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美丽中国 感受魅力浙江 —— 我们在“浙”里的故事很精彩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毫无疑问,来华留学生日趋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主力军;在浙江海洋大学,有这样一批来华留学生群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美丽中国,感受魅力浙江。

用手中镜头,记录“浙”里美景

摄影是跨越国界、超越语言、参与面最广的视觉艺术,是青山绿水流淌出来的优美旋律’,是美好生活的喜悦浪花,是平常人家的幸福档案’,是奋斗奋进者的坚实脚印对于浙江海洋大学孟加拉国籍留学生方舟而言,镜头是他行走神州大地、了解和探索中华文明的法宝,镜头是他打开之江大地的钥匙、了解浙江的另一双“眼睛”,镜头是他讲述中国故事的武器,更是他发出“中国之声”的“扩音器”。

他在镜头里,向世界讲述海天佛国千岛之城的海鲜神话;他在镜头里,向世界讲述舟山之春的别样风情;他在镜头里,向世界讲述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奇迹;他镜头里,向世界讲述中国掀起山海协作的新篇章”……

我在中国生活近10年了,我觉得中国太美了,每个地方我都想去看看。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我想把我看到的一切都装在我的脑海里,这样我的记忆就不会干涸了。将来某一天,我或许会离开中国,但是我会特别想念在这里生活的每一天和遇到的这些善良、友爱的老师、朋友、同学以及陌生人,所以我想用镜头记录我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也是我当初用摄影记录生活最大的动机,而现在这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方舟说到。

人间四月天 ,“浙”里春光好

人间四月天,浪漫樱花开。浙江海洋大学校园里的1000多棵樱花树陆续盛放,4月8日,一场酝酿已久的校园樱花节,吸引了广大市民来到校园里踏春赏樱。在“邂逅浙里”留学生展演专场活动中,来自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近30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以云为裳,以花为容,载歌载舞,通过特色美食分享、学唱经典中文歌曲等形式与现场观众一起感知中国之美,浙江之美,海大之美。

莫负好春光,赏樱正当时。这是一次难得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既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也可以感受各种文化熠熠发光。希望学校多举办这样的机会,为世界各国青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浙江海洋大学阿富汗籍留学生丽娜说到。

“非常荣幸可以以主持人的身份参加此次活动,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我不仅感受烟火气与文艺范的双向奔赴还可以更加深刻迪感受到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浙江海洋大学孟加拉国籍留学生方舟说到。

在“浙”里,我们“读”懂中国

中文有多美,观之形式多变,可豪放、可含蓄,读之朗朗上口,意韵无穷。作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文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在联合国国际中文日,浙江海洋大学泰国籍留学生杨从梦阿富汗籍留学生丽娜、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李天佑分享他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故事

“在来浙江海洋大学读书之前,我在泰国从事销售工作,我们很多的顾客是中国人。当时,整个销售部除了我之外,没有人会说汉语,我比其他同事更有优势,我也体会到了会说汉语给我带来的好处。转眼间,我到中国差不多三个月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我的收获很多。现在是春天,在泰国没有这个季节。我很喜欢春天,在这里我第一次看见了樱花。天气不冷也不热,我觉得很舒服。我每天都会和妈妈通话,把学校里面的事情讲给妈妈听,也会给泰国朋友分享美丽的中国。研究生毕业后,我打算回泰国,在泰国医院当中文翻译。因为学中文为我打开的新世界,让我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帮助在泰国的华人 ,为中泰交流贡献青春力量”。杨从梦说到。

“我是 2017 年来中国的,到了中国之后才开始学习中文的,我觉得学习中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我的父母在浙江义乌做生意,在他们看来中国是一个充满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国家,营商环境非常好,所以父母也建议我和弟弟一起到中国来学习。在中国生活的这6年,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到浙江学习、工作和生活。对未来的浙江,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信心和期待”。丽娜说到。

“我是在家人的鼓励下开始学中文的,后来我读书的学校对中文水平有要求,这也更加激励我努力地学习中文。到中国之后,我发现自己更加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诗歌。毕业的日子逐渐临近,我非常珍惜接下来在中国学习的时光,做好实验之余,去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把一份份美好珍藏在心间”。李天佑说到。

了解中国,是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第一步,在了解中国的基础上,选好所要讲述的中国“故事”内容。好的故事才能以理服人,而好中国故事植根于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所有发生在中国的社会实践都是构成中国故事的基本素材。

   

 (刘超杰 宋佳悦 张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