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爱心社:爱心坚持三十年 志愿服务绽放青春光彩

简短说明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有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走过30年的漫漫长路依然充满活力、初心不改,坚持不懈;有这样一群坚持志愿服务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爱心与恒心诠释无悔的青春。“江西省优秀青年集体”“江西省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江西省大学生示范社团”“江西省十佳青年道德集体”“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这些都是他们青春奋斗路上的印记,他们就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爱心社。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有这样一支志愿服务队,走过30年的漫漫长路依然充满活力、初心不改,坚持不懈;有这样一群坚持志愿服务的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爱心与恒心诠释无悔的青春。“江西省优秀青年集体”“江西省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江西省大学生示范社团”“江西省十佳青年道德集体”“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这些都是他们青春奋斗路上的印记,他们就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爱心社。

全国首批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

“我觉得能够加入这个为他人服务的学生组织,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第三届爱心社社长辛琪说。为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大一刚入校,他在众多学校社团中,他选择了学雷锋小组。作为爱心社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学雷锋小组成立于1987年,曾于1991年被共青团江西省委授予“学雷锋先进集体”。

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一批响应,在学雷锋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爱心社。爱心社以“立足校园、服务社会”为活动原则,以“奉献爱心、呼唤爱心、宣扬爱心”为活动宗旨,成为与北京大学爱心社等同时间成立的全国高校第一批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

一份润物无声的爱心,一种悄然兴起的新风尚。爱心社就这样诞生了,如一夜春风,吹暖了校园里无数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心灵。30年来,爱心社开展爱心捐赠、爱心义卖、爱心回收、爱心认领、爱心敬老、爱心绿色环保、爱心晴雨表、爱心家教、爱心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1700余次,5万余人次参与其中,累计服务时长超30万小时。

30年里,爱心社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用一件件温暖的小事,让爱心文化浸润了整座校园,也温暖了景德镇这座城市。

三十年坚持:点滴爱心汇聚成洋

无论是每天一早就能看见的爱心晴雨表,还是下雨天在教学楼一楼大厅的“爱心雨伞”,或是在自习室门口摆放的变废为宝的“单页纸”,向贫困山区捐助物资的“爱心义卖”,爱心社的志愿服务看似普通、平凡,却在30年的不懈坚持中,体现了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爱心和诚心,体现了持之以恒的信念和毅力,也让“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更深刻地印在了陶大学子的心底。

爱心社第八届社长沈楠向记者回忆起当年爱心专递的故事。“我们的工作就是到收发室去领取无法处理的、地址有误或不详的信件或包裹,然后按着邮件上的姓名,逐个对照全校师生的名单,最后把信件准确无误地送到老师和同学们手中。”从全校几千名学生中找出学院、姓名、班级,本就不易。一旦遇到重名的情况,就更如大海捞针。有时景德镇其它高校的信误投到学校,社员们就骑自行车或坐公交送过去。

有一次,沈南和另一个同学去景德镇学院 (原景德镇高专)送信,途中突降暴雨,当几乎淋成落汤鸡的他们,怀揣着完好无损的信件,出现在那位同学面前时,对方惊讶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每当看到同学们拿到信件喜出望外的神情,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我们觉得付出非常值得。”沈南说。据统计,30年来,爱心社为师生送信件达1.2万余件。

在爱心社的辐射和影响下,景德镇陶瓷大学青年志愿者组织如雨后春笋,截至2023年2月,景德镇陶瓷大学现有爱心社、红飘带、常青藤等9个志愿服务组织,注册青年志愿者11677名。涌现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江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志愿者贡献奖”、中国大学生志愿者扫盲与科技文化服务行动“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等先进典型,志愿服务在陶大蓬勃开展。

三十年接力:他们不是“流水的兵”

到贫困边远的农村地区,看望大山里的孩子,理解他们的渴望;到留守儿童家中辅导功课,给他们带去知识和信心;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带去欢声和笑语。30年来,爱心社在基层一线真切地感知国情、社情、民情,打造“更高效、更有爱、更奉献”的志愿团队,用实际行动绽放“扶贫、扶弱、助学”的光芒。

2002年,爱心社发起爱心家教活动,截止目前,已有3000余名爱心社社员参与其中,对1200余名留守小学生进行了课业辅导,累计家教课时量18000小时。2015年,该项目荣获“景德镇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从2002年到2009年的八年间,爱心社在爱心家教的过程中,还资助了一位家庭贫困的小女孩,帮助她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并考入江西师范大学。

婺源县大游山脚下有一所洞口小学,由于位置偏僻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差等原因,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普遍不高等问题困扰了洞口小学许多年。2005年,爱心社听闻此事后,组织志愿者筹备支教活动。此后约860余名爱心社志愿者参与到洞口小学爱心支教中来。10余年间,每年3月、6月、10月和12月,爱心社都会派出20几位志愿者参与支教,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爱心社志愿者们前往洞口小学都需要乘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再步行30多分钟的山路。

“一路的疲惫也因为那些可爱的笑容、蹦蹦跳跳迎接我们的小朋友而消失殆尽,我们教孩子们画画、打篮球;教他们学习雷锋精神,接触新知识,开阔视野;同时也在学习生活方面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第二十五届爱心社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部部长黎梦宇说。每次支教虽然只有一天,但是爱心社的志愿者们在给这些孩子带去知识的同时,也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从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萌芽,到系统化、规范性的项目化运作,30年来,一代代爱心社师生脚踏实地,接力奋斗,将好的传统做成品牌经典。”现任指导老师朱姝妍深有感触地说。

2020年,爱心社在爱心家教的基础上,又发起了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小小辅导员”。“我们从东三郡社区那边了解到,社区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周末辅导不了孩子们的作业,学习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第二十九届社长陈斌说。于是,爱心社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安排周末没课的社员来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携手打造温情“微课堂”,每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帮助辖区内小学生辅导功课,做游戏。目前,该项目已在东三郡社区、陶新家园社区等地开展,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和称赞。三十年育人:他们把爱心带向祖国各地

春风化雨,育人无声。“志愿服务工作我是真心热爱的,今后也会将这份热爱一直坚持下去。只要我愿意做,总能找到机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能收获的满足感是其他事情无法取代的,它让我懂得如何去传递善意、如何去爱。”一届届爱心社社员们撒播爱心的同时,也通过在爱心社的锻炼得到了自身成长。

今年是爱心社成立三十周年,各届爱心社社长纷纷发来视频或语音表示祝贺。他们说的最多的词语就是,难忘,感恩。带着爱心社的印记,他们如今身在祖国四面八方,从事不同的职业,爱心社的印记让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有了更重的责任。

爱心社第一届社长孙良俊谈到:“30年前,我们陶大也和全国各大高校一样,有很多以班级等组织为单位的 ‘学雷锋’小组,各个小组独立开展活动,活动质量和效率参差不齐,所以我觉得我们成立统一的志愿者组织,非常有必要。在爱心社成立30周年之际,希望爱心社茁壮成长,成为树立良善风气的中坚力量,祝愿爱心社永远作为一束光,助力这个社会实现越来越多的美好愿望。”

“我觉得做爱心社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快乐的事情。我真诚地希望学弟学妹们,牢记自己是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认真全面完成学业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爱心社的志愿活动中来,共同把我们爱心社,创办成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优秀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爱心社第六届社长操云生说。

爱心社第二十六届社长蔡智涛提到:“我们希望爱心社能一如既往地把志愿精神延续、把爱散播、以心传递,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要坚持初心、不忘始终。祝愿爱心社成立30周年快乐,志愿精神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