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书香浙大的新一页

浙江大学智慧型图书馆主馆开馆


李佳乐李佳乐 摄


本报记者 马宇丹 学生记李俊元 韩鸣筝

提到大学图书馆你会想到什么?它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是一流大学的文化地标,是滋养青年学子的沃土,是弘扬精神文化的宝地。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图书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立德树人始终是双一流建设征程中的根本任务,学校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加强一流的校园服务,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文化。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11月18日试开馆,翻开书香浙大的新一页。

这座备受期待、面向未来的现代智慧型图书馆有何亮点?浙大师生可以如何充分使用?让我们一起推开主馆大门!

 

走进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

从外观上来看,浙江大学图书馆主馆借助现代立面手法,同时结合传统的歇山顶,传承了古典的对位形式,秉持着中轴对称原则,“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跃然眼前。室内空间与建筑风格高度统一,大到布局形式,小到开窗设置,都生动地传递出庄重的气质和典雅的氛围,智慧的气息扑面而至。

信步走进馆内又感别有洞天,地上建筑六层,地下建筑一层,囊括了人文社科一线藏书及理工科院系相关研究型文献资源,提供2000余个座位,100余个各类空间,为师生阅览、学习、研究、交流提供一流舒适的美好环境。3层通高的中庭串联着馆内的功能流线,观景平台、空中庭院及屋顶露台可以观赏校园的湖光景色,优美的大视野、大空间陪伴浙大师生书海遨游、自由思考。

 

精细服务,邀你深嗅书香

逛一座宝藏图书馆,就如在人类文明宝库中徜徉;读一本精品书籍,又如穿越时空与智者对话。图书馆主馆致广大而尽精微,围绕着书籍精耕细作、为师生提供一流的环境与服务。馆藏图书主要分布在三楼、四楼和六楼:三楼存放人文社科类中文图书;四楼存放理工科类和外文图书;六楼名为“观通堂”,文献配置上,一层以四库全书、地方志等大型文献为主,二层以文史哲经典丛书为主,致力于打造“文明交流互鉴的知识殿堂”。主馆的严谨规划、合理分区,让书海漫游方便畅意,令精准找书简单高效。

图书馆主馆不仅借书便捷,还书也十分快速,主要楼层均设自助借还机和咨询台,一楼还配置了24小时还书机和自助预约取书柜,书架上的“一键呼叫馆员”功能和自动感应亮灯的设计能在师生需要帮助时快速响应,尽显人文关怀,享受到科技赋能的阅读体验。

最近有什么新书?再借哪几本好书?不妨来二楼平台的求知荐读区找答案。想感受讨论交流的快乐?READ空间的读书沙龙等你来!

红色长廊也即将落成,大家可以一起传承红色基因、感受精神力量!

 

智慧赋能,伴你上下求索

阅读令人充实,思考让人深邃,交流使人宽广。图书馆主馆围绕浙大师生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优雅环境与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有多元空间并配以齐全的设施,为师生精研互进做好服务。256张智能阅览桌,1000余个智能阅览座位,有框架式照明灯,还有多种电源接口,满足多终端同时用电的需求。墨水屏实时显示预约人信息,还可扫码实现预约、签到、暂离等功能,为自习提供更实用的便利。

可容纳6、8、14人的三类研讨间满足了不同类型的借用需求,还有供较长期借用的单人研修间,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独立舒适的环境,另外,贴心设计的静音仓,让师生临时的电话、朗诵、面试等需求有了一处安心便利的小小空间。搭载多媒体设备的4个i-Lab空间,让师生畅享超“丝滑”的探究交流;5个专业打造的X-Lab空间,将为师生提供多样炫酷的高科技体验;3个数字人文融空间,致力于更好满足课程实践、项目交流、展示传播等需求。

位于五楼的培训交流空间引入了98寸三联屏一体化组合,为满足师生多样化媒体创作需求,还搭建了演播室、录音室、摄影室三间媒体工坊,并配置各类多媒体制作专业设备,带来全新的数字化学习体验。

手捧书卷,静坐窗边感受清风盈袖,墨香扑鼻。沙发、高桌椅、卡座等休闲座位欢迎师生暂停上下求索的匆忙脚步,享受求知之路上片刻的宁静悠闲。

掇菁撷华,悠悠邺架,启真湖畔,书香满园,启迪心灵,滋养灵魂。让我们一起用好图书馆资源,漫步在这知识的殿堂,一起体味探索的快乐,享受分享的喜悦,汲取成长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