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咨政工作在守正创新中稳步前行 ——校(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工作巡礼

教学科研咨政工作在守正创新中稳步前行

——校(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工作巡礼

本报采访组

 

编者按  党的建设学科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普遍原理运用到自身建设中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与时俱进的科学。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的学科建设中,党的建设是特色优势学科且历史悠久。党校9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历届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校(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紧跟党的建设时代步伐,从起步到成长、从逐步完善到发展壮大,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党的建设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庆祝建校90周年华诞之际,本报记者专题采访了校(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王彦军教授。现将采访整理刊发,以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王彦军教授简介: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二级教授,兼任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硕士导师组组长,校(院)重点学科带头人,陕西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省社科联常委,省党建研究会副会长,省法学会党内法规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省“三五人才”第二层次人选、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首批“三秦学者”特聘教授、省首批“重点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顶尖人才”,省“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领军人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突出成绩专家”、省社科界首批“优秀科普名家”、全国十四运会火炬手,省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校(院)首届“求是学者”。

 

记者:党的建设教研部是校(院)具有鲜明特色的教研部,承担着干部培训、学科建设、咨政服务、社会教育等重要职能,90年来,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党的建设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要业绩。请您总体介绍党的建设教研部的干部教育、科研咨政、部门建设等方面情况。

王彦军:党的建设学科是我校组建最早的学科之一。早在1935年初,我校的前身陕北特委党校就开设了党的建设课程,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始终是干部在党校学习的主要课程。1953年10月,我校的前身原西北局党校就成立了中共党史教研室;1956年11月,中共党史教研室分设为中共党史、苏共党史、党的建设三个教研室。此后,党的建设教研室一直是陕西省委党校最重要的教研室之一,承担着干部培训、科学研究、社会宣传、咨政服务的重要职能。2004年3月,党的建设教研室更名为党的建设教研部。同时,党的建设学科也是全国党校系统最早的硕士学位授权专业,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也是西北五省(区)党校最早的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党建教研部承担建设的“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学科(专业)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的首批“三秦学者”岗位。

党的建设教研部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党的建设经典著作与文献、党的建设基本理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党章与党务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党的领导学、政党比较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教研部主要负责各级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主体班次有关党的建设、党性教育、党章党规党纪、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等课程教学任务,负责党政管理专业领导干部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和论文指导工作,负责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点建设。承担领导干部党的建设与党务工作、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等专题研修班教学任务和大量校(院)干部教育学院、学员三部计划外班次党员、干部培训教学任务。

“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是校(院)首批批准的校级重点学科,挂靠教研部的有聚全校(院)之力申报设立的“陕西省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研究中心”“党的建设研究院”,有当代陕西研究会新时代党的建设专业委员会,曾经是陕西省首批“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三秦学者”岗位(建设周期2005--2010)。另外,教研部还与中共党史教研部共同负责建设党性教育实训室,牵头在国网陕西电力公司党校挂牌设立了校(院)“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实践教学)基地。

党的建设教研部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专职教师12人,行政副主任1人,专职秘书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6人(1人在读),硕士5人。教研部副主任刘飞教授主动请缨,于2022年7月援藏去阿里党校工作。

党建教研部是一个团结、奋进、向上、和谐的集体。近年来,我们秉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在教学、科研、咨政、管理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现职教研人员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8项,教授职称人员几乎都主持完成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完成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央党校、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等省部级项目20多项(重大委托项目5项),副教授和博士人员都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过省社科基金项目;独立或参与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高层次论文5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次);近三年4项咨政成果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圈阅;多人多次接受省级主流媒体采访,解读中央、省委重大决策,为省纪委、干部教育网络学院等机构录制多部专题教育视频。教研部多次获评校(院)年度目标考核优秀部门,党支部曾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标兵党支部”。

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有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学科建设注入了理论定力、学术潜力、实践活力,使党的建设学科发展迎来了新时代、展示了新前景。“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是校(院)首批批准的校级重点学科,请您谈谈校(院)这一重点学科的基本建设情况。

王彦军:“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校级重点学科自获批以来,在校(院)委会的坚强领导和主管校(院)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研究生院(学位办)、科研处、教务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学科团队学科建设周期(2018—2023)内超额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任务,达到了学科建设的预期目标。

一是科研和咨政方面。发表核心以上报刊文章52篇,其中学科带头人37篇;完成的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校级课题8项,其中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王彦军、段鹏飞、肖红),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王彦军),1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王彦军)。出版著作和教材7部,其中6部属于学科建设重点项目。1项咨政报告获得省委主要领导正面批示,1项被圈阅。1项成果获省政府二等奖,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多项成果在校级以上征文和评奖中获奖。

二是教学和社会宣讲方面。1门课程入选中组部评选的全国好课题,3门入选全省好课程,1门入选全国党校系统专题视频课,2门入选主体班优秀课程,2门课程讲稿入选主体班优秀讲稿,获全省党校系统和校(院)教学竞赛一等奖各1次。学科团队所有人员在主体班次都有专题课程,学科团队在高质量完成主体班和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教学的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干教院、学员三部对外培训课程,多次在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及省广播电视总台录课或直播宣讲,打造了党校理论宣讲的品牌。

三是人才队伍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在学科建设周期内,学科带头人入选省“特支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学科团队成员4人晋升了教授职称,1人作为全国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支援阿里干部培训,引进了2名博士。指导培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12人,其中2人获优秀论文,3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人考取省级机关公务员。

记者:您作为“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在建设周期内完成了规定的年度考核指标和五年总体任务目标,而且在课题等方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扩大了我校(院)党建学科的影响力。请您谈谈校(院)党建重点学科的特点。

王彦军:近五年来,校(院)党建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了三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学科方向明确,专业建设布局分工有谋划。根据党建学科的规律与学科团队承担的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点建设的任务,我们设定了三个学科方向: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建基本理论,党章与党内法规研究,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五年来紧紧围绕三个学科方向,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在每个方向出版了2本著作和教材。根据这三个学科方向,团队成员和部门教研人员都有自己相对固定、长期跟踪的研究领域,在大项目集体攻关时能够集思广益、协同“作战”,在平时又各有分工、深耕“责任田”,使我们在党建学科前沿性课题研究上不失语,在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大局中不掉队。

二是学科成果丰硕,科研教学产出成果有亮点。我们产出了一批党建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在著作教材上,我们编撰完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概论》《新时代党的领导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论》《中国共产党章程论》《党内法规概论》;在课题项目上,王彦军、段鹏飞、肖红三位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2项;在咨政成果上,报送多篇咨政报告,实现了省委主要领导批阅的突破;在教学上,《习近平论全面从严治党》专题获全国干部教育好课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专题进入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立项候选课程。

三是学科基础扎实,研究平台载体建设有抓手。本学科团队之所以在建设周期内超额预期目标,主要得益于校(院)委会的坚强领导,有主管和联系部门工作的校领导的精心指导,有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在总结省首批“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三秦学者”岗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制定了“党的建设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党建学科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既对学科建设把关定向,也有激励约束机制。我们还坚持以学科建设带队伍建设,团队成员大部分晋升了职称,大部分参与了高层次课题研究,大部分成为课题主持人。

记者:结合您20余年在干部培训、理论研究、部门管理等党的建设领域丰富经历,请您谈谈对党的建设教研部工作体会及相关学科的前景展望。

王彦军:我进党校工作已30多年,担任副主任5年、主任15年,加起来也整整20年了,教研部的雄厚基础和优良传统鞭策和激励我始终不敢懈怠,团结奋进、认真干事的氛围督促和提醒我时时不敢松劲。党的建设教研部作为一个重要工作部门,是校(院)干部培训重阵、科研咨政高地、领导干部摇篮、人才成长殿堂。长期以来,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坚守“党的人、党校人、党建人”的身份认同,致力于建设具有党校特色的传统优势学科,可以说,成效斐然、催人奋进。我们不仅是教学任务最重、教学专题最广泛的教研部,也是人均教学工作量最大的教研部之一;我们也是科研课题、论文、获奖以及其他成果量大质高、人均科研工作量最多的教研部之一;我们是人员流动较快的部门,近年从党建教研部走出5位厅局级领导干部;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也是考取博士最多、就业率最高的,教研部的教师也是获得各种人才称号或高层次荣誉最多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庆祝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建校九十周年华诞之际,我们要戒骄戒躁,踔厉奋发,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构建党的建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新征程上党的建设学科发展与实践创新和校(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报采访组记者  侯文阁    实习记者  郭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