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阴赛跑
□李静
什么是光阴?光有波粒二象性,光被遮挡的地方就是阴。所以一阴一阳,一明一暗,就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黑与白两条鱼。
谁跑得过光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敢碰瓷这两条非凡的鱼,我们是时间河流里的小沙粒,听凭光波振动——历史的声音。当高龄老人回答每一次询问时,都是声音驾着记忆与时间赛跑。这些答案是后辈未曾承受的使命之重,是老一辈在感受生命的进程与分量时身披的辉煌。历史滚滚向前,阅尽风雨春秋,蓦然回首已悉真谛。
(一)“现在装置这么壮观,产能这么高,管理这么先进,放在当年根本不能想象。”站在天然气净化总厂遂宁净化公司观景平台上,老人们感慨万千,甚至流下热泪。
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与其派生和滋长的渊源存系着不可割离的关联。上世纪六十年代,东溪脱硫车间在綦江篆塘建成投产,拉开了天然气净化工业化的序幕。几代石油人战天斗地、拼搏奉献,从创业走向创新,从东溪走向全国。
那一刻,石油人心中的自豪与梦想成真的喜悦,像荆棘丛中的绿芽,在山岗、平原、旷野里逐渐茁壮、多点开花。
白手起家的艰难,是现在的我们无法想象的。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难的工作条件,老一辈突破信息、技术封锁白手起家,将大量精力投放在新型脱硫工艺探索、研究、实验、实践中。在素旧的实验器材面前,在拙朴的装置面前,天然气净化工业之路以“润物无声”之效进行着一场场变革与创新,现今已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二)历史不仅存于文本,还存于更真实、具体、生动的历史场景和每个经历者心中。翻开四川石油天然气历史,其间的脉络、节点,承载着个体的生命、流的汗与泪,每一位奋不顾身的前辈都是发展的见证,是灿烂辉煌的巴蜀天然气文明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种普通个体与时代之间的张力,呈现为老人们在记忆中找寻到的工作和生活图景,声音就是这段个人经历与公共话语的隐秘连接。
“快60年了,再不说恐怕就没机会说了。”东溪脱硫车间建设亲历者中最高龄健在者已到耄耋之年,谈及当年的经历,思维依然清晰。泛黄的老照片留下了他年轻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娓娓道来的故事萦绕着当年的风采。
我们在拜寿时常祝“寿比南山”,但真正面对一位坦然面对光阴的老人,你最后只会恳切地说一声:“老人家,保重身体。”
148名线索人员中,健在者不到半数。他们在赛程冲刺线前留下让我们感知的痕迹,有老革命的乐观豁达,有九旬者的终生遗憾,有用脚底丈量异乡的劲头,有饥肠辘辘时乡亲留的一碗热饭……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从未远离,我们心怀感激。
(三)时光虽逝,时光未止,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史上的每一段章节足以让更多的人去研究和回顾。昨日虽化为遥远的记忆和无尽的感慨,但是每一个经历过的,每一个听闻知晓的川油人,都有一份沉淀。
这片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发展和天然气净化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土地,永远是属于川油人的骄傲。
1965年至2023年,以时间为刻度,这是历史长河里58个音符。以奋斗为标尺,却是披荆斩棘、凤凰涅槃的近一个甲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老人回溯这个周期,孩子一样笑了,那时候他就是父母面前的孩子,孩子面前的父母。
现在的他们,似乎并不介怀跑不过光阴这个事实,倒释然的莞尔,哼起那时的小调。
你看,光有波粒二象性,它自己就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