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煤岩气钻井进入“加速期”

11月12日,长庆钻井第三项目部CC50101钻井队在陕西榆阳区双字号井场调试固控设备,准备开钻今年第四口煤岩气井。今年该队施工煤岩气井的钻速明显加快,3口完井平均钻井周期同比缩减一半以上。

今年是长庆钻井总公司开展煤岩气井施工的第二年,也是第三项目部承担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部动用钻机8部,已完井21口。两年来,煤岩气井平均钻井周期从77.90天左右缩短至今年的41天左右。这里变化的还不仅仅是钻速。

 

井眼之变

今年,深层煤岩气的井身结构有所改变,井眼由大变小,从216毫米缩减至165毫米,钻探本溪组8号煤层。 井眼变小,目的是为环境保护“减负”,但施工中会面临钻头小、环空间隙小、泵压高、携砂性差等作业难题,容易在起钻时卡钻。

第三项目部技术办二级工程师屈艳平介绍说,容易卡钻一方面是因为煤矸,另一个是垮塌。今年通过调整钻井液性能比重,增强封堵煤矸微裂缝,稳定了井壁,防范了垮塌。

防塌的同时更注重防漏。盆地东部普遍在二开阶段发生井漏,防范办法是把钻井液比重从1.20降低至1.10,优化为斜井段和水平段一起施工,能更好地进行塌漏分治,减少了井漏复杂带来的时间损失。

去年,严重井漏的堵漏时间多达20-30天,今年平均堵漏时效提高了50%以上。

 

速度之变

井眼变小,一定程度上会有别于大井眼煤岩气井的钻速,其中煤矸是不好对付的“绊脚石”,但从完钻井的周期看,第三项目部煤岩气钻井时效没降反增。

在该项目部副经理王凯看来,今年卡钻明显少了,井眼轨迹控制和钻井参数调整是关键。扶正器的调整也有变化,尺寸上浮,参数变小,既能保证井眼的有效控制,又能有效通过煤层,带动煤岩气井的顺利完井。

小井眼煤岩气井从今年开工便开始提速。年初两口井钻井周期在30天左右,后逐步把钻井周期和作业成本实现了“双降”,尤其是斜井段施工效率更高。

2024年,这个项目部最短钻井周期为19天,水平段最短周期2.62天,二开311毫米井眼日进尺突破1000米,水平段单日进尺564米。

CC50101钻井队去年在陕西米脂县境内施工煤岩气井2口,平均钻井周期在88天左右,今年3口完井平均钻井周期35天左右,已经接近于常规气井的钻井速度。

 

认识之变

集团公司党组对煤岩气这一全新领域高度重视。在今年初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打造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勘探开发示范项目,并将煤岩气列为天然气七大上产工程之一。

“今年,煤岩气钻井从盆地北部向东部明显转移,集中在陕西米脂、绥德、佳县和横山四个区块。”屈艳平说,东移原因是盆地东部煤层厚度为8米,埋藏深度在2400-2600米,比盆地中部煤层厚,且埋藏浅。今年在东部已完井19口。

“对煤岩气的不断认识、对技术参数的优化、对施工周期的节点排序分析和相关措施,是今年第三项目部对煤岩气钻井提速的三大关键因素,其中认识是决定性因素。”王凯说。

今年以来,中油技服两份贺信里祝贺第三项目部7项煤岩气钻井最优指标。CC50101钻井队第一次施工小井眼煤岩气水平井,便以29.92天刷新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开小井眼煤岩气水平井最短钻井周期纪录,同比提速62.57%。CC50104钻井队以40.06天、3.88天刷新深层煤岩气取心导眼水平井、水平段最短钻井周期纪录。

另外三项为“最深最长”。50624钻井队以垂深3668.75米刷新煤岩气水平井垂深最深纪录,并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高效完成首口深层煤岩气风险探井,完钻井深4170米,水平段长1200米,开辟了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勘探开发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