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耕海牧渔”到“智慧海洋”:浙江海洋大学以海洋科技集成创新赋能现代化海洋牧场和 “蓝色粮仓”建设
浙江是海洋资源大省,舟山渔场是祖国宝贵的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宝库,作为全省唯一的一所成建制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在主题教育过程中不断重温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两次视察学校的指示精神,坚持深耕东海、科技兴海,充分发挥涉海类学科的交叉优势,以海洋科技集成创新赋能现代化海洋牧场和“蓝色粮仓”建设,为海洋强省贡献更多海大智慧和海大力量。
2003年8月召开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口号。为了开好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同志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海洋大学深水网箱基地考察中指出,浙江省深水网箱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现在发展也比较快,而舟山又走在了全省的前面。发展深水网箱,由捕转养,这符合渔业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需要,是一项重要的举措,符合方向,应予关注、重视和扶持,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
“浙江深海网箱,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现在发展也比较快。面对渔民转产转业,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大课题。由捕转养,发展深海网箱,应该说是重要举措。大家都来关注,都来重视,都来扶持,推动发展,肯定是一个方向。”这是2003年1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海洋大学(原浙江海洋学院)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浙江省建好浙江海洋学院是很有必要的。浙江海洋学院积极与生产单位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把科技优势直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解决好体制问题,要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在投入经费上给予支持。浙江海洋学院要进一步加强种苗培育,研究出当家品种,形成从苗种、网箱投资一直到加工、销售的一条龙生产。同时,深水网箱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政策性扶持是很重要的,要加大政策、经费的扶持力度,创新体制,走出一条适应今后深水网箱业发展的路子。
二十年来,海大师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浙江海洋大学以海洋科学、水产学两大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科技部国家设施养殖工程技术中心等国家级高能级平台作用,坚持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技术,并借助浙江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数字化改革浪潮,深入推进学科、科研、人才、平台一体化,联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围绕海洋强省建设,强化问题导向、学科交叉、主动设计,聚焦海洋科技重大创新,为浙江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更多的“海洋前列”生动实践和标志成果,助力浙江海洋渔业发展从“耕海牧渔”的传统产业进行迭代升级,通过“智慧海洋”等海洋科技创新来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