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结硕果 校局合作谋新篇
奋力谱写公安教育新华章
3月7日下午,2023年浙江警察学院实战化教学工作会议暨校局合作工作会议在杭召开。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黎伟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公安厅政治部及相关业务总队、11个设区市公安局和15个校局合作单位县(市、区)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学校党委书记蒋建森致辞、院长金诚作工作报告,学校与相关公安局进行了新一轮校局合作签约。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浙江公安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忠诚为魂、育人为本、教师为基、实战为先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有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发展的辨识度认可度贡献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警界赞誉的现代化公安院校,奋力谱写公安教育现代化新华章,为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教育教学
国际学院积极承接涉外培训项目,共承办项目200余期,培训118个国家(地区)4800余名执法官员,人数和规模均居公安院校
前列。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动开展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和战时心理服务。心理团队为重大活动安保人员制作的《心晴》指导手册,已累计印发14万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团队为民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百余人次。
刑事科学技术系指纹查询工作室与多地公安机关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师生协助二十多个省市区县查询比对各类案件,共比中各类案件1035起,其中特大案件5起、重大案件45起。
治安系教学团队通过参与编制《重大活动工作规范》公安部标准、“G20峰会安保信息参考”、《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安全保卫总体规划(2020- 2022)》等教研工作,构建了重大活动安保教学、科研、训练--体化平台,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实战化教学品牌。
交通管理工程系黎晓龙、管满泉、何烈云作为省级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专家,研发民警培训专题4项,多次为民警授课,多次亲临交通事故案件现场,参与办理的死亡交通事故案件超过500起,仅2022年就办理了11 起重特大和疑难交通事故案件。同时多次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杭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杭州市司法局、杭州市交警支队的疑难案例鉴定。
法律系与杭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签署“同城-体”教学科研合作协议,在海宁市公安局建设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与柯城区公安分局搭建紧密型校局合作新框架,与萧山区公安分局合作开展“数字法治”重点项目研究,全面深入构建“同城一体、系局对接"的实战化教学科研新模式。
计算机与信息安全系联合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分局、长兴县公安局研发亚运场馆“数字化安保”系统,基于数字李生技术优化了传统安保方案制作方式,对接重大活动场馆安保应用场景需求,实现安保可视化、排兵布阵立体化等功能。已应用于2022杭州亚运会场馆(绍兴)和2022太湖马拉松项目,得到实战部门高度评价。
公共基础部主动服务基层一线,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项目指导、评审等服务,尤其在指导舆情应对、公关宣传、警营文化建设、开展音乐舞蹈心理疗愈、文化惠警等方面,收获了服务公安实战化的丰硕成果。
警察体育部以实战为导向,采取“课堂教学+课外训练+综合演练"教学模式,将体能、警务实战技能训练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完善水中解脱、水中自救、抛救生绳以及突发事件处置的训练科目,提升学生水上警务应用能力。
警务指挥与战术系在全国首开空中侦查、增援、救援等《直升飞机索降》课程;针对特警夜间作战需求,建设完成系统性的弱光、夜间作战课程体系;2019年开始建设并完成水域安保、水下勤务相关课程体系并投人教学训练;运用“互联网+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建成“VR”、“MR"虚拟仿真警务实战与模拟情景训练系统。
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院针对当前全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浙江“公安大脑”建设,研发《公安改革与警务现代化》等培训专题,开展亚运安保人员聚集风险管控教学。
实践育人
学校主动融人公安改革发展大局,完善“警教融合、协同育人”校局合作机制,优化“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警务人才,实践育人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两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蝉联团体一等奖,学生竞赛指数始终居全国公安院校前三,学生发表北大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1篇、取得专利授权14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18项、获立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34项。
重大安保
增援国庆70周年安保,浙江警察学院增援团队荣立公安部集体二等功,学生王宇诺、林姿含荣立公安部个人三等功:
G20 峰会安保,浙江警察学院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学生黄师弈、施杭锋、金志伟、章仲全、俞凯、严鹏洲、吴敬警、吴逸轩、杨思昊、周天煜获评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浙江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荣立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G20杭州峰会浙江警察学院学生安保团队获评G20峰会安保工作先进集体。
厦门会晤安保,学生徐特荣立公安部二等功,胡帆荣立公安部三等功。
校局合作单位
海宁市公安局:2009年6月,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双方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理念,在政治轮训、学生实习、安保增援、科研项目、师资互派、现场教学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紧密型合作,实习点分布在全局15 个派出所。2013年5月,浙江警察学院一海宁市公安局实践教育基地获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1月,学校与海宁市公安局、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体建设”签约。
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分局:2001年7月,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学校第-家校局合作单位。双方确定了探索建立集思政教育、专业建设、见习实习、新警务研究、师资规培与民警训练为一体的公安实战化教学综合体新机制。2019年校局双方签定“公安实战化教学综合体建设协议”,2022年签订“建设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校局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并取得了扎实成效。目前设有城厢、北干、新街、新塘、瓜沥、世纪城、宁围、闻堰、蜀山、义桥10个实习点。
宁波市公安局鄞州分局:自2008年签署校局合作协议以来,着力打造“能力为本、集约共享、体系练兵、互融互促”的新型校局合作实战化教学体系,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双主体责任”,坚持“集约型”实习工作模式。共接受实习生20批次,894人。先后选派2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学校侦查系、治安系、法律系等系部驻校教官。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2014年,与学校建立紧密型校局合作关系。借助城西科创走廊资源优势,双方在实践培训、教学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建。自合作以来共接纳实习生19批716人。全局共设有6个常用实习点、5个备选实习点和1个轮训实习点,每年对实习点位进行考核评估,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确保健康规范运行。
宁海县公安局:2011年5月,与学校建立紧密型校局合作关系,在公安科教、警务技能、警务理论、警务实践和民警素质培训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目前共设有跃龙派出所、桃源派出所、西店派出所、梅林派出所等4个派出所作为实习点。
诸暨市公安局:2006年5月,与学校建立校局合作关系。合作联系紧密,实习管理制度完备;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思政教育体系完善 ;坚持警师带教,指导教官团队成熟。目前共设置有交警大队、巡特警大队、城东派出所、陶朱派出所、浣东派出所、大唐派出所、枫桥派出所7个示范实习点,优化打造“蓝鹰教官”特色品牌,为实习生提供专业的实战实习平台。
绍兴市公安局越城分局:作为浙江警察学院实习基地,分局平均每年接收实习生60人左右。各实习接收单位努力把准政治“方向盘”,增强实习生的使命感;深耕管理“责任田”,提高实习生的责任感;搭好服务“连心桥”,增强实习生的归属感。
长兴县公安局:2009年8月,与学校签署校局合作协议,精心挑选城区派出所、中心镇派出所作为实习点。十三年来,校局双方紧密合作、科学培养、交流互动,共完成675名实习生实习任务、88名实习生认知实习任务,先后有16位民警到学校担任驻校教
官,12名老师到县局挂职锻炼,完成了16 个校局科研合作项目。挂牌成立第一家“英模带教”实践教学基地,首创“四层三级”实习生主体责任层级管理机制。
湖州南太湖新区公安分局:2022年8月,与学校建立紧密校型局合作关系,目前建有凤凰派出所、康山派出所、仁皇山派出所三个实习点,侦查打击中心一个轮岗实习点,杨家埠派出所一个“英模带教”工作点。分局高标准做好实习生的管理培育工作,为实习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抓好过程管理、拓展延伸和表彰奖励工作,与学校一起努力把实习生培养锻造成为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业务精通的预备警官。
桐乡市公安局:2005年8月,与学校举行校局合作签约。学校每年都安排师生到桐乡挂职、实习,公安避也选派优秀民警到学校担任驻校教官,实现了人员、理念、价值互通。现有乌镇分局、梧桐派出所、崇福派出所、濮院派出所、振东派出所、城南(高桥)派出所6个实习点。
东阳市公安局:自2011年签署校局合作协议以来,每年接收学校实习生80名左右,目前共设有横店派出所、吴宁派出所、白云派出所、南市派出所、江北派出所、南马派出所等6个实习点。聚焦制度建设,实现管理规范化;聚焦能力提升,实现理论实战化,搭建成长体系,丰富学习形式,深入推进“双13"工程助力实习生培育;聚焦暖警暖心,实现保障优越化。
义乌市公安局:2022年11月,与学校达成合作意向。在实习生工作中,持续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五个一”:即开展一次分配部署会、开展一次师徒结对式、开展一次心得座谈会、开展一次红色革命课、开展一次团队活动赛,进一步丰富实习文化生活,加强团队建设,使实习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日常工作中,就队伍管理社区警务、营商环境、涉外服务、公安大脑等多方面与学校协同开展调研和常态学术交流。
永康市公安局:2022年年底,与学校建立校局合作关系,合作定位为“携手共赢、各有促进”的交流契机,通过发挥各自“学术高地”和“实战前沿”的优势,形成基层公安获取先进性、科研性、指导性理论思路,公安院校结合一线工作重难点,完善专业建设与教学培育机制的良性互动格局,以合作突出成效、以成效树立标杆,做到实践成长有阵地、引领成长有氛围,努力打造公安院校与基层公安机关在人才培育上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2014年7月,与学校建立紧密型校局合作关系,在实习基地建设、警师培训交流、科研项目研究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建。目前共设有府山所、荷花所、信安所、航埠所四个实习点和刑事侦查中心一个轮训实习点。
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自开展校局合作以来,分局坚持“四心铸警”,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机关“方向盘”“冶炼炉”磨刀石”“联勤部”“演武场等作用,做到红色教育葆“初心”、“英模带教"铸“匠心”、人才培育守“恒心”、以文化人凝警心”, 努力打造优质实习基地,培育卓越警务人才。目前共设有海门所、府前所、白云所三个实习点和经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等专业轮岗实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