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监督紧盯关键点 抓牢抓实安全生产
“未及时调校液面报警仪、远控房液压油不足在刻度线以下、坐岗房固定式气体检测仪显示屏缺少钻台...”10月16日,长庆监督公司第一监督站40593钻井队监督员高永宏在班后会上,拿出刚抓拍下来的当班发现的井控问题的小视频,一边展示一边引导,要求岗位员工抓关键点保大安全。
监督作为生产安全的最后一道闸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严抓细管,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然而安全监督在现场履职,不可能做到“事无巨细”,如何将“有限”的精力用到刀刃上,这就必须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口,第一时间消除那些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逐步形成监管双方齐抓共管的局面。
为做到防患于未然,该公司将监督关口向前移,不仅抓住关键,把控风险,而且还查漏补缺,全面检查。针对此项问题,坚持“梳理风险点、寻找突破口”,抓住井控监督、吊装旁站两个关键点,找准联合检查主线,“两点一线”时刻绷紧施工现场“安全弦”。
针对长庆区域大斜度、水平井井型增多的现状,该公司全力推行井控安全“三防”机制。专项排查防重复。认真对照历次井控检查问题明细,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井控专项排查,做到深刻刨析、找准根源、举一反三,杜绝重复问题再次出现。升级监督防大意。钻开油气层期间,全面实施升级监督,尤其是针对井控典型问题,加大对岗位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处罚力度。及时处置防事故。一旦现场出现险情,在及时上报信息的同时,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上井验证核实,直至险情结束。
在强化吊装作业监督方面,该公司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一方面,按照《吊装作业检查评价表》,核查吊车安全设施及驾驶员资质,验证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尤其是对现场监管人员缺失、未办理作业许可票、未召开工作安全会议等坚决叫停。另一方面,严格监督施工队伍“十不吊”“五确认””十个必须”“一吊一许可”等规定和临边高处坠落风险防控管理规定的落实,加强对吊装作业过程的旁站监督力度,确保关键环节始终受控。
为切实抓住关键点,改变关键人,做成关键事,该公司始终坚持提前干预的监督思路,找准操作员工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想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思想预判,形成倒逼模式。要求全体监督人员善于从发现问题预测情况、预知漏洞、预判动向,不仅要勤沟通,善于从员工的言语中发现端倪,及时消除思想上的小症结。还要观举止,留心从员工的操作行为观察违章,及时制止行为上的小习惯。
为做到防患于未然,形成监管双方共同预防模式。该公司积极共享监督资源,联合检查现场,突出操作规程、防护设施、关键设备、要害部位等方面排查,消除现场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形成监管合力。尤其是针对变更管理、重要节日和人员调整等关键时期,现场监督都会联合施工队伍管理层开展专项检查,共同消除风险,纠正违章,确保生产过程受控。
目前,随着生产节奏加快和季节转变,安全生产形势呈现诸多“新变化”,只有抓住关键严防范,做安全工作的有心人,才能提高现场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一名安全监督,必须将目光锁定在现场,投放在关键点上,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切实发挥‘以点带面’效果。”第一监督站50568钻井队监督员刘兴隆说。
截止目前,该公司抓住关键点,保障大安全成效明显,发现并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228556项,制止并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14337项,监督叫停17起,保障辖区安全生产整体平稳有序。(长庆监督/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