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变化 更是进化

【川庆钻探】是变化 更是进化

 

来源: | 日期: 2024/10/29 7:06 | 访问:619

十大工程长标.jpg

 

 

 

编前语:阿米巴是一种变形虫,通过不断改变自身形状寻求生存。2023年起,川庆公司倡导各二级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融入“阿米巴经营模式”,以期激发“全员参与经营”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这被视为川庆实施“精益管理精进工程”的一种尝试。

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一个股级单位,仅有员工129名,是川庆钻探最小的经营管理单元,它在14个月的时间里,以合同思维对页岩气工厂化压裂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通过合同条款量化每一笔成本支出,使之符合预算目标成本要求,这一做法帮助该队完成了一次“全员参与经营”的挑战,过程中,他们由变化走向进化。

此文刊登在新出版的《川庆钻探》总第11期杂志“全视角”栏目,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是变化 更是进化

一个基层压裂队伍的项目管理挑战

文/刘玉    图/刘钰豪 庞圆 邓宇

 

7月1日,经过17天的前期准备,由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负责工厂化压裂施工的宁209H64平台准备率达到99%,正等待主压裂进程在第二天正式开启。

在这块6250平方米的井场之上,早已没有当初青芒山色中陡然一片灰白水泥地的清冷模样,它正被诸多现代工业色彩填充:红色的高压管汇、蓝色的压裂设备、灰色的罐群、白色的集装箱式野营房……它们组合、连接、互为衬托,除了被赋予色彩外,还有了各自的角色,就这样,一座拥有储料、供液、混砂、压裂等功能分区的现代化“压裂工厂”拔地而起。

一天后,这里的宁静将被压裂设备的轰鸣打破。静止的石英砂和陶粒,通过专业设备与压裂液充分混合,从地面涌向数千米地下的页岩之中,为油气支撑起流通通道。试气、连油、射孔、压裂等多个工种的专业化作业人员也将以“川庆钻探”的共同名字在这里集聚,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完成宁209H64平台总计82段压裂储层改造,达到EUR(预计可采储量)要求。而这样的繁忙也将在一个半月后戛然而止,眼前这些工业化的设施、设备将一一退场,随后换装成黄色的油气集输管线,让地下的油气汇入四川油气田集输管网之中。

每年,井下作业公司约有40个这样的“压裂工厂”在川渝的崇山峻岭之中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这一现象背后是人、财、物的高效聚集,更是油气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闭环,它不仅意味着“去野外干活”,更关键的是“在野外经营”。

在刚刚过去17天中,宁209H64平台就有106辆物流车辆往返穿梭,管汇、油料、添加剂、支撑剂等11类现场物资陆续抵达,22组罐群、22辆(台)压裂设备及配套、1套输砂装置、1台混砂车、3台供液设备、5台吊车等大型设备分批次入驻井场。负责该平台施工的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需要对上述全部生产资料进行管理,统筹每类设备、物资的运输工具、到井时间、实际行驶距离、拉运组合等,需要时刻对比项目合同要求和现场实际工作量,以确保任务量签认与合同结算细节吻合。

他们几乎把平台上每一个环节都与最后的合同结算关联起来,而这样的变化仅仅发生在14个月前。

 

宁209H64平台之上 工业之重遥对山峦之美

 

化茧

近年来,随着川渝地区页岩气市场投资不断锐减与钻试一体化服务模式推行,直接导致页岩气压裂业务领域盈利空间空前微薄,若不进行严格的成本管控,压裂作业必然入不敷出。为此,自2023年起,井下作业公司就相继出台《单井(次)作业时效考核实施细则》与单井(平台)可控成本考核管理要求,以成本管控为出发点确定了工厂化压裂人员、周期定额管理要求,严控不同时效下的人员成本支出;并于2023年年末针对页岩气工厂化压裂设计、工艺、运行、采购、项目管理等五个环节,提出了“压裂降本措施十六条”,“剑指”成本管控执行力。

当井下作业公司页岩气压裂业务的经营压力被分解为《单平台(井)目标责任书》上的成本管控指标,层层下达至各基层压裂队伍,这就意味着,压裂平台上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必须严格遵循“事前算盈”宗旨,让“干活”变成“干盈”。

“每个平台都有对应的合同。”收入合同明确了平台的收入预期与服务要求;支出合同则规定了各类运输设备、物料的成本结算方式。“合同”串联起工厂化压裂平台现场的桩桩件件,以预算收入、计算支出的方式对压裂平台的成本进行管控。为完成上级下达的《单平台(井)目标责任书》,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萌生出用合同“量入为出”的办法。但在接过井下作业公司页岩气管理升级试点的军令状时,他们也对这个办法能不能奏效“心中没底”。

 

高压作业区,所有人、机、物、环都将在这里集中

 

破茧

2023年5月,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在威204H65平台尝试按照合同条款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第一步,从组织全队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逐条通读、对比分析压裂服务合同开始。压裂服务合同属于钻压试一体化合同中的一个部分,合同文本常常长达70到80页,他们需要从中找到工厂化压裂服务的对应条款,并细致辨别浙江油田、长宁公司等6个甲方在同一服务内容中的不同规定。

“标准井”是每份合同都会涉及的重要名词。它是甲方为提升工厂化压裂服务能效所建立的管理概念和结算依据,详细规定了每一段压裂作业的液量、砂量、泵压、段长等一系列技术参数。这些技术参数在不同甲方、不同区块、不同平台都有不同约定,既是对现场作业的具体要求,又是后期合同结算的重要依据。

标准井液量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差异化技术指标。从技术发展上来说,液量代表了井下作业公司工厂化压裂作业能力,需要成熟完善的配套工艺、工作液才能适应不同地层条件,完成针对性的大规模改造要求。从项目管理上来说,液量既要折算基液、添加剂等直接成本,也要折算运水、输砂、配液、压裂等设备、人员的间接成本。从合同结算上来说,不同甲方核算标准井每段液量的方式又全然不同,有的按照单井总液量除以段数计算确认液量,有的则逐段进行计算确认液量……在通读合同过程中,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对合同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把通读合同的的成果总结成一张《超标准井液量结算表》,细致罗列了不同甲方的标准井液量、超标准井结算条件、超出部分结算单价,并要求全员以此为基础,理解作业现场与合同结算的强关联性,并指导实践。

队伍员工要从合同履行角度理解各生产环节背后的经营价值,积极配合开展项目进程管理;技术干部要从合同结算的角度做好数据信息的记录,严格按照当前服务的甲方合同要求和结算习惯,全面记录自有设备数量、施工段数、液量、入井材料、闸门型号等合同结算依据数据,还原现场真实工作量;项目长要从合同思维角度做好审核工作,严格工作量签单确认......

“合同思维”逐渐深入人心,并深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做最斤斤计较的乙方”,这一共识迅速达成。

 

每一个压裂平台都需要对设备、罐群和添加剂、支撑剂等物资到场进度“斤斤计较”

 

成蝶

真正的蜕变,则诞生在他们按照最初的想法——把项目管理成效与《单平台(井)目标责任书》中的目标成本数据进行比对后。《责任书》为个平台项目长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管理目标,这也是工厂化压裂项目的盈利基础。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各个项目长只要将实际成本控制得越好,相对于目标成本越低,那么所能完成的价值创造就会越大。

一般来说,《责任书》中所涉及的固定成本支出都与工程规模直接相关联,因此能够实现成本压减控制的重点集中在变动成本上,也就是支出合同的核算节点中。对应变动成本共涉及14项41类,具体的成本控制点接近110个之多。这些节点全部能通过《运输吊装服务内部责任书》等支出合同中条款进行准确的核算,并以此为依据对工厂化压裂项目管理路径进行优化,进一步强化项目成本控制。

其中,行驶公里数是工厂化压裂现场11类物资运输成本中除车型、物资种类外的一项重要核算依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项目管理人员一方面通过合理备用配件降低拉运次数、通过设备暂存减少转运距离等方式直接压减运输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严格做好运输服务方履行就近运输原则的约束与纠正。

针对贯穿整个工厂化压裂作业周期的油料运输,该队伍项目管理人员需根据每日施工进度与油料需求,细算不同拉运方式下产生的运输成本,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减少值班、保障施工进度”“按照我方要求签认到井时间”等一系列管理举措。这些举措的坚决贯彻,使得威204H96平台的实际运输成本控制达到了测算成本的87%,控支效果明显。

以此类推,设备租赁、液量计算收费等环节的管理都实现了精细化。压裂6队上上下下感觉:自从以合同思维为指导开展工作后,变抠门了。

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曾在对比威204H65平台进场、撤场物流车费用支出时发现,该平台撤场时运载设备设施的车辆总数大于进场时的车辆总数,超出该类预算成本近4万元。在该平台结束后,该队伍就确定了提前规划进场、撤场物流车辆物资装载分配情况的管理规定。该规定使得这一类成本在后续威204H53等多个平台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与目标支出费用持平。

截至今年8月,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已陆续在4个平台437段(含宁209平台部分已压裂段数)压裂施工中进行了长达356天具体管理实践,由该队伍负责自主施工管理的威204H65平台、威204H53平台及威204H96平台等3个工厂化压裂平台的变动成本全部严格控制在井下作业公司下发的《单平台(井)目标责任书》要求内。这些平台项目单个成本近亿元,所涉及110多个成本核算节点都通过合同思维实现了精准控制。

在14个月的实践中,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的“合同+项目管理”之变,不仅让每一项决策都具备了执行依据,且让全员参与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达到算好岗位一事一物“芝麻账”,算“盈”工厂化压裂平台“西瓜账”的效果。

 

在未来,每一个功能分区都可能是新的“阿米巴最小业务单元”

 

风暴

今年6月,井下作业公司泸州分公司压裂6队队长刘钰豪在威204H63平台,给井下作业公司10家基层单位书记分享了更多关于合同思维推动的项目管理创新升级的细节,具体措施细则达到5类21项60条。这次分享,让井下作业公司不同专业的管理者对全员参与经营的阿米巴模式有了具体的感知,合同条款的签订、解读、履行也因此引发更深层次的关注。

合同条款是一项具有量、价、时空的整体概念,每一个具体元素都会在营收测算结果中得到响应,是“抠字眼做文章”,更是具有法律效应、保护公司利益的直接文本。要提升合同约定的准确性和有益性,需要更多专业、更多场景的管理者、使用者做好条款在实际应用中的匹配运用和适用性反馈,不断丰富适用场景和统计数据,为下一轮合同条款细则的签订提供参考依据。这是一项现代商业中甲方与乙方、实践与条款、具体和抽象的长期较量,是具体的管理实际与效率、成本等现代企业管理概念循环往复的适用与修正。

现在,井下作业公司履约的《深层页岩气效益合作总承包框架合同》又迎来新一轮变化,之前分属不同甲方的合同细节都统一于新的框架合同之中,但各工程实际又千差万别,这将在现场项目管理中折射出更多的侧面,需要不同基层压裂队伍更加灵活地应对、执行。井下作业公司希望有更多的项目长能够学习、吸纳到合同思维、成本核算、对标管理、阿米巴管理模式等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并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丰富工厂化压裂项目管理内核,这也必将反哺于川庆公司作为工程服务企业项目管理转型之路。

 

通过合同条款优化成本控制的改变扩展到威204H53平台压裂项目管理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