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红·传”青年宣讲员奔赴山区
在乡村找到“用武之地”
本报讯 (记者 唐佳丽) 年轻人如何在乡村找到“用武之地”?12 月 8 日至 10日,我校“红·传”青年宣讲团7名青年宣讲员与浙江省“00 后 talker”等 60 多位青年宣讲员集结金华市磐安县,在访村情、开直播、展文艺、作宣讲中寻找答案,开展了一场“特种兵式”的蹲点调研宣讲活动,赋能山区县文旅产业发展。我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孙保胜出席,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活动。
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全程指导,由我校宣传部和潮新闻、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磐安县委主办。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承办,彩虹人生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室、“乔司好声音”宣讲工作室协办。
孙保胜表示,青年宣讲员在走进乡村寻找“用武之地”的过程中,要擦亮乡村的底蕴、底气、底色,借好人力、物力、财力,用好原乡人、新乡人、返乡人,以此实现个人成长和乡村振兴的统一。希望他们要上连天线,下接地气,融入乡村振兴 筑牢成长根基,为持续擦亮“蹲点宣讲”金名片贡献力量。
宣讲员在3位省级宣讲名师、3位网络达人的带领下,深入磐安县花溪村、榉溪村、岭干村,通过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手把手体验、实打实解惑的方式,围绕“生态何以富民”“文化何以化人”“生活何谓美好”领题破题。我校“红·传”青年宣讲团宣讲员杨晶媛所在团队深入花溪村,该村通过科技助力、文旅融合、康养赋能,在一代代年轻人的接力中走出了一条改天换地的生态致富之路。“这对我们青年学子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未来我们将继续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希望我们的宣讲能够上接天线,有理论的高度,又能够下接地气,通过创新的宣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发挥我校传媒类学科专业优势,12月9日晚,作为蹲点宣讲系列活动之一,我校和磐安县文化馆在该县宝龙城市广场主办“浙青年·文化走亲文艺活动”。我校“红·传”青年宣讲团的宣讲员们精心准备了访谈式宣讲《我们的亚运》、配音串烧、诗朗诵《月光下的中国》三个节目,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承担杭州亚运圣火采集、DJ氛围组破圈 BGM、颁奖礼仪志愿者的故事。台下座无虚席,现场不时传出掌声和欢笑声。
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宣讲员们不仅完成蹲点调研、理论学习、直播带货、视频剪辑、备课磨稿。而且在磐安玉山古茶场,将调研成果通过情景剧、剧本杀、访谈等“沉浸式”的表演,用一场“热气腾腾”的理论宣讲回应“村情三问”,赢得大家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