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引领页岩气产业科学发展

记者 张寻 通讯员 孙茹

“对于未来页岩气标准的制定,大家可以关注陆相页岩与煤岩地下原位加热改质,其形成页岩油和气、煤岩油和气,或许是一场非常规油气的战略性新革命。”3月30日,在深圳召开的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五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页岩气标委会副主任委员邹才能分享最新的学术观点。

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支撑我国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按适用范围可分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等。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增储上产的主要接续领域,是保障天然气供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资源之一。

为实现页岩气产业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2013年,国家能源局成立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汇聚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等企业、教育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的专家学者,负责能源行业页岩气技术标准归口管理工作,共同为页岩气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标准的制定要以技术为基础,实现技术与标准融合发展,用标准助推先进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页岩气标委会常务秘书、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一级工程师罗勤介绍。自页岩气标委会成立以来,天然气研究院不仅承担标委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还积极组织技术领域专家参与标准制修订、标准项目研究,打造了一批熟悉标准化制定的人才队伍。

近五年,页岩气标委会在标准研究、标准国际化、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尤其是首次建立了页岩气全产业链技术标准体系,全面支撑了我国页岩气跨越式发展。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相关人员认为,该套标准体系在满足国家页岩气开发监管需要的基础上,为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作业规范,促进了行业发展。

标准体系的成果体现在两组数据上。标委会发布实施的页岩气标准数量从2018年的40项增加到99项,我国页岩气年产量从2018年的108亿方提升到240亿方,充分展示出页岩气标准对生产现场起到了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已建设的页岩气标准体系对提高我国页岩气地质评价符合率、提升开采效率、降低压裂成本等具有重大意义,助力我国实现了页岩气有效开采。

当前,页岩气已成为全球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动力。2022年,全球页岩气产量超过8600亿方,近十年年均增长10%,占天然气产量增量的80%。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页岩气产业标准化工作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页岩气标委会主任委员李鹭光在分析当前形势时提到,必须加快推进页岩气标准国际化进程,通过制定国际标准贡献中国智慧,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对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据了解,由页岩气标委会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页岩气领域国际标准《滑溜水降阻性能测试方法》已进入国际标准草案询问阶段,有望今年底正式发布。届时,我国将实现页岩气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在页岩气标准对外开放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项国际标准规范了储层改造关键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有利于国际合作中统一数据、增进互认。

针对接下来的工作,页岩气标委会副秘书长、西南油气田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乐宏介绍,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对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制修订要求,2023年页岩气标准立项将遵循符合国家页岩气产业政策、页岩气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勘探开发生产急需等六项原则进行审查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在页岩气标委会制定的2023版页岩气技术标准体系表中,前瞻性地布局了200余项页岩气特色技术标准,包括6项国际标准、29项国家标准,将主要针对深层、超深层、陆相、海陆过渡相等页岩气标准制定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这些新领域的页岩气标准制定在国际上没有可借鉴经验,只能靠我们自己实现原始创新。”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总工程师周理坦言,面对未来页岩气标准制定工作的难题,大家将全力以赴,助力页岩气标准引领页岩气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