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志愿服务书写实践育人【大文章】
10月28日晚,随着亚残运会圆满闭幕,水院“小青荷”们也陆续返回校园,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他们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的青春风采, 也给自己留下了终身难忘的青春记忆。
来自电气学院的王毅在本次亚运会中担任反兴奋剂领域的志愿者,同时也为亚残运会提供志愿服务。 说起这段时间的经历, 他表示,“‘小青荷’的经历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我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 我无法忘记10月7日上午, 在女子卡巴迪决赛中,中华台北队与印度队酣战到最后,全体观众与志愿者一起为台湾同胞加油助威,响彻整个场馆的喝彩声是我们最好的寄愿! 在那一刻,我感觉两岸齐心的呐喊已经超越了比赛的胜负结果。 ”
时间回到2021年5月, 学校以亚运赛会志愿服务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深化“三全育人”,成立了亚运赛会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陆续选派干部教师赴场馆运行团队挂职服务。2 年多来,作为浙江省高校实践育人试点单位,学校将高质量服务保障亚运会、亚残运会这一“国之大事、省之要事”作为光荣使命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积极做好馆校对接,全力配合亚组委及竞赛场馆做好亚运会武术、卡巴迪项目和亚残运会跆拳道、草地掷球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国奉献、实践育人。
一直以来,学校聚焦“选拔好、培训好、管理好、关心好、保障好”的“五好”要求,做好志愿者面试选拔、培训配岗、测试赛服务和馆校对接等工作, 先后有3200余名水分子报名,1200余名水分子培训考核后成为预录用志愿者,近700名水分子成为正赛“小青荷”志愿者。2022年4月、7月和2023年6月,学校积极配合亚组委及场馆运行团队克服疫情防控、双校区运行等因素,先后选派700 余名志愿者圆满完成了亚运会武术、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和亚运会卡巴迪项目的测试赛志愿服务工作,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认可,也锻炼了队伍。
2023年9月19日-10月25日, 徐涛、黄冬菁、吴文涛3位老师在萧山瓜沥文化体育中心带领289名亚运会 “小青荷” 和277名亚残运会“小青荷”连续奋战,圆满完成亚运会武术、卡巴迪项目和亚残运会跆拳道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10月15日-27日,任倩倩、郭颖、曹向荣、郭军培4位老师在杭州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带领289名 “小青荷”圆满完成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期间,2个场馆的志愿者管理团队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作用,将临时党团支部建在各业务领域中, 引领全体“小青荷” 以专业规范、 温暖热情的服务赛事,确保“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获得了亚组委、 场馆运行团队及各业务领域和运动员、教练员、技术官员、记者、观众的一致好评,收获100余份表扬信、感谢信,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亚组委官网官微、浙江卫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在赛会志愿服务的青春赛道和大思政课中,我校师生提供了“高质量、有特色”的服务保障,向亚洲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 水院青年的时代风采和能力担当,为学校70周年校庆献礼,书写了“我在窗口写青春、争做最美小青荷”的精彩水院篇章,为奉献一届具有“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贡献了水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