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孛:一个石油科研人的无限世界

地研院封面人物视频《杨孛:一个石油科研人的无限世界》    作者|王姝童 李璇 曾鹏博 

刊登媒体:今日川庆、中国石油视频号、国资小新视频号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中,科研人员应该是严肃谨慎、不苟言笑的,而不同于他人,杨孛有着多面的性格:工作中他严肃认真、创新突破,兼顾生产、科研工作;生活中开朗随和,热爱棒球、射箭和民乐。在他朝气蓬勃的探索下,他不被定义的“人生边界”正在不断拓展。

2013年,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博士毕业的杨孛入职地研院,成为了一名石油科研人。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杨孛被分配到一线从事录井工作。

在生产一线的经历让杨孛切身体会到了油气钻井工作的艰辛: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钻机不停,工作就不停;井没打完,岗在人就在。一线工作的经历磨练了他艰苦奋斗的品质,也让他迅速吸收了岩心岩性识别、钻井工艺流程、区域地质构造等专业知识,为后续从事测井评价与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一线调回科研部门后,杨孛立即投身到海内外油气版块研究中。从常规油气藏到非常规油气藏,他把全部研究精力都投入到各项攻关任务上,每一次深入研究、每一次实验探索,都力争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唯有求新求变,事物才有生命力。”

这是杨孛一直笃信的科研精神,每当遇到挑战时,这句话都会给他很大的精神动力。

这一年,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孔隙-裂缝型储层测井渗透率预测的问题。预测此类储层渗透率一直是世界级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大量查阅资料,学习各种相关专业技术。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他打破传统的预测渗透率观念,从医学中找到了灵感,创造出“地层造影技术”,利用“造影”技术摸清地下井周孔隙裂缝发育情况,准确预测渗透率。该项成果成功应用于阿姆河气田,受到相关业主方的一致认可和赞扬。

2016年,他转战页岩气勘探开发,针对页岩气测井曲线质量问题特别是曲线的校正技术,他再次打破常规思路和方法,从测井仪器原理、页岩气地层特有的页理特征、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等多方面着手,成功解决了测井曲线在页岩气领域直井和水平井的曲线校正问题,并总结出一种新的测井曲线跨区域标准化的方法,使测井曲线跨区域标准化评价成为可能。

2022年,杨孛“转场”老井挖潜项目。对于老气田的潜力挖掘,杨孛和他所在的项目组缺乏相关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们如大海捞针一般,从各大矿区提供的众多构造和井中,仔细筛选出最具潜力的目标,凭借着执着与坚毅,杨孛和他的团队最终走出了困境,逐渐步入正轨。

仅在刚过去的一年,杨孛和他的团队就在老井挖潜工作中评价各种构造近100个、1200余口井。他们在邛西构造须四段和环山构造长兴组上实现了突破,首次证实了其含气性,该构造两口井的日增气量达14.7万方。一个个构造,一个个层位,杨孛和他的团队逐步评价排查,选区选层,从年初的日增气量1.57万方到年底的日增气量46.21万方,为老气田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是杨孛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坚毅与努力收获了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川庆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授权发明专利等众多荣誉。

平行时空,多元生活。

简单枯燥的科研工作并不是杨孛的全部,他也会用棒球、射箭、民乐这些爱好调剂生活:他喜欢与棒球队的队友们一起在球场挥洒汗水,喜欢在射箭馆里搭弓射箭,更喜欢弹奏一首古琴古曲,感受婉转悠扬的琴声。他奔跑在球场上的身影颠覆了科研人员长期伏案的刻板印象,拉弓射箭时的认真画面又跟潜心钻研工作时的他如出一辙,端坐古琴前的身姿更是撕下了世人对科研工作者固有的“无趣”标签。

杨孛的“多面”,造就了他精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将继续拓展边界,深入科研,乘时代风浪而上,行未来征程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