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公司数智赋能开创电子运单结算新模式
“各作业队队长:化工料、重晶石、钻井液运输任务完成后,将以作业现场在运行管理系统中签认产生的电子运单为结算依据,无需再签认纸质运单,请各作业队宣贯到每一名员工并遵照执行。”7月23日,钻井液公司向所属各单位发布了《关于推进电子运单结算事项的通知》,并通过中油即时通进行全方位宣贯,正式开启电子运单结算新模式。
作为钻井液作业现场需求的三大生产保障物料,化工料、重晶石、钻井液三项占据了钻井液公司货物运输总量的98%以上。以往,在收到作业现场生产要料需求后,钻井液公司调度人员需要将相关需求按照固定格式制成表单,扫描后通过即时通等方式发送至重庆运输总公司生产运行部门。但作业现场对运输任务的安排、执行情况却两眼一抹黑,只能通过电话追踪查询。因此钻井液公司的生产部门往往是公司最热闹的所在,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运输任务完成后,结算工作还面临另外一项业务痛点。据统计,作业现场收货签认的纸质运单每年约10万份。作为承运单位的重庆运输总公司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10万份纸质运单进行收集、分类、造表,还要将每份运单交钻井液公司调度人员逐份审核运距、工作量、运费,再取回重庆运输总公司进行修正造表,才能开票进入挂账结算环节。该过程不仅耗时长,效率低,还需结算人员不停往返传递、收集运单,钻井液公司调度人员在履行日常调度职责的同时,也需加班加点进行运单审核予以配合结算,但运输费用结算的总体进度推进依然十分缓慢。
为彻底解决该生产运行业务痛点,钻井液公司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围绕“数智中国石油”总体目标与公司业务主线,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生产融合创新,驱动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模式变革,推进以钻井液公司运行管理系统为基础的综合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据了解,目前该系统已建设15个一级模块、25个二级模块、146个细分功能,涵盖了生产汇报、预案预算、施工用料、成本统计等业务需求,实现了公司化工料、重晶石、钻井液三大生产保障业务流程上线率100%。
同时,为解决运输任务线下传递、结算进度缓慢的问题,钻井液公司运行管理系统与重庆运输总公司智能物流平台于今年4月完成了系统对接,实现了钻井液公司物料运输任务信息与重庆运总运输车辆动态信息的实时交互。钻井液公司调度人员只需一键操作,便可以将作业现场的任务信息推送至重庆运输总公司,重庆运输总公司无需再根据钻井液公司发送的表格进行系统录入,作业现场也可在系统随时查看要料计划的任务安排与运输动态。此外,该系统还能在运输任务完成后抓取运输货物明细以及调拨、审核、承运、签收等各流程节点信息,根据作业现场签收的货物数量、地图中库点与现场的运输距离、不同类型货物运输的计价规则进行运输费用的自动计算,形成最终结算依据-电子运单。
7月初,钻井液公司和重庆运输总公司在对阶段性运输任务的纸质运单与电子运单形成的运输费用共同校验核对后,验证了电子运单运费与线下签认的纸质运单运费高度匹配,经双方生产、市场、信息、财务等业务部门通过专题会议研究,一致认为电子运单结算模式具备应用条件,准予实施。此后,无需再进行纸质运单的签认、收集、传递、审核、造表等一系列的繁琐工作,结算人员只需在系统中选取需要任意时间段的电子运单进行开票结算。
电子运单结算模式的实施,不仅是钻井液公司与重庆运输总公司在结算方式上的一次创新,更是数字化转型驱动业务流程再造的典型案例。此举既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等运行成本,又使工作效率有了质的提升,且运输成本与生产任务同步生成,真正实现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核心资源在线监测,通过“数据决策”为公司合规经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钻井液公司/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