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多向发力 做好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

图为军体拳表演。校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雨姗 摄


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莆田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加强国防教育的号召,通过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改进宣传方案、注重典型引领、明确政策优待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入伍征兵、新生军训、理论教育等内容,营造我校国防教育的燎原之势。
加强组织领导 精准施策对接征兵工作
学校为推动征兵工作,精心组织部署,校长亲自牵头成立征兵工作领导小组,把国防教育思想渗透到征兵工作的各个环节。每年征兵季,在学校各处都可以看到征兵入伍的宣传语。同时,学校因“疫”制宜制定征兵工作计划;坚持强化校地联系、军校联动,增强国防观念;积极表彰在征兵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提高征兵宣传工作的质量是莆院的工作重心。学校通过校园网、微信群等途径,线下线上宣传并行;挑选优秀军转干部、退役大学生深入二级学院进行宣讲;积极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及比赛,营造浓郁的参军氛围,引导莆院学子积极投身到部队的“大熔炉”里,为国防工作出一份力。
近三年来,我校累积参军360多人,退役大学生260多人,涉及空军、陆军、海军、火箭军、战略支援及武警部队,为国家国防力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遴选征兵监督员,监督征兵全过程;组织安排人员给入伍学生排忧解难;指派相关工作人员,安排入伍相关事宜,并及时上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确保贷款补偿的及时发放。
“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希望尽公民的一份义务,为国防事业出一份力,同时也是为了锻炼自己而决心从戎。”2020年退役的梁振补充道,国防教育是我们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每个公民都应该真正地参与到其中。作为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大学生,更应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丰
富课程思政 创新国防教育特色发展
军事理论课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课程属国防教育范畴,教学内容包括毛泽东军事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挖掘课程丰富的思政元素,携手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时光小分队大学生公益团队等开展社会实践教学,让军事理论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培根铸魂,扣好青年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第一粒扣子”。
2022年5月15日,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军事教研部组织师生前往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时隔13天,5月28日,一众师生前往仙游县榜头镇紫泽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在白沙镇澳东村,师生在白沙镇党委书记郑建烘、镇长赖晨龙的带领下,冒雨前往澳东村唯一健在的老游击队员陈铁英家中慰问。实践队员中新闻专业的学子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运用手中的镜头、话筒和笔尖,记录下这次红色之行。在仙游县榜头镇紫泽革命老区,师生一同前往于洁烈士纪念馆,拜访慰问张元兴、陈庆金、陈兆明3位年逾九旬的革命老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军事理论课的课堂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莆田地方红色资源,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卢耿耿也表示,学院将重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携手各方交流合作,采用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模式,积极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助力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用好军训舞台 打造学校最靓丽风景线
每年大一新生在操场上的那一抹“迷彩绿”始终是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23年2月13日,5340名2022级新生在莆田学院紫霄校区、学园校区中区、学园校区北区同步开展为期14天的军训。学校邀请武警莆田支队的官兵们和70名由退役大学生组成的学生教官负责本次军训任务,军事技能训练、战场救护的培训、国防知识讲座等一系列事项逐一开展。
“军训是同学们求学生涯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同学们学习国防知识,培养向上精神、磨砺坚强意志、树牢家国情怀的重要一课。”军训开幕式中校长周瑞祥叮嘱道。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新入校大学生的必修之课,也是学校国防教育常态化的重要成果体现,更是真正让青年大学生把国防教育内化于心的必由之路。
新工科产业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21的张芷涵在军训后接受采访中表示:“通过此次军训,不仅让我对军人的训练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了解国防教育以及爱国观念。另外,军训不仅增强了我们的身体素质,也磨炼了我们的意志,希望通过未来的学习,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24班的甘毅则表示,站军姿、齐步走、踢正步等动作在一遍又一遍的训练中越来越规范整齐,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军队严格的作风,增强了自身国防意识,坚定了学生们爱国卫国的决心。
军训期间,我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累积发布的三篇军训推文皆有数千阅读量,各二级学院也陆续发布相关文章,实时展现同学们超飒的军训时刻。
建设国防文化 厚植校园崇军尚武沃土
如何让国防教育“化虚为实”变得“显而易见”呢?我校积极解答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近年来,为深入国防教育工作,我校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国防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承办并组织参加“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军事技能比武活动,在实操中增强大学生的国防素养,筑牢国防意识,让国防教育真正看得到、摸得着。
2021年12月16日,我校积极承办的第五届“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福建省决赛在我校紫霄校区音乐厅拉开序幕。同时我校积极组织并参加由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国防教育办公室主办的2021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
我校在莆田市“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初赛中包揽全市前4名,由我校林欢、戴君杰、王车昭演讲的《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在全省和全国决赛中取得一等奖,学校也获得“优秀组织奖”的荣誉。在2021年福建省大学生军事技能比武中,全省51所高校参加,我校在识图用图、轻武器分解结合、战术基础、战场医疗救护、手榴弹定点投掷、电磁频谱管控6个比赛科目当中取得4个单项三等奖。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我校积极组织多场国防教育安全讲座、参加军事理论微课作品比赛、共建军事夏令营……同时,学校成立学生应急大队,将退役大学生组织起来更好地发挥在校退役大学生在国防动员教育、校园维稳、综合治理、应急救援、医护抢险等方面的作用。
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今后,莆田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将国防教育落到实处、深处,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莆田学院,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本报综合)