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漠深处开辟“幸福之地”

简短说明
该深度报道8月19日发表在川庆门户,同时今日川庆、中国石油报也进行了转载。

在大漠深处开辟“幸福之地”

来源: | 日期: 2024/8/19 7:07 | 访问:502

8月12日晚,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土库曼斯坦阿姆河B区营地并没有死气沉沉,而是灯火通明。在新建的足球场上,辛苦了一天的中外员工们正在绿茵场纵情挥洒汗水、拔腿劲射,场边也占满了看球呐喊的同事。大漠深处的这样的一幕,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土库曼斯坦因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闻名,被誉为“骑在气包上”的国家,这里的天然气储量雄踞世界第四位,是中国最大的陆上进口天然气来源地。但同样,这里的自然条件也异常恶劣,每年有三个月气温超过45度、春秋沙尘暴频发,通讯、交通也极为不便。

深耕土库曼斯坦17年来,川庆人在土库曼斯坦建设了阿姆河B区营地和南约洛坦营地,也创造了无数的钻井奇迹。为了最大限度改善一线员工生活环境,土库曼分公司用心经营,将位于卡拉库姆沙漠腹地的荒漠中的营地改造为适合中外员工长期居住的“幸福之地”。

营地始建于100亿产能项目时期,距今已有十余年,存在生活硬件设备老化、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对此,该分公司下大力气对营地轻板房,供水、供电系统和钻修井队野营房等全面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2022年开始,陆续维修野营房429间,翻新营地轻板房232间。同时对房间的家具和电器进行重新更换,让员工们工余时间也能收看电视。为了营地解决噪声和空气污染问题,分公司积极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架设专用供电线路,实现了过去由柴油机供电到当地电网供电的跨越。“过去,现场员工休息总是伴随着柴油机的轰鸣声,现在有了电网供电,让同志们安静中睡个好觉再也不是一种奢望。”谈及此,分公司平台经理曾忠杰竖起大拇指。

阿姆河B区营地至阿姆河天然气公司B营地之间有一段37公里的公路,既是分公司进出阿姆河中、东部作业区必经的之路,也是该地希杰佩石油天然气开采局日常作业的重要道路。因长年行驶重型车辆,路面损坏严重、坑洼连片,严重影响运输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了解决出行难问题,在当地道路交通部门无力维修的情况下,分公司自掏腰包,对连接营地和作业区域的主干道路进行维修,让一条10多年来路面损坏严重、坑洼连片,不堪重负的“破烂路”旧貌焕新颜,让中外员工的通勤之旅更加安全平稳,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为表彰公司义务修路的善举,矿区所在地市政府、希杰佩石油天然气开采局还专门发来感谢信,称赞川庆公司把一条“破烂路”变成了“幸福路”,着实为当地办了一件大好事。

海外员工长居一线,远离城市的喧嚣,也缺乏家人陪伴。为此,国际工程公司以“送信心、送温暖、送温馨”的三送思想政治工作法为指引,积极提倡健康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切实指导分公司加强一线文娱活动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分公司对各主要营地的篮球场进行翻修,还专门运来人工草,在B区营地建起了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步道等活动场所,并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助推健康企业建设。去年8月,由分公司机关、基层单位60多名中土员工参加的“健康杯”在阿姆河B区营地引起了一阵足球热,充分激发了员工们的热情。有了沙漠中的“川超”足球联赛,既加深了中土员工的友谊。也让沙漠中的漫漫长夜不再难熬。
在营地,分公司还举办了汉语培训班,通过脱产与业余时间结合的方式,让中方人员教授当地员工汉语与中国文化,在当地员工中广受欢迎,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当地女员工克里斯汀娜表示,汉语培训一方面加深了当地员工对中国的了解,一方面也加深了中土方员工的了解,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已有数十名当地员工顺利通过培训,能够通过汉语与中方员工进行简单的日常工作、生活交流。

在丰富营地设施的同时,分公司也没有忘记远离营地的单支钻修井队。他们为每支井队都修建了野营“健康小屋”,并配备相应健身器械和职工书架。还用废弃钻杆,通过修旧利废、物尽其用改造出了单双杠、吊环等运动设施,让每一位分公司的中外员工在下班后都能锻炼身体、修养身心。

谈起沙漠中的“幸福之地”,在分公司工作多年的运输服务部当地员工马克萨特兴奋地说道:“我从小就热爱运动、热爱足球,但过去都只能在沙地里踢。从没想过公司能在沙漠中为我们建设一个足球场,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圆了我的绿荫梦,谢谢!”(国际工程公司/马里  唐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