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 500 万网友点赞“国货团建”,背后是文化自信


近日,拼多多百亿补贴联合央视在双十二大促期间,再次开启“国货大联欢”直播活动。直播期间,得力、夸迪、先锋、颐莲、鸭鸭、凯乐石等多家国货品牌负责人先后亮相,依次分享品牌背后坚守与创新的故事,再一次点燃了网友对品质国货的消费热情。既然是再一次点燃,说明了今年国货的热度很高。的确,据笔者的了解,就不下三次国货引爆网络的话题。一次是李佳琦在直播间发表了失当的说教型言论,引起了舆论爆炸,商战出圈,一些国货品牌们纷纷接下了“这泼天的富贵”;一次是人生的“第一杯茅台”,来自瑞幸的“酱香拿铁”,在上市首日销售额就超过了1亿元;还有一次,是华为在经历来自外部的技术封锁和打压之后,华为Mate60未经任何官方预热,突然宣布正式发售,就迅速售罄。

据上述可知,国货崛起的态势强劲,国货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笔者看来,原因之一是当前面临的并非短暂的经济收缩期下,依托于互联网这一介质人们选择的多元化,加之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的趋于理性化所致的行为表达。

当然,抛开经济的大环境来说,原因之二是成长于更富裕环境中的“Z世代”们,他们的经历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相较于父辈们在门户开放初外来商品对国内商品冲击下,容易失衡的购物表达,他们可能在购买商品时会更加注重物美价廉的主观感受。

有一段时间,大家纷纷都在感叹:超市里摆放日化用品的货架,咱国货的影子咋瞧见的不多?误以为的一些国货,竟然是洋牌子?的确,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都能进入中国市场。国际日化品牌在产品制作中,采用成本更加低廉的工业油脂,可给国内日化企业带来了不小冲击,就包括了来自内蒙古的老国货品牌———红卫皂业。而如今,我们可喜于国货特别是慢慢快淡出大众视野的国货品牌越来越受到偏爱,那在其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受欢迎呢?

笔者看来,原因有很多。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国货商品对品质工艺的坚守,和其可见一斑的创新趋势。70余年的坚守,红卫人只做一件事,采用健康的牛羊油脂制皂,生产“零化石成分”的洗涤产品。虽然,面对着竞争中牛羊油脂成本是工业油脂成本的4倍这一失衡,红卫皂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长时间都在苦苦支撑,但是,国货商品也抓住了互联网直播带货这一窗口红利期,红卫皂业因董事长在直播中亲自试吃肥皂而出圈,有了一定流量且得以长虹,其本质是它精湛的工艺在它流量常续化的道路上添柴加薪。我们不能忽视国货背后的创新趋势。如今,大部分国产品牌已经撕掉了“土”保守”等诸多标签,转型在“原创设计”联名ip”之路上。销售渠道也有所创新,在电商平台的帮助下,国货品牌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品销合一。此外,还有产品创新、营销创新等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段时间之后,国货潮的热度可能会慢慢消减下来,并逐渐淡忘于人们的回忆之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惟有守好老国货立足的匠人精神,同时与时俱进,就不再会惧怕风浪,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们的国人更自信了。好货不一定是贵货,也可以是便宜货,国际的大牌好物也能在国货的商品列中找到平替,甚至还能超过其效用。国货在追梦路上的精益求精,又怎么不会给我们当代青年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呢?两者可以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系经济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