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又梦君

简短说明
该作品以白居易的视角,回顾了与挚友元稹的深厚情谊,二人从相识到共斗权贵、互诉衷肠、历经贬谪的历程,展现了他们文学上的共鸣与政治上的坚守。该作品巧妙变化视角、融合史实与个人情感、以诗化的语言再现历史场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读者加深对唐代文学和历史的了解,激励着读者去探寻文学与历史的故事。


又是一年落花时节至,我在东都看见了香山居士。不同往日,他独自一人,缓缓乘一叶小舟,吟诵着我似曾相识的诗句,顺着流水慢慢浮现我眼前。他一手轻抚水面,一手持着杯盏,仰头一倒——我很快落进他梦中,回朔他的一生,就此成了他。

1贞元年间,我赴长安考取进士,游至雁塔,挥毫而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豪情满怀。

贞元十八年,于长安初见微之,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明经擢秀,终不可谖兮。

长安啊长安。当年明月在。数位好友结伴游玩,于花下走马行猎,立雪中吟咏醉酒,微之与我一来一往,唱和不断,旁人连连笑说无隙可乘。一同登书判拔萃科后,惺惺相惜的我们,彼此扶持,直言进谏,执笔写尽天下不平之事,曾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退居华阳观,合作撰写七十五篇策论,编为《策林》;也曾于永贞革新后,为二王八司马鸣之不平。风雨数十载,微之同我秉持心中所愿、共执手中之笔,痛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提出惩治贪腐、求贤选能,上至整顿朝纲、下至轻徭薄赋,共忧天下,心有民生疾苦。

2忆《与元九书》中,我向微之诉说: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原》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权要者切齿矣。虽知与权贵、宦官、藩镇的斗争愈来愈激烈,内心却始终不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五月酷暑,背灼天光,见盩庢县百姓辛劳耕耘,但家田输税已尽,依旧忍饥挨饿,我尽日不能忘,洋洋洒洒数十字,一首《观刈麦》即成。又见宦官专权、横行无忌,常有百余人于长安东西两市等地强购百姓货物,不给分文甚至直行掠夺,巧遇一卖炭翁两鬓斑白,衣衫单薄仍愿天寒,却被半匹红绡一丈绫不得营,即使是在天子脚下,我也不抵愤慨不心,不顾宦官藩镇、权贵豪强笼罩在上方的阴云,一篇《卖炭翁》写就。

元和元年,微之从左拾遗被贬为东都尉。“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展信始,忆起十年相识之日,将微之直率之性比于秋竹,又见其种竹于厅前,遥记丹丘远,时节之尽伤感万分。放于桌,怜微之别我后,欲在庭户侧栽竹相忆,随后落笔:“分首今何处,君南我在北。吟我赠君诗,对之心恻恻。”分别数年,无论身处何方,遭遇何种困境,微之和我从未断过诗信的联络,情谊也不曾因距离之远或生活的落魄失意而有所改变,“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五声宫漏初鸣夜,一点窗灯欲灭时。”——有时心系微之,思绪万千,停笔之时方知东方既白。后闻微之收信后,未进家门先有泪,只因收江州司马书。我也这般,每收微之书信,总迫不及待展颜品读,心生慰藉。之后,静坐书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回诗应和。

元和四年,微之奉命出使剑南东川。不久我便收到这样一首诗:

“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我连忙写诗回应:“拙诗在壁无人爱,鸟污苔侵文字残。唯有多情元侍郎,绣衣不惜拂尘看。”

某日我同人探访曲江,在慈恩寺停留,趁花开时节,与好友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不知怎的,忽忆正在出使东川的微之,计程今日到梁州。许是心意相通之故,我收到微之来信——夜宿汉川驿,梦君同绕曲江头,同去慈恩院院游。倏然而寤,方忆身在古梁州。看完大笑,直呼妙哉,想来及其有幸,与之相逢,今朝共语,共解多情。

3微之在任监察御史,奉命出使剑南东川期间,见当地官员擅自搜刮百姓庄宅、奴婢和钱粮,百姓流亡他乡,民不聊生。故上书弹劾当地官员,要求他们将抄没的、卖掉的亦赎回归还,帮助当地百姓。我赞叹不已,“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但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微之遭人构陷,随后被贬至江陵,我忧心不已,极力上疏劝谏,可惜无果。于长安城门送别微之,昨夜残酒已醒,万重离恨一时涌上心头,望着微之消瘦的背影,我隐约瞥见十几年前那群在长安慷慨激昂的少年。风吹过,少年已不在。

之后,我被贬至江州。微之闻之,望着烛火影幢幢,重病之时惊坐起,见暗风吹雨入寒窗,休戚相关,感同身受,随后寄来一信。

被贬之后,浔阳江头,枫叶荻花,茫茫江浸月。我添酒坐船头,听琵琶女弦弦心声,花落江中惊起轮月,我想到了远在通州的微之。一曲终了,时光深处的微之转身而去,当年仗义执言的我也正逐渐褪色,忍不住怆然泪满襟。

4开成五年,我又梦到与微之携手同游,醒来后一首——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寄于微之,但无人应和。我独自一人,默默看着芸芸变迁,心绪杂乱之时,愈发想念微之。与微之,唱和三十年——忆当年长安身着同榜青衫,同行天阶,在春风里同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同开创新乐府运动,倚马看长安;曲江同梦对方,九百行诗中诉说衷情;还有那雪落满头,无语凝噎。思之不见,悲难自胜,泣不成声——多生以来,几离几合,既有今别,宁无后期?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人间一趟,大梦一场。我从香山居士梦中跌落。落花树下,他又一次将酒杯缓缓举向微之说,多好,又逢君。

(作者系2022级瑶湖02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