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升文:投身物理旷野,顶峰绽放精彩

简短说明
该文以“奋斗与成长”为主题,讲述了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学生徐升文通过不懈努力,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故事。文章通过详细叙述徐升文的科研竞赛经历、个人规划及面对挑战的态度,展现了他坚韧不拔、勇于追梦的精神风貌。特色在于以真实案例激励青年学子,强调持续努力与规划的重要性。作品不仅彰显了个人奋斗的价值,还对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对青年成长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您于 9 月 29 日 18:00 接受了清华大学的待录取通知”,当看到推免信息的瞬间,他的脑海中呼啸而过近四年难忘的大学时光,激动、惊讶、喜悦无数种情感刹那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2020 级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的徐升文,以优异的表现,成功保研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电子信息专业。

三年来,他荣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国家级优秀奖,省奖若干。科研论文《Non- Gaussian feature of the output fieldfrom a double qubit-cavity ultrastrong cou-pling system》Q3一作在投……

“我曾是拿奖的‘绝缘体’,迷茫中一路坚持”

“我的保研之路其实走的不太顺畅,中间经历了很多坎坷。”回忆起自己的保研历程,徐升文十分感慨。从大一下开始参加竞赛,连除夕夜都在马不停蹄地打磨作品,但一直到大二下都毫无成果。“我或许是拿奖的绝缘体质,真的不太适合打比赛”,他一度感到保研无望,甚至产生了放弃保研的想法。

厚积终将薄发,转机总是悄无声息地到来。

那是 2022 年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当时,“慧眼识癌——无创白血病检测试剂盒的先行者”项目因赛事需要,扩充人手,邀请徐升文加入。当时对获奖并不抱有太大希望的徐升文,与团队成员经过几日的交流与磨合,发现彼此竟然具有非常多的共同语言,相处也很融洽。这种融洽的氛围,促使徐升文在比赛过程中“把之前学习和积淀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了”。最后,该项目获得省级金奖、国家级铜奖的优异成绩。“这是我大学的重要转机,自那以后,好像所有事情都顺利起来。”

这段难忘的竞赛经历,成了徐升文大学生活的转折点。自那以后,他走出了迷茫期,开始相信自己“能行”,同时也“锚定”了自己的保研目标。

2023 年 4 月起,徐升文开始准备夏令营的简历投递,但事与愿违:他投出了数份简历,入选了 8 所夏令营,但 C9 名校却只进入了西安交通大学的夏令营,其他的一概被拒。但他没有就此放弃——第二轮预推免,他又向所有的目标院校投递简历,过程复杂繁琐。幸运的是,这次他却等来了清华的of-fer。

“像报清华这种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不敢去尝试,但我觉得没关系,哪怕失败了也是一种成长经历。”徐升文认为,正是这种胆大心细、敢想敢做的特质,才让自己“逆袭”获得保研清华的机会。

“忙碌但不庸碌,做自己的‘六边形战士’”

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科研论文第一作者、理电学院团工委副书记、羽毛球爱好者……

这些都是徐升文的“标签”,他像一个“六边形战士”,顶层设计好规划,统筹兼顾好时间,面对繁多的任务,他“十指弹钢琴”,争取每件事情做到极致并追求卓越。大学期间,他不仅参加了各项比赛、投稿了两篇 SCI论文,而且对学生工作认真负责,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徐升文表示,一开始自己也会被各种事情困扰,难以应付。于是,他开始认真做规划:课堂吸收好知识,坐在第一二排听讲与老师积极互动,不懂的难题课后及时交流;周末留出时间集中学习,保证作业按时按质完成;将任务分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推进……

当压力过大时,徐升文会和同学一起打羽毛球出出汗。或者绕学校的中环大道走一圈散散步,在安静的校园里享受独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会小声与自己对话:“最近做了什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以后应该做些什么……”结束了一圈的漫步,神清气爽、豁然开朗,堆积起来的压力,也似乎烟消云散了,收拾好心情投入到下一场的学习旅程中。

“人生是旷野,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道”

“人生是旷野,只有肆意洒脱尽情绽放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轨道。”

这是徐升文的座右铭,更是对他大学生涯最好的概括。

初踏入大学这片广阔“旷野”的徐升文,也曾有过迷茫和困惑。“当时见识到的东西太少,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感觉除了提高成绩,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但在一次次的比赛和活动的锻炼中,他逐渐意识到:“人生是一条对自己负责的道路,路怎么走完全取决于自己,你要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什么,才能够走出满意的道路。”而看的越多,经历的越多,才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对于徐升文来说,他所看到的则是身边成功保研的学长学姐们,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去了自己喜欢的大学——这种憧憬,促使他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途有好朋,不觉路远。“很幸运能够来到江西师范大学求学,这一路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我们互相感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这些都是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徐升文笑着说到。校“十佳教师”谢旻是徐升文追梦道路上的良师,她循循善诱,将枯燥的物理原理讲的生动有趣,重燃了徐升文学好物理的信心,“老师讲的非常好,每次请教问题都非常有耐心,很详细地解答,让我觉得我也可以再冲一冲,再好好学一学。”

在谢旻老师心中,徐升文是一个勤奋踏实、努力进取的阳光男孩。他学习目标明确,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事无巨细,不浮不躁,完美践行了“静思笃行”的校训。好友蔡欣烨笑着说到:“升文拥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强的正能量磁场。很幸运能和升文一起并肩求索!”

“向上走不停歇,我们顶峰再相见”

荣誉和成果都不是前行的终点,徐升文将此视为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永远保持向前的姿态。“保研清华的第一反应是激动,这是对我过去成绩的肯定。但冷静下来后,我开始对未来做崭新的规划,提前了解自己以后要做什么,会涉及到哪方面的知识能力,需要提前了解哪些信息等,为人生的下一阶段做好规划。”清华浓厚的科研和学术氛围令徐升文向往,面对即将到来的硕士生活,他对自己新的人生阶段开始新的规划,不服输地一直走,永远在路上。

在问到自己是否天赋异禀,徐升文笑着说:“没有。我身上有一个特质,往往刚进入到一个新环境,各方面表现比较差,但是我往往能够在后面的阶段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走到比较靠前的位置。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走错便停下来,但是请不要停下来,保持向上走不停歇,最后登顶胜利的一定是你。”

“希望我们都能在顶峰相见。”这是徐升文对自己的期待,也是他对未来许下的双向奔赴的诺言。荣誉亦或挫折,皆已是过去式,他将重新启程,踏上新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