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深地钻探难题 贡献勘探开发良策

深地钻采技术交流集结进军万米之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吴玲瑶)9月19日,《钻采工艺》期刊第五届编委会会议暨深地钻采学术交流会在成都举办。在这本石油专业学术期刊创刊45周年之际,我国石油工程、油田化学、油气藏增产改造等领域院士、专家,以“成立期刊第五届编委会暨深井超深井钻完井技术交流与研究”为主题,共同探讨当前深地钻探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贡献高效勘探开发良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当前,深层、超深层已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加快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四深”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作为油气工程技术瓶颈多、挑战大的领域,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深受瞩目,其能力更是一个国家油气工程技术整体水平的体现。

今年7月,继塔里木盆地深地塔科1井钻探后,川庆钻探公司打响了进军四川盆地首口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的攻坚战。面对超深、超大、超高、超压、超重、超多、超难的“地下万重山”,亟需更多油气勘探超深层领域国之重器及相关科研成果的支持,为这口钻井难度世界第一的万米深井开路护航。

在思维碰撞中,方能淬炼智慧火花。中国工程院院士对国内外万米深地油气发展现状及国内复杂地质工程特征导致的深地钻探具体工程与技术难题展开分析,提出从找油找气、高效建井、油气投产、提质增效四个层面打造万米油气产业链,指明技术攻关方向。来自集团公司和各大高校的油气领域专家围绕滑动旋转导向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智能钻井装备发展、非常规储层支撑剂输送模拟技术等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热门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攻关研究万米特深井对打成、打好、打快深地川科1井具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川庆钻探公司总经理谭宾表示。当前,围绕深井超深井及万米特深井,川庆钻探公司开展了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钻井智能化为例,目前通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数字现场持续完善,基于EISC平台建立的数字化钻井系统实现了井筒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应用物联网、微服务、大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面向井场提供全景管控、面向维保提供智能运维数据支撑、面向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当前,深地川科1井三开钻进已钻达井深1782米。而随着该井朝着更深处进发,包括深井管柱动力学、超高压高温取心工具等在内的更多万米超深层钻探技术、装备研究正在火热开展,超高温油基钻完井液等更多技术成果也将投入现场,更好服务深地科学战略,为集团公司打造深地领域油气勘探开发未来产业、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持续贡献科技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