化工这片广阔无垠且充满未知的天地里,黄风林怀着一颗炽热的学者之心,多年来始终如一地默默深耕。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薄雾,黄风林便已踏入那间堆满资料与仪器的实验室,开启了忙碌而充实的一天。每至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实验室的灯光依然透过窗户,映照出他那专注而投入的身影。“在科研过程中会使自己的创新力和能力得到施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收获了充实的人生。”他肯定地说。
矢志不渝三十余年,黄风林一直在石油化工方向埋头苦干,他将目光聚焦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启了这段充满挑战与艰辛的科研征程。凭借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顽强的毅力,他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陕西省、中石油等二十余项重要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一场艰苦的战役,需要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从未因此懈怠。同时,他还积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五项,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视野。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黄风林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与尝试,逐渐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而稳健前行的研究道路,构建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研究方向。近年来,他在催化裂化工艺优化研究、化工过程集成优化、炼化企业节能降耗增效、炼油化工清洁生产以及循环水电化学处理等反应分离耦合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黄风林为人认真,他教学严谨,科研更是精益求精。他将热情倾注在每一个项目的实验中,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了反复的实验和严谨的论证。他在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化工进展》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这些论文不仅仅是时间和心血的积累,更是他对石油化工探索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此外,他还获得了6项授权发明专利,这些专利如同坚实的基石,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风林深知,科研成果只有真正应用于实际,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因此,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对接企业的产业需求,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推动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在塔里木石化、克拉玛依石化、延长炼化等企业,他仔细观察每一个生产环节,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现实生活。黄风林把企业的需求当作自己的研究课题,把实验室搬到了工厂车间,把论文写在了生产线上,其研究成果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助推了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在西部能源化工企业等众多企业中,黄风林充分展示了西安石油大学化工专业的雄厚实力与卓越水平,为能源化工领域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心探索科学,矢志服务社会
2017年6月,省委教育工委统筹安排全省103所高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我校与永寿县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
在了解到当地华浩轩化工公司在燃料、装置等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困难后,黄风林主动请缨,实地考察了解华浩轩当前生产的状况和现实困难,协调双方的不同需求和安排。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经验丰富的黄风林带领着由化工系和化学系组成的四人小团队经过数月攻关,优化了高辛烷值清洁汽油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废酸排放量,大大降低了处理废酸的成本,年增长利润1950万。此后,黄风林又带领团队对芳构化生产装置开展研究。通过对原工艺装置分析,优化催化剂的组成、级配,黄风林教授团队成员拓宽了原料来源,使这套价值千万的生产装置起死回生。这套装置设备投入生产后,每年将新增产值2亿元。
开对药方,才能解决病根。黄风林教授团队为华浩轩再次开发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工艺,正建设10万/吨每年废机油回收与资源利用装置,预计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黄教授这样的专家代表了西石大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我们华浩轩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华浩轩副总经理刘彦仁对此非常肯定地说。
在技术帮扶之外,黄风林团队还帮助华浩轩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在产业规划、技术支持和信息咨询方面提供帮助,为华浩轩顺利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打下坚实基础。用心用情用力,黄风林围绕华浩轩的需求不断发力,既致力解决华浩轩当前具体问题,又着眼于华浩轩未来的发展,强化它的内生动力,增强它的内部造血功能。这样的做法,赢得华浩轩的普遍好评。“我们对西安石油大学的精准扶贫工作非常满意,对化学化工学院黄教授团队全力支持华浩轩的发展非常感激!”华浩轩总经理马进彪诚挚地说。
在黄风林团队的努力之下,随着生产改良、产品研发、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专家工作室成立等一系列实实在在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华浩轩企业得到蓬勃发展,不仅为扶持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而且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的深度统一,成为了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模范。
帮扶工作得到了陕西高教工委的高度认可,被确认为陕西省“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黄教授及其团队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为其他项目树立了服务社会、推动产业发展的典范,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家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三尺讲台,无数莘莘学子,见证了黄风林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人格魅力;一盏台灯,众多科研成果,折射出黄风林执着探索、刻苦攻关的科学精神。对黄风林来说,此次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说:“我从一个无知少年经过学校的培养,成为一个能为社会做出点事的人,完全得益于诸多老师的关心和培养,我将接过接力棒,努力拼搏,永无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