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头顶父辈荣光,肩扛传承之责
曾海:头顶父辈荣光,肩扛传承之责
作者:李翎葳
百年漫漫征程路,走过荆棘沼泽,也踏过枯骨万里,经过沧桑巨变,也踏平过重重坎坷,但总有那么一群人在护国爱民的第一线不断前行,他们,无惧艰难困苦,燃信仰之火,步履铿锵地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从未停下;他们,无惧牺牲流血,守赤诚之心,为护中国平安贡献青春力量,从未害怕;他们,无惧日夜奔赴,扛担当之鼎,矢志不渝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从未放弃……他们,便是人民英雄!正因为有他们,方有如今的繁华盛世,他们的精神将被永远铭记,他们的事迹值得永远歌颂。而我的父亲也是其中一员,我永远怀念敬爱的父亲,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公安英雄!
在我眼中,我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12年的从警职业生涯里,父亲先后在110接警中心、交警大队事故科任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始终勤勉敬业,拼搏奉献。本以为您能够一直为自己热爱的公安事业发光发热,可未曾想,您会在一次出警执勤中壮烈牺牲,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2岁。在短暂的一生里,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总要求。
您一心为民见真情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您一直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只要人民群众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您都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
1996年春的一天下午,一辆大货车因驾驶不当倾翻,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是车上价值不菲的货物滚落了一地,有的甚至还滚落到了当地村民的家门口。您和同事一起到达事故现场后,一边耐心地做好群众工作,让他们不要拿车主的货物,一边帮助车主叫来另一辆大货车,一起把散落在道路上的一捆捆的货物搬到车上。等到最后一捆货物转移完毕时,已经是晚上9点,而此时你们都还没有吃晚饭,车主激动得泪流满面并说到:“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警察,那我真就要倾家荡产了。”说罢便盛情邀请你们去吃夜宵以表谢意,但您笑着拒绝道:“只要你们安全,就是我们尽了责任。”
2004年2月12日上午,您与几位同事一起在前往出警的途中,发现一位七旬老人躺在路边一动不动。于是,您立即停车,仔细查看了老人的伤势后,将老人搀扶了起来。并经过询问当时围观的村民,得知了老人摔倒的原因。在知晓老人的住所后,您便二话没说,立即抱起老人上了警车,将老人送往家中,并嘱咐老人的家人记得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临走时,您还将自己身上的现金塞给老人的家人,说道:“情况紧急,如果还有什么困难可以再来找我”。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给了对方。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您的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想着人民。
您公正执法暖民心
作为一名交警大队事故科民警,同时也是千千万万个基层一线执法者中的一员,您从不以权谋私。在担任事故科民警几年间里,经办的案件共计600多起,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严格、公正、文明地处理好每一起交通事故。
2004年1月30日,您和同事出警处理一起交通事故,在现场处置完毕之后,您又不停歇地前往医院去了解事故当中一位当事人的伤情,当时已是下午1点多了,一旁的肇事驾驶员在知道你们还没有吃午饭后,便拿出二百块钱递给您说到:“曾警官,这么晚了你们也还没吃中午饭,都是因为我造成的,真对不起,这点钱你收下吃顿饭,这个事也麻烦你多关照一下。”您立即果断地拒绝并说到:“你快把钱收起来,我是不会收你的钱的,虽然我们出事故现场很辛苦,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管怎样,我们对事故处理都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天后,事故责任认定出来了,肇事驾驶员对结果心服口服。作为一名一线的执法者,您无论是处理交通事故还是查处交通违章,都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为亲情、乡情所动,客观、公正地处理好每一起案件。
您危难之时显本色
到底什么是英雄本色?是方志敏在狱中仍不忘革命信仰,毅然写下《可爱的中国》时的爱国情怀;是钱学森拒绝国外优厚待遇,决然回到新中国时的坚毅果敢;是陈祥榕在边境冲突中守国之疆土时的英勇无畏;也是我的父亲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用生命护人民群众安全时的献身精神……英雄不被定义,精神始终传承。
2004年2月15日,这是一个对于我们家来说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是周日,您难得邀请了一众亲戚到家里吃晚饭,一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然而在晚上8点左右,您接到了大队指挥中心电话,电话那头说到,国道的某条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警情就是命令,您立即放下了手中的饭碗,和家里人交代了几句,便匆匆离开了家,迅速赶到大队与同事一起赶赴事故现场。您在得知事故中受伤的当事人已经被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后,便想和当事人的亲属一同前往医院了解情况。正当这位当事人的亲属转身横穿公路去骑车的时候,您却突然发现有一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地朝她飞驶而来,就在这千钩一发之际,您大喊一声:“有车,快闪开”并跨上一步,猛地将这位群众往自己身后拽了一把,也就是在这一瞬间, 汽车将由于惯性身体前倾的您撞飞到10米开外的路坎上。当事人的亲属得救了,而您却因伤势过重而当场壮烈牺牲。这危急关头的那一“跨”、一“拽“,您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群众,却把死亡留给了自己。
父亲,19年了,我很想您。您不知道吧,这些年我经常想象您还在的场景,会不会跟其他孩子的父亲一样,送着年幼的我去上学,时刻关心我的学业,周末带着我去打球跑步……我们一家人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永远幸福。但是,您别担心,我知道这是您的使命与责任,您不仅是我的父亲,更是一名人民警察,是百姓安全的守护者。我从来都未曾埋怨过您,无论何时,您都是我心里的大英雄,我愿意追随着您的光,成为一名像您那样的人民警察,为党和人民奉献终生。相信那一天,您也会为我骄傲的吧。如果说我是一颗小草,那么您就是汩汩清泉,浸润了我干涸的心灵;如果说我是一张白纸,那么您就是可以画下绚丽多彩风景图的水彩笔;如果说我是一艘帆船,那么您就是指引我人生方向的指南针……因为有您,我找到了人生想要前行的方向;因为有您,我有了愿意追随一生的信仰;因为有您,我真正理解了什么事人民英雄,什么是人民警察。一身藏蓝,有我们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有我们要秉持的信仰与理想,更有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舍小家顾大家”这几个字从来不是靠说就可以达成的,而您却真正做到了,作为您的儿子,我真的很钦佩您,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您一样发光发热,我渴望拥有您那般炙热的光,足以点亮自己、点亮人民、点亮社会。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的回信中不仅饱含着其对中国人民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的深切关心,更代表着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殷切期待以及对人民英雄的高度钦佩与认可。作为一名警校生,我们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所传达的精神为指引,不断强化要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扬公安英烈精神,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始终做人民安全的护航者,做国家安全的保卫者,如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不懈努力,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积极贡献力量,不负家国、不负人民,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亲爱的爸爸,您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书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您离开我已有19年了,19年里我已长大,现就读于江西警察学院,明年毕业,我将继承您的遗志,沿着您的足迹继续前行。既生逢盛世,便不负盛世,在人生路上继往开来,不惧千重浪,不溺繁华世,不忘凌云志,永征星辰大海,潮涌于壮阔山河,以英烈精神为指引,于困难艰险中锤炼本领,于无数选择中学会成长,于浩瀚星河中找寻属于自己的那道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