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300亿 沙海寻气谱写新华章

简短说明
8月22日,川庆钻探工程公司苏里格项目经理部天然气累计产量达300亿方,该项目部成立19年来,一代又一代川庆苏里格员工将青春先给了内蒙古苏里格,他们披星戴月、高歌猛进,以血肉之躯叩击着沉睡的大地,在天然气累产300亿方的历史节点,项目部开启了“奋楫300亿”专栏,该篇新闻重点描绘了该项目部19年来的艰辛奋斗历史。

蒙语“苏里格”是“半生不熟”的意思,相传成吉思汗大军西征到此地,在肉煮到半生不熟的时候,打了一场胜仗,由此得名。800年后,祖国吹响了“西气东输”的号角,四川石油人开发大军响应号召进驻毛乌素沙漠,至此拉开了“沙海寻气”序幕。

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第一个万亿方整装气田,2005年成功建产,成为中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气源地。长庆油田按照中国石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苏里格气田开发步伐”的重大决策,以“5+1”合作开发模式,引进了5家参建队伍协同开发气田。同年8月22日,四川石油人抓住机遇,成立苏里格项目经理部,正式加入“开发苏里格,建设大气田”的行列,经过19年持续高质量发展,到今年8月21日,川庆苏里格项目经理部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300亿方。300亿方天然气可替代3500万吨标准煤,累计减排二氧化碳当量4000万吨,为我国京津冀地区数千家企业、上亿居民生产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成立以来,苏里格项目经理部依托川庆整体技术集成和完整“产建链”优势,带领各参建单位走科技引领、创新机制、简化开采和低成本发展之路,19年间,深耕桃7、苏5、苏59、苏46、苏119五个区块气区,逐步建立起一支集地质工程、勘探开发、产能建设、采输作业于一体的专业化队伍,在整体开发、规模开发和效益开发的同时,担负起川庆公司经济“压舱石”、工程技术“试验地”、管理变革“孵化园”和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基地”的重任。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的“三低”砂岩岩性气藏,属于世界级开发难题。开发19来年,该项目部先后克服了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贫、压力系数低和气藏含水高等系列难题,在桃7区块和西区共计斩获超百万方高产气井63口。2010年,项目部年天然气产量突破19亿方,次年步入了稳产时期。之后,随着油气开发的持续推进,桃7区块的储量动用率已接近70%,且部分地区被划入水源保护区,储量无法动用,剩下4个区块均为富含水区域,效益开发难度逐年提高,如何找到地质工程“双甜点”与效益开发资源接替区块成为了关键。近年来,为突破效益开发瓶颈,项目部加快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进程,今年,该项目部锚定“管理变革平台”功能定位,将地质研究所升级变更为地质工程一体化中心,全面落实地质工程一体化2.0版,实现了一体化研究、一体化方案设计、一体化评价以及一体化实施的“四个一体化”功能再造,所组建的各专业一体化团队通过整体部署、统筹管理和紧密跟踪,有效促进了地质研究与工程实施的深度融合,为顺利突破300亿方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搞勘探开发就像抚养小孩,每口井我们都尽心尽力,虽然未必会都会成为预想样子,但给不同的井位规划出不同的开发方案,我们是责无旁贷的。”勘探开发部部长黄文明作为苏里格项目经理部第一名勘探专业博士,参与并见证了项目部在勘探开发精细化管理上的跨越式进步。目前,该项目部依托”三维地震勘探+不规则井网+直丛井与水平井混合井型”等勘探开发模式成功挖掘出了油气富集区带近20个,建产上产质量效率稳步提升。特别是在区块进入稳产阶段后,随着中区资源递减、西区气水关系复杂,二、三类储层开发占比逐年攀升等矛盾凸显,项目部提出了“稳中拓西”的战略部署。此后,该项目部围绕“稳产”目标,以制度优化、创新创效、科研攻关、推广应用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了重点探索,制定了“区块差异化管理、气井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的模式,提出的“新井快优配产、井筒积液诊断、挖潜增产工艺、气井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单井排查-异常井诊断-措施工艺介入-措施效果跟踪”等技术体系及气井治理管理体系,促使新投产井、自然连续井、自然间歇井、工艺措施井和长停井的差异化管理走上科学、高效道路,气井精细化管理体系逐渐成型。近年来,通过精准把控压降速率、配产符合率和调整优化生产制度以及引进射流泵、密闭提捞等排水采气新工艺,使得延长高产水井、新井连续生产周期成为可能,一系列“管理制度+新工艺”组合拳的推广应用,让每口井都发挥出最大效能。成立以来,该项目部天然气生产递减率始终保持在18.5%以下,规模创收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天然气年产量连续13年稳产18亿方以上,为川庆贡献利润超42亿元。

“产能建设工作,整体就像烧制精品青花瓷,一批在窑里烧,一批在修坯、另一批在上釉...不仅要精准把控每个步骤,还要提前考虑等很多细节。”这是产能建设项目部经理李军龙在该岗位上耕耘多年的经验之谈。得益于川庆苏里格片区各单位形成的“川庆大局观”以及产能建设项目部对于打造“精品”工程火候的控制,项目部在产能建设方面保持着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建设投产以来,项目部围绕稳产增效工作思路,将关键环节、物资、方案纳入统筹管控,并牵头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产能建设启动实施计划,锚定质量、进度、成本三要素目标,高效落实了“钻、试、测、录、固”、设备和土地等关键环节保障工作,将最初的36口投产井迅速扩大至1500余口,铺设输气管线近2000公里,顺利完成18座集气管理站和苏里格气区首座全电驱智能化集气站的建设投产。此外,提出的“一类多法”“一井一策”井身结构优选策略对钻井提速提效起到指导作用,井身、固井质量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为达成300亿方天然气产量贡献了“川庆速度”“川庆质量”。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同样能套用在储层改造业务上,该业务作为产能建设项目部的“最后一公里”工程,也是最具技术含量的工作之一,相比四川省内的气田,苏里格气田的储层条件相对较弱,需要更加精细的开展储层改造工作。随着管理变革与技术的迭代,一套成熟可行的“储层改造”及“试气配套”关键技术在项目部辖区逐渐铺开,打通了油气通向井筒的高速公路。进入稳产时期后,项目部利用合作区储层改造大数据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依据井震融合提出非均匀分段+段内密切割的储层改造思路,并通过制定“重点层段高强度暂堵转向改造+致密层段适度改造+高含水层段高导疏水工艺”等针对性压裂工艺和组织运行模式,有效保障了储层的充分改造和压后快速投产、高效建产,近5年来项目部产能建设到位率保持在100%。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迈步新征程,砥砺再出发。19年“漫漫寻路,沙海寻气”,川庆苏里格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匠心独运的智慧,演绎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能源开发史诗。300亿方天然气的成就,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未来征程的豪迈宣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凝望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川庆苏里格人将继续乘风破浪,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谱写油气开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