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光 虽微致远
9月2日到3日,我校文学院宋宁刚副教授作为陕西青年作家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近日,记者走访了宋老师,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让我们跟随记者听听他的讲述。
记者:宋老师好!今年您作为陕西代表团青年作家之一,参加了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对学校来说也是一项新突破,可喜可贺。不知您有什么感触?
宋宁刚:这次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简称“青创会”),在会议开幕式上聆听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的致辞,在闭幕式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非常荣幸。
因此,首先感谢省作协的推荐。其实,我们学校与陕西省作家协会一直以来都有良好的关系。马玉琛教授的长篇小说《金石记》参评茅盾文学奖,是经省作协推荐的;沈奇教授的诗集《天生丽质》参评鲁迅文学奖,也是经省作协推荐的。虽然没有获奖,但是在送审讨论时,评价都很好,也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此外,我们还与省作协合办过一些学术会议,也多次邀请省作协的一些著名作家、评论家来学校做过讲座。我们的《西安财经大学报》神禾原副刊也曾开过专栏《讲书堂》,邀请省内著名或知名的作家们写他们的读书故事,这些都堪称美谈。
也感谢学校几十年来重视、支持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并重的“双栖型”发展思路。实践证明,这是投入很小却非常有效的。我入职时,学校刚挂牌成立了“文学创作与文体研究中心”,有政策、场地和资金支持,可以供老师在教学之余,能安心坐下来,读书、研究、写作。文学院的文学创作传统,不仅鼓励了我,也鼓励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写作热情,在省内外的媒体上发表不少作品,反过来又带动了学风。
记者:此次会议是青年作家集体亮相、团结鼓劲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文学人才、推动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您与来自全国的优秀作家代表交流学习有哪些收获?
宋宁刚:两天的会议议程非常紧凑,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之外,分别有两个半天进行分组讨论和论坛发言。
在会上,见到了国内许多优秀作家。与那么多卓有成绩的写作者在一起,既感到光荣,也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迫使我去思考与这些或者差不多同龄,或者还要年轻许多的写作者之间的差距,以及接下来我要怎么做、怎么写等问题。
与代表们在会上或会下的交流中,能感受到大家的创作热情,很多富有启发和洞见的看法——尤其对于写作的看法,对于文学欣赏、文艺判断的敏锐新见。也交流了彼此创作中的困惑,以及新近的一些出版动态、文学现象等。
与会代表中,有不少和我一样是大学老师,既是青年学者、批评家,也是青年作家。其中不乏国内著名大学的教师同行。这次陕西代表团连同省作协带队老师在内的13名代表中,也有四名大学老师。“在高校中写作”也几乎成为一个显著的、值得关注和讨论的现象。面对大家,也让我迫切感到,不仅要创作出好作品,更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充实、新颖的教学内容面向学生,播撒文学的种子。
记者: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是对您个人写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文学院一直以来强调“以文润心”,注重培养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新闻研究与新闻实践、艺术研究与艺术创作并重的“双栖型”教师的发展模式的巨大肯定。请谈一谈文学院在培养教师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宋宁刚:不同的专业有它不同的特点。就像教会计课的老师,如果自己做过会计,甚或要是有中级或高级会计证书,上课时是不是会更自信,讲的内容会不会更切实一些?学生看待老师时,会不会多一些信赖和认同?
同理,像文学院的新闻系、中文系、艺术系,都有不少这类必修或选修的实践性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文学创作》《论文写作》《美术造型》《室内设计》等,都要学生动手实践。
一个有过媒体工作经历的老师讲《新闻采访与写作》,必定会实际、更有意思。同样,像我讲过的《现代诗歌欣赏与创作》,自己能够欣赏诗、能够从事诗歌批评,才可能带学生做更深入的理解、分析;自己有创作经验,哪怕不很出色,至少也会多一些甘苦和经验,也才可能将一些“独得之秘”带给学生。如果学生知道老师也写东西,会不会对老师多一些信心,也对学校多一些信赖,甚至骄傲和自豪?
所以,鼓励老师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发挥长处,落在教学与研究或教学与实践上,不仅能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和针对性,与现实接轨,而且会因为自己的实践领域与社会相应部门或领域的接触,为学生创造或引荐专业实习乃至就业的机会,甚至会创造新的横向课题生长点。
此外,凝炼专业方向,以院级课题的形式,鼓励成立“工作坊”,探索“工作坊”的展开形式,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比如文学院以前就先后成立“创意写作工坊”“新闻写作工坊”等。以我参与的“创意写作工坊”为例,其实就是几个从事写作的老师组成一个小团队,在课外指导喜欢写作的学生,帮他们修改作品,推荐发表,助力学生成长。在此过程中,既有老师之间相互的交流砥砺,也通过自己的写作特长反哺和补充了课堂教学。
还有,以作品为导向。在鼓励学生创作,帮助他们修改习作、推荐发表,聚沙成塔,也就有效地支撑了教学。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文学院学生的文艺创作就对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得到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最后,要重视文学院自己的传统。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创作历程。宋宁刚:我曾在自己第一本诗集的“后记”中回忆过,自己是中学时受校园文学氛围的感染,开始偷偷读诗写诗,大学时也是如此。从中学发表作文,到大学时发表豆腐块文章,一直陆续有,但不多。工作之后,写评论才多一些。主要是诗歌评论,也兼及其他文体的评论。因为写诗、带孩子,写了一些以孩子为主题的诗,被称为儿童诗,又因为机缘得以出版,于2021年阴差阳错地入围了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的诗歌奖,反过来启发我后来再次出版了绘本诗集。
所以,从创作上看,主要还是写诗(包括儿童诗)和诗歌评论,并延伸到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也拓展到包括非虚构写作在内的其他文学文体研究。
记者:您怎么处理教学研究和创作之间的关系?
宋宁刚:平常在学期内,还是以教学工作为主,包括带学生等等。每年上半年,因为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开题、毕业答辩等工作,总是最忙的,无暇顾及其他。
利用好假期,包括寒暑假和国庆假期等,集中地读书、写文章,可能也是很多老师的共通之处。我的很多文字,都是在包括周末在内的假期里“自我剥削”得来的。但我生活比较规律,基本不熬夜,按时工作、休息,些许成绩不过是积累的结果。
记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您有哪些独特的方式?对青年学生有什么话想说?
宋宁刚:不敢说自己有哪些独特的教育方式。若说有些特点,或许是喜欢琢磨一些问题——所有的琢磨里或多或少都有发现,把这些琢磨和发现带入课堂,抛给学生,不一定期待他们给出回答,重要的是激发他们思考。有时在讨论中,自己的思路也会豁然开朗。
此外,也会有意识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想他们可能会怎么想。然后调整教学。有时,自我教育比教育学生更重要。
想对同学们说,趁年轻,尽可能享受大学生活,全力地学,开心地玩,如有困惑,可以找自己信得过的老师聊一聊,老师未必能给你什么答案,但一定会给你一些宽慰和鼓励,或者有价值的参考。没有什么努力会是白费的……从春华开始,到秋实结果,青春如此美好,心中有信念,必有可期的未来。
(本报记者 刘燕 吴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