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奢华:湖州宋代石拱桥的装饰艺术

张先h十咏图k局部

李洁h西塞渔社图卷k局部

德清寿昌桥

德清永安桥

卷云纹垂带栏杆须弥座式栏板栏杆

栏板上抽象图案 栏板上的文字——太平

源洪桥望柱

寿昌桥望柱

寿昌桥长系石

寿昌桥长系石

源洪桥长系石
湖州自古河网密布,水道纵横,因此古桥数量众多。《嘉泰吴兴志》记载:“县境多水,凡村墅皆有桥,……不止踰百。”水域充沛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湖州石桥的大规模建造,特别是宋室南迁后,大批北方人涌入江南,人口剧增,同时也带来了北方的建桥技术,掀起了一股“建桥热”。其中,石拱桥最为常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湖州境内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近1700座古石桥。湖州现存的古老宋代石拱桥大部分于该时期建造。文人、画家与湖州宋桥文化宋代,湖州经济、科技与教育快速发展。著名的教育家胡瑗先生在湖州开创“湖学”,为当时最高学府“太学”取法,促进了湖州经济文化的繁荣。湖州山水清远,在宋代,有“水晶宫”“水云乡”的美称。苏轼在其《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中就写道:“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爱水云乡。”足以可见湖州的风景尤美,以水闻名,胜似蓬莱仙境,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浓厚的地域文化衍生了湖州桥梁文化的发展,文人墨客流连吟咏于桥梁山水之间,留下了大量的文学、艺术等相关作品。
在湖州的宋代古桥中,有陈博绝丽的诗词,有张先、李洁静妙的绘画,也有意义非凡的楹联,还有脍炙人口的船歌。因此,宋代的桥梁不仅仅具有功能性,还具备着审美性,反映了各个阶层的文化意蕴。宋代张先的《十咏图》、李洁的《西塞渔社图卷》等画家的作品中都有桥梁的身影,杨万里的《湖州三里桥取道德清》、陆游的《纵游归泊湖桥有作》、文同的《郡斋水阁·闲书》等大量诗词、散记中都提到了湖州桥梁,这些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湖州宋代的桥梁文化。垂虹卧波——湖州宋代石拱桥与环境湖州邻近南宋都城临安,多水道,经济发展与移民所带来的技术使湖州宋代的石拱桥呈现绚烂缤纷的环境艺术美学,其石拱桥犹如垂虹卧波装点在这片富裕的大地上,形态优雅,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一)形态美。湖州宋代石拱桥是由撑架式木拱桥演变而来,大体都为薄墩薄圆,孔高边低,犹似驼峰高高耸起。例如德清的寿昌桥是单孔弧圆型石拱桥,寿昌桥桥面隆起,拱券与桥面的圆弧半径不一,张弛有度地平卧在河流之上。湖州蕴含丰富的石材资源,特别是德清县武康镇盛产的武康石,因硬度适中、颜色艳丽、纹理粗糙、便于行走,宋代大量运用武康石建造桥梁。宋桥结构稳定,石料排布齐整、协调,体现了敦厚、沉稳的美感。
(二)空间美。在密布的水网上,石拱桥因其拱形向上凸起,丰富了原来水道的单调轮廓,形成了一种“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的审美意境。多座石拱桥坐落在城市的各大水道、道路上,使整个城市空间处于一种起伏变化的美景中。石拱桥的独特之美在于其拱形圆孔后露出的空间,圆形拱券展现了两种不同的风光,从任意角度看去,风景不一。低调奢华——湖州宋代石拱桥的造型与装饰(一)桥体造型南宋时期,石拱桥工艺逐渐成熟,桥体造型以单孔或多孔的半圆型石拱桥为主,桥体趋于平缓,拱券采用分节并列砌置法,角度小于180°,两条弧线一张一弛呈现优美的曲线造型。如位于德清下渚湖街道下杨村的永安桥为单孔弧圆形石拱桥,石料为武康石,采用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该桥位于市民生活区域,桥体平缓、桥型典雅端庄。
同为单孔弧圆形石拱桥的德清寿昌桥,整座桥采用武康石建造,因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拱券高耸便于船只通行。该桥全长35.2米,净跨17.2米,净矢7.19米,顶宽2.80米,桥面横向栉阶,便于车马行人通行,全桥共设置12个仰覆莲花望柱,桥面与桥拱两条弧线对比形成劲健而又优雅的形态。
(二)桥体装饰石雕艺术是石拱桥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雕刻部分处于桥面、护栏、长系石、望柱、石柱、抱鼓石、龙门石等部位。雕刻的内容往往是祈福避灾、寄托理想。宋代佛教与道教繁荣,湖州地区佛寺与道观众多,因此宗教思想与桥的装饰也密不可分,主要体现为以荷花纹、莲叶纹、牡丹纹、云纹、万字纹、八宝吉祥以及宗教符号装饰桥体。
1.护栏线面结合护栏是桥梁上的安全设施,也是湖州宋代石拱桥中重要的装饰部位。湖州的宋桥中多为栏板栏杆式,处于望柱和柱间之间;或是垂带栏杆式,在台阶的踏跺两边设置卷云纹垂带,用独块石料凿成栏板,栏板上刻有文字或图案,断面呈明显的须弥座式,中间内收束腰,栏板两面按比率刻线装点。宋代湖州石桥装饰简洁,但线面搭配自然、生动、和谐,这也是湖州宋代石拱桥的一大特点。2.望柱莲纹静悠望柱位于各个栏板之间,分为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湖州宋代石拱桥柱身大部分都是方形柱,柱头镌刻莲花纹饰,种类颇多,主要有覆莲纹、仰莲纹等;莲花瓣的形态各不相同,单瓣、重瓣、肥宽、细长,极其丰富。有些随着莲瓣刻出中脊,有些则随着莲瓣的曲线刻出祥云或是如意。莲花纹饰的运用延续了当时的流行装饰文化,颇具江南水乡独特之美。因此,仰覆莲花柱头在湖州宋代桥梁建筑中是一种典型特征。3.长系石浮雕精巧灵动长系石,也被称为长系梁,它贯穿于整个石拱桥的桥体,两端具有榫卯结构,也是湖州宋代的石拱桥装饰中最为常见的装饰和功能部件。湖州宋代石拱桥的长系石,做工精巧,早期装饰以团形花卉纹为主,采用高浮雕表现,立体感强、精致美观。长系石上最常见装饰花卉以牡丹、莲花、菊花及忍冬花居多,体现宗教色彩。长系石和横帽梁首的浮雕花卉是湖州宋代石拱桥的又一特征。至南宋,长系石装饰更加简约,并逐渐演变为鳌头状。在众多湖州宋代石拱桥中,源洪桥的浮雕四季花卉,写实而又立体,效果非凡。4.其他细节简练和谐湖州宋代石拱桥另一个特点就是拱券外侧无券睑石,其上装饰乳钉纹,垂带石、仰天石侧面或两端会镌刻植物或者是祥瑞图样,或是云纹与鼓钉纹相结合,大都是以整条弧形的武康石砌成,并于武康石上沿着拱形刻出凹凸有致的条形纹样,以营造石拱桥的线条美。其他细节简练和谐,与整个桥体相得益彰。
湖州宋代石拱桥造型美观,蕴含了独特的地域特征与人文内涵,其装饰艺术简、敛、雅致,在该领域独放异彩,是湖州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