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新时代陶瓷人才工作
景德镇陶瓷大学:讲好中国故事 做好新时代陶瓷人才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质高效推进年度人才工作,10月10日下午,景德镇陶瓷大学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回顾总结学校人才工作经验成效。
近年来,学校围绕“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与学科发展始终同频共振,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和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景德镇陶瓷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教师职称评审方面做出了探索,进行了改革。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特色鲜明,校内有各种类型教师。如何统筹好艺术、理工、其他人文社科等不同类型教师的职称评审,突破固有思维,构建科学合理的职称评价体系,成为了摆在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学校从艺术创作型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开始,深入总结优秀经验做法,逐步形成了“以同行专家评价为基础,细化科研成果评价,丰富教学成果内容,聚焦代表性成果,统筹实施常规评审与‘绿色通道’并行”的职称评审改革指导思想。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创新机制的建立,学校先后出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景德镇陶瓷大学职称评审实施办法》《景德镇陶瓷大学有突出贡献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办法》等工作文件,在不同类型教师的职称评审当中,可以具体剖析本校教师的组成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评价,制定分类分层次的科学评价体系。在评审方式方面,景德镇陶瓷大学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打破“唯论文、唯项目”的传统思维,以最能体现教师能力水平的方式进行评审,如艺术创作类教师评展的方式。在“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的职称晋升方面,景德镇陶瓷大学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将重点领域的突出贡献成果纳入职称评审的绿色通道中,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突出贡献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办法,鼓励更多青年教师向高端人才学习,深入推进学校职称评审体系改革,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双赢局面。
两年来,通过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和试行,学校共有120名教师通过了专业技术资格审查,其中以干道甫、李超为代表的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以曹上秋为代表的在工程实践方面能力突出的教师;以杨丰、操群为代表的一批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都取得了“高级职称”晋升。在“突出贡献”申报教师当中,涌现了像“青年井冈学者”陈宁、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入选人员曾小军等一批青年才俊,以“全国美展”银奖获得者钞子伟为代表的4名教师通过绿色通道取得了高级职称晋升。
此外,景德镇陶瓷大学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学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强校,加强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学科平台,广开渠道,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找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突破口,聚集人才,让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学校优化人才结构,拓宽“引育”渠道。采用引育并举的形式,充分考量各学院的人才引进计划,坚持科学规划,按需引进的原则,创新人才管理机制,集中优质资源构建人才发展平台,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学历。
学校深刻认识到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在省委和学校引才政策红利叠加释放下,全面组织实施、竭力推进人才的引进工作。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曾指出,要深刻认识人才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服务人才尽心竭力,使人才能够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长期以来,校党委始终坚持加强党对学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人才活力。学校人才工作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成效显著,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