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水力割刀投入应用

简短说明
本文清晰完整准确描述了自制水力割刀的背景和原因,介绍了自制过程和应用后的提质增效情况。 自钻井队反馈了解后,与研发技术人员对接,了解研发始末后,随技术人员上井,现场采访后撰写。刊后,部分钻井队主动联系,应用更为广泛。

【我有金点子】自制水力内割刀成功投入应用


4月18日16时,潼深31井钻井现场,由川西钻探公司钻具井控公司自研自制的“快速切割套管联顶节水力内割刀”用时仅2小时,成功将壁厚为15.88毫米的9 7/8"加厚套管平整均衡切断,标志着该产品已正式应用套管联顶节切割作业。

水力切割刀是一种利用水流能量在井下工作的切割套管的工具,主要由切割头、流体供给系统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具有高效、安全、精准等特点。虽然该项井下工具在石油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钻进过程中的地质结构和钻井工艺等原因,市面上已有产品并不适用于所有油气井的套管切割。目前的套管入井作业中,联顶节切割主要依靠外购的工具提供技术服务,或是井队自行用乙炔氧气切割两种方式。前者费用较高,后者安全隐患较大。

为加快整体工作提速提效,该公司以“兰志钢工作室”为依托,自去年11月起,针对井下套管切割时安全系数低、作业耗时长、所需人员多等情况,组织5名技术人员成立了“快速切割套管联顶节水力内割刀”自研自制小组,开始该项产品研发工作。通过查阅资料、上井调研和反复修改图纸、更换零配件等大量准备工作,今年1月中旬,水力内割刀制作完成并多次进行了厂内实验。2月20日,第一次在川庆50617队金浅22-1-H3井投入现场实验,其时长和切口整齐度均未达到预定效果。技术小组成员们分析问题、总结教训,迅速制定了改进计划并投入实施。通过一个多月的整改和反复进行厂内实验后,于3月9日,在磨溪019-H9井进行了第二次实地切割并初获成功。但技术小组5名成员通过分析讨论确定还可继续优化使切割效果更好,于是再次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月的优化研制,直到本次正式切割作业取得成功。

相较过去,“快速切割套管联顶节水力内割刀”将作业时长从7至8小时降低到2.5小时内,规避了吊装风险和动火风险,作业人员也从过去的8人减少到4人,在安全高效的同时大幅节约了作业成本,套管入井作业提质增效迈进了一大步。

目前,该产品已经开发出146、160、203、229、279等多个系列产品,能够应对多种尺寸套管切割任务。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发挥“兰志钢工作室”作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针对现场需求和实用性,研发提速提效快、安全性能高的工具,努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为以技术支撑赋能各项保障服务工作再提速、再创效做贡献。(川西钻探/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